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2003年,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ASPRS)协会下的LiDAR委员会于2003年发布了标准LiDAR数据格式LAS,至今已发布了6个版本。由于LAS文件为二进制文件,具有规定的文件头结构和数据组织,直接读取数据相对困难,需要对文件格式进行分析。本文解析了各版本的LAS文件格式,并采用C++语言和OpenGL对该格式的LiDAR数据进行读取和可视化。  相似文献   
32.
王爱云  赵元艺  李小赛 《地质论评》2016,62(S1):273-274
多龙矿床位于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的实验区的边缘,是西藏地区发现的首例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如果将来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建立开发利用环境成本指标体系,定量计算环境成本是必要的重点工作内容。本文在系统研究西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现状基础上,从开发环境影响和修复成本两方面,建立西藏多龙矿床开发利用环境成本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3.
王松  赵元艺  李小赛  乔东海 《地质论评》2016,62(S1):279-280
多不杂斑岩铜金矿地处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境内,位于改则县城北西方向约100km处。该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北缘,目前已经控制的铜资源量超过400万吨,品位0.46%~1.13%;金资源量超过110 t,品位0.15 ~0. 26g/t(祝向平等,2012),是西藏继玉龙、驱龙斑岩铜矿后发现的又一个具超大型远景规模的斑岩型富金铜矿床(李光明等,2007)。由于矿床位于藏北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因此,研究其环境特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李赛赛 《地质与勘探》2016,52(3):524-536
广西西大明山地区是广西重要的整装勘查区之一。区内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内生矿床丰富,然而仅在局部地表上发现少量的小型岩脉,区内隐伏岩体的预测研究一直是个热点。文章借助广西大规模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在成岩成矿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等特征的系统分析,确定了西大明山地区深部隐伏岩体的大致分布范围和埋藏深度。在区内选定了埋藏较浅的隐伏岩体预测靶区,有针对性地采取了高精度的地、物、化等方法圈定隐伏岩体的具体位置,经验证有ZK31901、ZK40004两个钻孔分别在500m和960m以下发现了隐伏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同时在隐伏岩体上部发现了具有工业价值的罗维钨铋矿床。预测靶区验证钻孔成功发现岩体,不仅为相邻地区的隐伏岩体预测工作提供了典型的范例,而且对西大明山地区成矿系统、矿床成因的研究乃至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李赛 《地质与勘探》2022,58(5):1001-1015
华南板块是中国东部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发育中生代玄武岩,这些玄武岩为研究华南岩石圈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窗口。前人对华南中生代玄武岩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于玄武岩的源区性质以及构造环境等认识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系统性分析了华南宁远、道县、长城岭、白面山、汝城等地区中生代玄武岩的主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组成,获得如下主要认识:(1)华南中生代玄武岩主要由碱性和亚碱性玄武岩组成,其SiO_(2)和全碱(Na_(2)O+K_(2)O)含量分别为42.81 wt%~55.54 wt%和1.6 wt%~5.97 wt%;(2)除了宁远玄武岩具有OIB微量元素特征,华南中生代玄武岩具有岛弧玄武岩相似的微量元素配分型式;(3)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华南中生代玄武岩的形成主要受控于部分熔融,且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未遭受明显的地壳混染作用。Ni-MgO正相关、CaO/Al_(2)O_(3)-CaO正相关和Eu无明显异常表明华南中生代玄武质岩浆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结晶,但无明显的斜长石结晶;(4)Sr-Nd-Pb同位素特征表明华南中生代玄武岩为EMⅡ地幔源区,其源区可能有洋壳沉积物的参与;(5)华南中生代玄武岩可能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的大陆板内环境;(6)华南岩石圈改造可能与中生代古太平洋俯冲板块的交代作用有关,后者所释放的酸性熔体/流体与地幔橄榄岩相互作用,最终造成了华南岩石圈物理化学性质的强烈改变;(7)古太平洋俯冲板块可能对华南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多金属成矿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释放的熔体或流体为矿石活化和迁移提供了重要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36.
