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ontinent coastline in northern China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echniques,and calculated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coastline by box-counting method,with a time span from 2000 to 2012.Moreover,w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in the coastline's length and fractal dimens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ngth change and fractal dimension change,and the driving forces of coastline changes in northern China.During the research period,the coastline of the study area increased by 637.95 km,at a rate of 53.16 km per year.On the regional level,the most significant change in coastline length was observed in Tianjin and Hebei.Temporally,the northern China coastline grew faster after 2008.The most dramatic growth was found between 2010 and 2011,with an increasing rate of 2.49% per year.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coastline in northern China was increasing during the research period,and the most dramatic increase occurred in Bohai Rim.There is a strong-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storical coastline length and fractal dimension(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9962).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 large number of local coastline changes,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increase(or decrease) of local coastline length will,in most cases,lead to the increase(or decrease) of the whole coastline fractal dimension.Civil-coast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driving the coastline change in northern China.Port construction,fisheries facilities and salt factories were the top three construction activities.Compared to human activities,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processes such as estuarine deposit and erosion were relatively small.  相似文献   
22.
从"02.6.29"天气过程谈西北气流型冰雹的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2002年6月29日夜间临汾市北部降雹过程的环流分型,形势背景,不稳定度,动力,热力,水汽条件,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以及T213指导预报产品的相关物理量的预报情况,总结了西北气流型降雹相对其它分型的特点和预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3.
基于遥感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布特征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利用2000年TM图像判读的中国土地利用矢量图提取全国农村居民点信息,分析了中国农村规模分布的基本特征。中国农村居民点密度呈现地带性差异,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点密度较高,西部较低。农村居民点规模区域差异明显。北方大于南方,平原地区大于丘陵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大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全国农村居民点规模较小,平均规模越小的地区集中在规模较小的居民点较多。全国农村居民点分布不均匀,孔隙度指数与农村居民点密度相关程度较高,农村居民点密度较高的地区,孔隙度指数较小,农村居民点分布较为均匀,距离较低,农村居民点密度较小的地区,孔隙度指数较大,农村居民点分布不均匀,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24.
遥感与GIS技术支持下的湖北省生态环境综合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湖北省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级图。在定义生态环境背景指数和土地资源利用程度指数的基础上,通过生成生态环境背景图和土地利用程度图,分析了生态环境背景与土地利用程度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证明土地资源利用程度与生态环境背景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了土地资源利用程度的高低。同时,对湖北省生态环境演变机制及其驱动因子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5.
环渤海滨海湿地时空格局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基于多期Landsat TM 等遥感数据, 采用目视解译和实地样点采集相互支撑的方法, 完成了环渤海 地区2000 年、2005 年及2008 年湿地提取和分类; 运用单一类型变化率模型、区域动态度模型和动态转移矩 阵, 揭示了环渤海湿地的时空格局、变化特点和驱动机制。研究显示环渤海地区的8 类湿地中, 属于人工湿 地类型的盐场和水库坑塘面积比例大且近8 年增长速度也最快, 年均分别增加205.52 km2 和146.10 km2, 滩 地和海涂减少最明显; 环渤海地区的三大流域中, 黄河流域湿地变化最显  相似文献   
26.
渤海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景观格局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合利用RS、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渤海海岸带地区1995、2000、2005和2008年土地利用分布图为基础, 分析了渤海海岸带地区近13年间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其景观响应,得到以下结论:(1)渤海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 年动态变化率在2000年—2005年间最大,为0.40%;2005年—2008年段次之;1995年—2000年间最小;(2)下辽河平 原、海河平原以及黄河三角洲地区为土地利用动态发生的主要区域;(3)监测期内,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面积扩 展明显,且主要来源于其周边的优质耕地,但在耕地流向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同时,有较大面积的林地和草地转 向耕地,因此监测期内耕地的总面积变化不大,海域向陆地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即填海造陆)是该区域一种特殊的 土地利用动态类型,并随着时间推移速度越来越快;(4)整个区域在监测期内表现出多种土地利用类型(未利用地、 水域等)的小型斑块被整合,而优势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大型斑块则积极向外扩 展的发展态势,整个景观表现出多样性和均匀度减小而优势度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7.
2000-2012年中国北方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遥感和GIS 技术获取了中国北方“三省一市”2000 年、2005 年、2008 年、2010年、2011 年与2012 年共6 期大陆海岸线的时空分布情况;采用网格法计算了各个时期海岸线的分形维数;分析了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海岸线长度变化与分形维数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海岸线动态变化的原因。2000-2012 年,研究区海岸线长度持续增加,总共增加了637.95km,年均增加53.16 km。从区域上看,以天津市与河北省所在的渤海湾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强烈;从时间过程上看,2008 年后海岸线长度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其中2010-2011 年是海岸线长度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变化强度为2.49%。2000-2012 年研究区海岸线的分形维数不断增大,其中渤海湾区域海岸线分形维数变化最剧烈;历史海岸线的长度与分形维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2;通过对大量海岸线动态引起的整体海岸线长度变化与分形维数变化的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局部海岸线长度增大(或缩减) 会导致整体海岸线分形维数增大(或减小),并且呈正比例变化。从2000-2012 年各时段海岸线动态对应的各类沿海工程的面积汇总情况来看,港口建设、渔业设施建设以及盐场建设分别占前三位,人类工程建设是中国北方海岸线变化最主要原因;与人类活动影响相比,自然变化如河口淤积与侵蚀对海岸线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28.
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呈指数增长。人工纳米材料不可避免地进入水环境并发生复杂的环境行为,可能在水中分散悬浮,也可能发生团聚和沉降,从而影响其迁移、转化和归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人工合成纳米材料在水环境中聚沉行为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纳米材料团聚与沉降的两个主要因素:自身理化性质(材料形态、颗粒尺寸、化学组成、晶体结构、表面修饰等)和水环境要素(pH、离子种类和离子强度、天然有机质等)及相应的作用机理,剖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有关纳米材料与无机胶体等物质间的异团聚、各环境要素间的交互作用、以及纳米材料在接近自然环境的低浓度(<1mg/L)条件下的聚沉行为研究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9.
硬盘与软驱的日常维护赵晓丽(临汾地区气象局041000)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进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地市级气象部门计算机应用也越来越多,同时维护与维修工作也随之而来。地市级气象用户一般对计算机内部结构了解甚少,对一些硬故障由于受到技术...  相似文献   
30.
本单位有一微机,使用时间较长,平时一直工作很正常,最进一段时间出现了自动关机现象,人为的再把它打开,工作又正常,但工作一段时间,又自动关机,工作时间长短由周围的环境温度而定,环境温度较高时,工作的时间较短。  考虑到开机能正常工作,说明主机没什么大问题,可能只是电源部分的问题,用替换法,更换电源盒,开机实验几个小时都工作正常,说明自动关机故障的原因就是电源有问题。  自己动手把电源盒打开,发现电风扇用手拨都很难转动,故障原因可能是风扇不转,使机器工作一段时间温度升高而自动关机。  打开风扇的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