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荆浩  亢妍妍  吴宏议  雷蕾  郭锐  赵玮  于波 《气象》2024,50(5):616-629
利用北京地区加密气象站、补盲的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雨量站、双偏振雷达、风廓线雷达、GPS水汽等观测数据和ERA5再分析数据,对北京“23·7”极端强降雨阶段性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3·7”极端强降雨累计降水量(331mm)和单点最大降水量(1025mm)均打破历史纪录,最大雨强(126.6mm·h-1)排名历史第二位,具有显著的极端性。强降雨可分为5个阶段,其中第Ⅱ和第Ⅳ阶段降水量分别占过程累计降水量的37.1%和39.7%,第Ⅳ阶段雨强更大,对应急流更强,高温、高湿特征也更明显。地形对降雨的增幅作用显著,降水量在海拔100~300m山区迅速增加,极大值出现在海拔约400m的山区,第Ⅱ(第Ⅳ)阶段山区平均降水量和小时雨强分别是平原的2.1(3.0)倍和2.0(2.7)倍;第Ⅱ阶段主要为地形对急流的直接抬升,第Ⅳ阶段为地形绕流辐合和直接抬升共同作用。7月31日上午(第Ⅳ阶段)边界层急流出口区与低空急流入口区耦合导致低层上升运动增强,促使西部山前β中尺度对流系统由块状发展成线状并有γ中尺度涡旋产生,该β中尺度对流系统北上时形成短暂的列车效应,引发了西部山区8个站次100mm·h-1以上的极端短时强降水。  相似文献   
52.
赵玮  丁波 《地理教学》2013,(22):50-52
(2013年安徽文综卷)34.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21分)  相似文献   
53.
2008年8月10日奥运会开幕式以来的首场降雨,给按照日程安排正在进行比赛的网球、射箭和赛艇等赛事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北京市奥运气象服务中心服务团队采取滚动天气会商,跟进式服务方案,为奥组委提供了准确的精细化预报。竞赛组织者对赛事进行了调整,网球上午单元未完成的11场比赛和原定17:00开始的下午单元26场延期;依据预报的降雨空隙,射箭女子团体决赛顺利完成;依据16:50预报的未来半小时将有雷雨出现,赛艇赛事组织终止了17:30后的四组比赛,避开了雷暴天气的影响。竞赛指挥中心对气象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预报员也深刻体会到提高短时临近预报准确率、做好短时临近预报服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4.
基于潮汐-环流耦合的FVCOM数值模式,本文以南海北部全日内潮为例探究了中尺度涡对内潮传播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暖涡和冷涡分别导致全日内潮向西北和西南方向折射,能通量方向最大变化可达40°;全日内潮能通量大小在子午向呈现反相位变化,在暖涡南部(冷涡北部)边缘显著减小,而在暖涡北部(冷涡南部)边缘明显增大,最大变化幅度达...  相似文献   
55.
南海北部陆架区内孤立波向岸传播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北部是全球海洋中内孤立波最强和最为活跃的海域。然而,内孤立波在传入陆架区后,其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其传播演变过程表现出高度的复杂性。本研究综合卫星图像和数值模式手段研究了内孤立波在向岸传播过程中的空间变化特征。可见光卫星图像研究结果显示,南海北部陆架区存在三种形态的内孤立波,分别为第一模态下凹型内孤立波、第一模态上凸型内孤立波和第二模态内孤立波。受水深和层结变化的控制,它们的分布区域显著不同。基于MITgcm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上凸型内孤立波由第一模态下凹内孤立波经过极性转换过程发展而来,而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由第一模态下凹内孤立波与急剧变浅地形相互作用而产生。  相似文献   
56.
基于局域网和拨号网络的电子邮件公文收发系统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输方式,使用户能自动通过局域网或拨号网络收发邮件、浏览页面,极大地提高了地区与县局及服务单位之间传递公文、分发服务产品的效率,使上下级的信息交流更加直观、经济、便捷。  相似文献   
57.
使用调和分析方法分析了渤、黄、东海中的TOPEX/POSEIDON沿轨高度计资料,并利用基于最优插值理论的混合法把交叉点处的两个主要的半日分潮(M:和s1)同化到动力模式中。同化结果显示,两个主要半日分潮的分布特征与前人动力模式结果比较一致,在同化高度计资料以后模式结果M2分潮与167个实测站的“距离”为17.2cm,S2分潮为8.9cm,比单纯的动力模式结果精度分别提高14.9%和23.3%。  相似文献   
58.
In this paper,we present measurements of velocity,temperature,salinity,and turbulence collected in Prydz Bay,Antarctica,during February,2005.The dissipation rates of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ε) and diapycnal diffusivities(K z) were estimated along a section in front of the Amery Ice Shelf.The dissipation rates and diapycnal diffusivities were spatially non-uniform,with higher values found in the western half of the section where ε reached 10-7 W/kg and K z reached 10-2 m 2 /s,about two and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pen ocean,respectively.In the western half of the section both the dissipation rates and diffusivities showed a high-low-high vertical structure.This vertical structure may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internal waves in the upper layer,where the ice shelf draft acts as a possible energy source,and by bottom-generated internal waves in the lower layer,where both tides and geostrophic currents are possible energy sources.The intense diapycnal mixing revealed in our observations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production of Antarctic Bottom Water in Prydz Bay.  相似文献   
59.
本文利用南海东北部的潜标资料研究了南海东北部全日非相干内潮的特征。潜标数据的结果表明,在2010年7月下旬和8月上旬,全日非相干内潮的能量显著增强,同时全日内潮的总能量强度达到了预期(相干部分)的两倍;从能量的垂向分布上来看,非相干内潮的能量最大值出现在120 m深度附近。射线追踪模型的结果表明,此次强非相干内潮能量主要来自吕宋海峡的中部,黑潮入侵是导致非相干内潮信号增强的主要原因,全日内潮在吕宋海峡中部生成后向西传播进入南海,而黑潮改变了全日内潮的传播路径,将西向传播的内潮向北折射,导致来自多源地的内潮在潜标处叠加,引起全日非相干内潮能量的增强。本文的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非相干内潮的特征的认识和促进对其生成机制的了解。  相似文献   
60.
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别将一日4次、日平均、月平均资料作为输入进行计算,分析了浮力频率在不同尺度下的时间变化及空间变化,发现浮力频率的分布与纬度和高度、海洋和陆地、山脉和地形分布等有关。一般认为,浮力频率取决于上下层的温度差。通过对其表达式的推演,指出浮力频率除了与上下层温度差有关外,也与气温本身有关,是两者的非线性函数。针对不同时间尺度及空间的采样样本,研究了气温和垂直温差在浮力频率时空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对浮力频率的某些时空变化,在一些区域,气温本身的变化也很重要,其影响甚至能超过上下层温度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