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9篇 |
免费 | 642篇 |
国内免费 | 4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39篇 |
大气科学 | 472篇 |
地球物理 | 261篇 |
地质学 | 1224篇 |
海洋学 | 353篇 |
天文学 | 77篇 |
综合类 | 196篇 |
自然地理 | 1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90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93篇 |
2018年 | 101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122篇 |
2012年 | 124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122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113篇 |
2007年 | 109篇 |
2006年 | 142篇 |
2005年 | 77篇 |
2004年 | 90篇 |
2003年 | 123篇 |
2002年 | 80篇 |
2001年 | 68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54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39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6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5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利用富顺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气象资料,统计确定富顺县柑橘生长发育的基本气象指标,分析富顺县柑橘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和主要气象灾害。结果表明:富顺县年平均气温常年在18~19 ℃之间,年总降水量常年在800~1100 mm之间,年总日照时数常年在900~1300 h之间,气候条件总体适宜柑橘种植;影响富顺县柑橘种植的主要气象灾害为干旱和高温。 相似文献
53.
54.
本文通过“八五”时期四个图幅的实践,认为1∶50000填图不仅仅是“生产型”,而且也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这是因为面上填图具战线长、涉及研究内容众多等特点。1∶50000图幅的科学研究不仅仅来源于专题研究部分,更为重要的则较多地来源于面上填图的科学研究。面上填图的科学研究功能、作用及潜能还远远未被挖掘出来。它的作用、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是进一步提高图幅质量的途径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5.
Radon变换的MATLAB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adon变换(包括线性、抛物Radon变换)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一种强有力工具。作者在文中阐述了其原理及最小平方算法,并给出了MATLAB语言缩写的源码,试算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程序的正确性,该程序可直接当作工具来使用。 相似文献
56.
边界条件对碎石层降温效果及机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4,他引:8
对平均粒径为22.1 cm, 厚度1.3 m, 边界为开放和封闭的碎石层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从环境温度为最高和最低时刻封闭碎石层内的温度和速度分布可知: 当碎石层上表面温度低于下表面时,碎石层自下向上的散热由空气对流和碎石间的热传导来完成; 当上表面温度高于下表面时, 自上向下传递的热量由碎石接触面间的热传导完成, 此时, 由于其内部的空气几乎静止, 能阻隔热量的传入, 因此封闭边界的碎石层具有热半导体特性. 而开放边界的碎石层, 当平均温度为 0.5℃的空气从上表面吹过时, 碎石体内的热量传递主要是靠强迫对流来完成, 热半导体效果不明显, 不利于使其下面的冻土降温. 相似文献
57.
58.
哈拉奇组为新疆阿合奇县开展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时建立的岩石地层单位,分布在新疆阿合奇县哈拉奇地区北部,主要为一套深水碳酸盐沉积,与该区南部属碳酸盐台地沉积的康克林组在岩性、岩石组合及古生物组合上形成明显的差别。通过对该组重力流成因的生物屑砾屑灰岩中古生物化石的研究,确定其筵带为Triticites带和Pseudoschwagerina带,进而确定该组地质时代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与南区康克林组为同时异相沉积。哈拉奇组的建立完善了该地区上石炭统一下二叠统的地层系统,确定了该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台地边缘斜坡相的存在,对塔西北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赣南地区石雷石英闪长岩的成因:岩石化学、副矿物微量元素、锆石U-Pb年代学与Sr-Nd-Hf同位素制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石雷石英闪长岩是赣南崇-余-犹地区比较特殊的闪长质侵入体。锆石的原位U-Pb定年表明,该岩体侵位于433.5±3.4Ma。全岩主量元素特征上显示出中偏酸性(SiO2=56.92%~64.70%),富Al(Al2O3=14.10%~14.83%),富碱(Alk=6.41%~7.40%)特别是富钾(K2O=3.86%~4.85%),镁、铁含量较高,MgO:3.47%~5.95%,FeOT:5.23%~8.14%以及低磷(P2O5=0.27%~0.4%)的特点;微量元素上主要富集K、Rb、Cs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磷灰石微量元素特征上显示高度富集稀土元素特别是轻稀土元素的特征;具有Eu的负异常(δEu=0.37~0.45)。ISr位于0.7073~0.7132之间,εNd(t)变化于-8.41~-4.97之间,两阶段钕模式年龄介于1.58~1.86Ga之间,Hf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εHf(t)主要集中变化于-8~-2之间,两阶段Hf模式年龄加权平均为1.77±0.09Ga,这些特征都暗示了该石英闪长质岩体的形成是强烈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区内加里东晚期可能发生了局部的岩石圈的减薄。 相似文献
60.
湘南坪宝地区地处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北缘,位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中段,与新华夏系的交汇部位,构造较为复杂.区内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至二叠系的浅海相碳酸盐建造,夹少量海陆交互相的碎屑岩建造,其中石炭系地层分布最广,次为二叠系、三叠系,在区域南部的香花岭、北部的四洲山有寒武系地层出露,中部和南部有零星的侏罗系及白垩系红色砂岩分布.构造一岩浆作用强烈,岩浆岩成带状分布,由花岗闪长质岩体组成的宝山-大坊-何家渡形成北带,黄沙坪-村头花岗岩岩体形成南带,矿产丰富,成矿地质条件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