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成功“申遗“,给地方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它地跨4市州12县,涉及16个遗产单元,遗产地范围内还有大量的社区居民,增加了遗产保护工作的难度。通过对考察中发现的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探讨,来探寻有效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举措。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高电荷态离子129Xeq+(q=25,26,27)入射金属Mo表面产生的特征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在束流强度小于120 nA条件下, 高电荷态离子129Xeq+可以激发Mo的L壳层特征X射线谱.单离子X射线相对产额可达10-8量级,特征X射线的相对产额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和电荷态(势能)的增加而增加.通过Mo原子的Lα相似文献   
23.
作为火的代用指标—炭屑在过去生态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孢粉学方法开展的微体炭屑—火的研究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关于炭屑统计的标准目前尚未统一。通过选取黄土高原灵台剖面顶部13 m共16个样品,采用孢粉流程法提取炭屑(外加石松孢子以计算炭屑浓度),对样品进行随机分组统计。具体方法如下:统计时以50粒外加石松孢子为单组,每个样品累计统计20组,且每组中按形态(长宽比)分为长条形炭屑与近圆形炭屑,按大小划分为10~30 μm,30~50 μm,50~100 μm和>100 μm共4种粒级。结果表明20个单组中炭屑含量相近但有一定波动性(标准偏差0.06%~8.70%);当石松孢子累计统计500粒(10组)以上时,炭屑浓度、各粒径炭屑所占百分比均趋于稳定(相关系数r=0.99);当石松孢子累计统计300粒(6组)以上时,炭屑的长/圆比值趋于稳定(标准偏差0.01~0.24,r=0.87)。基于以上结果,建议在黄土高原微体炭屑研究中统计500±50粒的石松孢子,以确保数据稳定。以此为基础,初步发现灵台地区自165 ka以来,火事件较为频繁,草本较木本植被更占优势,此结果与该地区黄土—古土壤中元素碳含量等数据有较好对应关系,表明该地区的古火发生与环境变化具有较强联系。  相似文献   
24.
1 前言 由于地域差别,吉林省各地农作物种植品种不同,农业气象编报工作极为复杂,各地观测有代表性的作物种类、灾害类型等项目明显不同,没有一个完整的、适合地方应用的农业气象观测编报发报软件。目前正在应用的地面测报发报软件虽然包含农业气象旬(月)报部分,但只是报文的基本段,不包含观测项目的农业气象段、灾情段、地温段、产量段、地方补充段、候报、土壤加测、地下水位观测等报文,观测人员只能用手工进行编报,因此出现错情的几率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25.
论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的世界自然遗产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从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与稀濒物种富集的典型地区、一大批重要物种的模式标本产地、相对独立的大熊猫生态系统和相对完整的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残存、独特的自然美遗产资料,分析了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在自然遗产保护上的重要性及其世界遗产价值,提出了遗产资料保护与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26.
末次盛冰期新疆的湖泊记录及其气候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地区所开展的湖泊研究工作为基础,结合黄土和冰川记录,讨论了新疆地区末次盛冰期气候环境状况。迄今为止,新疆具有LGM记录的湖泊并不多。乌伦古湖、博斯腾湖和巴里坤湖等湖泊钻孔岩心的地层显示,在末次盛冰期期间,这些湖泊岩心的岩性普遍出现砂—粉砂质沉积类型特征、粒度相对较粗;巴里坤湖的孢粉组合以黎科和代表极端环境的菊科为主,孢粉总量较低。结果表明:在末次盛冰期期间新疆地区湖面较低、湖泊萎缩、气候环境极端干旱,不存在之前研究所认为的末次盛冰期期间气候冷湿、湖面上升的状况。对新疆末次盛冰期气候环境的状况及其机制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