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3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从河北秦皇岛采集的用无水乙醇保存的鸭嘴舌形贝(Lingula anatina)样品中提取了DNA,经PCR扩增后进行克隆,得到了2条长度为682 bp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COI)基因片段。调用GenBank中日本有明海和中国香港的鸭嘴舌形贝同源序列,用邻接法和贝叶斯法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秦皇岛地区的鸭嘴舌形贝与日本有明海的鸭嘴舌形贝形成姊妹群,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与香港的鸭嘴舌形贝亲缘关系较远。初步分析认为西太平洋地区鸭嘴舌形贝现有的地理分布并不是由浮游幼虫的扩散引起的,不同地区鸭嘴舌形贝的差异可能跟地理隔离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主要综述了古 DNA研究进展以及结合古 DNA序列和基因库中的数据构建系统发育树。这些研究能解决许多有关演化生物学、考古学、人类演化及迁移、动植物的家养和驯化过程及早期农业的发展、考古点的动植物残骸的精确鉴定及地质演化等问题。另外 ,还列举了一些重要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在详细研究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候选剖面───中国浙江长兴煤山剖面P/T界线层牙形石动物群序列基础上,自下而上识别出4个牙形石带:(1)ClarkinachangxingensisClarkinadeflecta带;(2)Isarcicellaparva带;(3)Isarcicellaisarcica带;(4)ClarkinacarinataClarkinaplanata带,并在第一带中划分出3个动物群,从下向上是:ClarkinachangzingensisClarkinadeflecta-Clarkinasubcarinata动物群,Hindeoduslatidentatus-Clarkinameishanensissp.nov.动物群和Hindeodustypicalis动物群,煤山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层牙形石序列的建立、完善,对确立该剖面在全球二叠、三在系界线高精度对比中的标准地位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牙形石色变度-CAI值是一项有效的古地温指标,它不便可能帮助确定低级-极低级变岩酸盐岩的最高变质温度,而且可以差别变质类型。本文在介绍牙形石CAI值研究现状及低级-极低级变质作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运用CAI值进行低级-极低级碳酸盐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及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四川隆康,塔藏含火山岩地层时代新证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四川南坪县隆康和塔藏一带主要发育一些碳酸盐岩、砂岩、页岩及海相火山岩。1:20万漳腊幅区调报行将含火山岩地层的时代划归于早二叠世和中三叠世,通过在该区系统测制剖面,在原视为中一晚三叠世的含基性火山岩的地层中作者获得了以Palmatolepisgracilissigmoidalis,p.marginijera为代表的一些晚泥盆世法门期牙形石,因为该区少相火山岩与含晚泥盆世牙形石的碳酸盐岩呈互层关系  相似文献   
17.
遗迹化石TisoaSeres国内尚无报导,70多块遗迹化石Tisoa标本见于藏北羌塘地区中侏罗统色哇组。本文对所采集的Tisoa标本作了详细的研究,Tisoa通常由紧靠的圆柱状平行潜穴管组成,单一潜穴管直径2~7mm间,两栖管间距1~4mm,外部由锥形或圆柱形钙质结核所包围,钙质结核直径10~25mm。保存完好的标本表明Tisoa为两个潜穴管底部相连的“U”形管,大多数只含两个平行潜穴管的标本实际上只是保存的一个“U”形管的上部。在大多数Tisoa管壁通常发育不规则的黄铁矿层或一微晶方解石薄层;栖管中常充填微晶和亮晶方解石以及黄铁矿、云母及泥质和石英。一般认为Tisoa是一种节肢动物潜穴。沉积环境分析,产Tisoa的沉积环境为正常浅海环境。  相似文献   
18.
分子地层学的原理、方法及应用实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前分子地层学研究已涉及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类脂物和木质素等多种生物化学组分。在地层中,分子化石具有分布的广泛性、定量的准确性、应用的指纹性和信息的多样性等特点,其地层学应用的主要原理是依据分子化石的生物源信息和其离开生物体后发生的一系列转化途径来实现的,其表述方法可以是含量、相对丰度、碳数分布和单体同位素特征等。在各类年代学框架下,由这些分子化石参数所揭示的各类生物事件和环境事件可以成为区域性乃至全球性地层对比的主要依据。分子地层学与分子古生物学、生物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密切相关,它与传统三大地层学分支学科明显不同,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分子地层单位,也没有进行广泛的分子地层划分与对比工作。对各类生物事件与环境事件有重要指示作用的分子地层学,与生态地层学、事件地层学等地层学分支学科类似,其主要任务是在传统生物地层学或其他年代学框架下,提高地层划分和对比的精度。以浙江长兴煤山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和第四纪泥炭为例,以高分辨率的生物事件与环境事件为切入点,分别探讨在生物地层学或其他年代学框架下的分子地层工作,由此提出了分子地层学的分类单位——分子化石带。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贵州花溪区海相P-T界线附近粘土岩的成因及物质来源,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粘土层中粘土矿物的精细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的粘土矿物共有两种物质来源.样品YN06质地致密,粘土颗粒具有一定的定向性,主要粘土矿物成分为伊利石和少量绿泥石.粘土矿物颗粒具有不规则的轮廓及参差不齐的边缘;样品脱羟基反应温度为590℃,表明样品中的伊利石主要为tv结构,来源于陆地机械风化作用.其余五件样品主要粘土矿物为伊蒙规则混层和伊利石以及少量蒙脱石、绿泥石,脱羟基温度均大于600℃,表明样品中的粘土矿物主要以cv结构为主,含有少量的tv结构,指示粘土岩主要来源于火山物质的蚀变并伴随部分陆源碎屑物质沉积形成.  相似文献   
20.
从化石记录和分子生物学证据方面探讨了大熊猫分类和演化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归纳和介绍了大熊猫种和亚种的划分及其主要鉴别特征、分布时限、不同地史时期大熊猫的地理分布;根据牙齿特征的细微差别将大熊猫划分为5个主要的种和亚种;根据大熊猫各种和亚种时空分布及其形态的渐变过程,得出了禄丰始熊猫→大熊猫小种→大熊猫武陵山亚种→大熊猫巴氏亚种→大熊猫现生种的演化谱系图;由于大熊猫与熊类、浣熊类在形态及遗传学上均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因而在"科"级水平上大熊猫的归属出现了较大的争执,主要有三种观点:大熊猫属于熊科,大熊猫属于浣熊科,大熊猫自成一科,并列举了各自的证据;指出了大熊猫分类和演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古DNA和食性研究在大熊猫分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