煤层气车载钻机桅杆是重要的执行机构,桅杆支架是桅杆的重要支撑,其工作振动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桅杆工作的可靠性。采用有限元模态分析方法,对桅杆支架自由振动状态和预应力状态进行模态模拟分析,得到此两种状态下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数值结果及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分析,说明二者的结果很相近,但也存在细微差别,结果表明预应力对桅杆支架的振动影响很小,同时验证了桅杆支架不会产生共振,为支架结构设计提供了支撑,为拓扑优化设计和更深入的动力学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文章对类乌齐地区的花岗岩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表明类乌齐花岗岩成岩年龄为(73.75±0.58) Ma。岩石具有高硅[w(SiO2)=71.02%]、富碱[w(K2O+Na2O)=8.09%]、FeOT/MgO比值高等特征。富集Rb、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样品具有强烈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特征(LREE/HREE=13.39),稀土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型,表现出Eu负异常,配分曲线呈右倾,样品锆石εHf(t)值主要介于-1.1~-7.9之间,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640~1202 Ma,指示其由中元古代壳源物质熔融形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类乌齐花岗岩属于晚白垩世A型花岗岩,其岩浆来源于中元古代下地壳变质杂砂岩部分熔融。综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与前人研究,文章认为类乌齐地区晚白垩世岩浆活动与岩石圈拆沉有关。  相似文献   
38.
采用岩矿鉴定、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手段,对湘南地区多个钨锡多金属矿床的矿化蚀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结果 表明,湘南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化蚀变矿物组成复杂,但各矿区普遍存在锡石、黄铜矿、黑钨矿(或白钨矿)、闪锌矿、方铅矿等金属矿物,萤石和黄玉常见,云母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尖晶石化等热液蚀变普遍,表明成矿流体具有类似或相同的来源及组分;各矿田(或矿床)的成矿流体均富含B和F等挥发分及Fe和Mn,钨、锡和铜矿化密切共生,钨锡多金属矿石中可见Nb和Be矿化,表明Li、Be、Nb、Ta、W、Sn、Bi、Cu、Pb、Zn等矿化为类似成矿流体的产物;初步研究认为湘南地区的钨锡多金属矿化是同一岩浆房分异演化的成矿流体的产物,提出了成矿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39.
由于通信基站的地理位子特殊性和设备重要性,防雷工程设计有其独特性.本文讨论通信基站的综合防雷设计,根据目前通信基站的建设情况,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应用先进的技术和防雷理念,从防护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和地电压反击方面,提出合理化的设计要点,讨论了通信基站铁塔和机房的直击雷、天馈系统、电源系统、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详细方案,确保通信基站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40.
煎茶岭韧性剪切带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室内(超)显微构造观测和构造岩石组构分析等方法厘定了煎茶岭地区北西西向和北东向两条韧性剪切带,前者出露于研究区的北部,后者出露于研究区的南部,两者交汇于煎茶岭,无论沿走向还是顺倾向均呈舒缓波状。韧性剪切带内发育糜棱岩系列、构造片岩、荚片构造、S-C面理、旋转碎斑系、A型褶皱、亚颗粒、位错弓弯、位错列、位错网等宏观和(超)显微构造特征,结合构造岩中石英光轴优选方位型式等证明两韧性剪切带呈共轭产出,至少经历了三期活动:中元古代晚期,北西西向脆韧性剪切带为压扭性右行剪切,北东向脆韧性剪切带为压扭性左行剪切,σ1≈282°∠24°,古应力值约59.1MPa;加里东期,前者为张扭性右行剪切,后者为张扭性左行剪切,σ1≈344°∠78°,古应力值约86.5MPa,超基性岩体以岩墙扩展式侵入到韧性剪切带内,预测北东向韧性剪切带深部还存在一定规模的超基性岩体,是今后寻找与超基性岩有关矿产的重要靶区;海西期,随着脆性程度进一步增加,北西西向韧脆性剪切带经历了压扭性左行剪切,北东向韧脆性剪切带经历了压扭性右行剪切,σ1≈120°∠20°,古应力值约116.3MPa,花岗斑岩体以气球膨胀式侵位。韧性剪切带对金镍矿有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