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通过深井地电阻率和浅层地电阻率的观测精度对比、抗干扰分析、年变规律分析以及对深井地电阻率水平测向与垂直测向近两年的变化分析,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数字电磁扰动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数字与模拟观测对比分析,说明数模观测的一致性,结合近几年河北省及邻区中强地震,进行震例分析和研究.应用结果表明:数字与模拟观测变化一致性较好;震前数字电磁扰动出现异常变化,异常形态为:原始采集波形出现扰动变化、日均值或日总量出现高值突跳、日总量背景值上升等.  相似文献   
13.
河北不同地区地磁转换函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河北省5个地磁台站2004—2013年数字化地磁资料进行转换函数计算,对河北不同地区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及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地磁转换函数具有不同变化趋势,且同一地区不同深度的转换函数变化也不同;地磁转换函数变化和地震具有明显联系,主要表现为地震发生时转换函数不同周期段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河北阳原台地电阻率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北阳原台地电阻率NE测向2014年以来出现年变幅变小的年变畸变现象,经核实,这时的观测系统工作正常,而降雨量与地电阻率的异常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通过褶积滤波法去除降雨量的影响后,这种异常变化依旧存在。同时,阳原台NE测向的地电阻率与自然电位在2014年的变化具有同步性,也进一步验证了异常变化的可靠性。阳原台地电阻率观测位于晋冀蒙交界地区,对地壳的应力-应变响应比较敏感,其地电阻率异常变化与1989年大同地震和1998年张北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并显示出持续时间长、幅度大和恢复慢的特点。因此,阳原台地电阻率异常变化的可信度较高,可为监测晋冀蒙交界地区的地震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河北昌黎地震台地电阻率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北昌黎台地电阻率EW测道2017年6—8月出现快速下降变化,经检测,观测系统工作正常。通过环境调研和辅助资料对比分析,发现该变化与降雨和粉丝厂干扰有一定关系。采用褶积滤波法去掉降雨干扰,EW测道地电阻率仍为下降趋势,说明该下降变化不能完全用降雨来解释,不排除是地震前异常变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降雨对阳原地震台地电阻率有较大影响,地电阻率观测曲线下降幅度随着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经核实,在降雨后,地电阻率的快速下降变化与表层地电阻率下降及大秦铁路有关.地电阻率观测供电时,会有部分电流流向铁轨,造成观测值降低.降雨结束后,随着钢轨与大地的导电性减弱,地电阻率上升恢复.褶积滤波法可有效去除降雨的干扰,显示1991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收集了河北及邻区174个宽频地震仪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记录到的全球范围内体波震级6.0级以上、共488个远震事件的波形资料。利用H-k叠加搜索方法得到河北及邻区143个台站下方接收函数、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及邻区地壳厚度具有明显的分块特征并与区域构造背景有较好的相关性,泊松比值在0.25上下变化,与全球的泊松比估计值相当。河北及邻区地壳厚度以太行山山脉为界呈现出东薄西厚的特征并与地表地形起伏呈正相关;山西地震带南北地壳厚度存在明显差异,大同、宁武及安泽盆地地区泊松比值超过0.3;张-渤地震带地壳厚度由东至西逐渐增厚,泊松比值存在较强的横向变化。华北平原地震带呈现出的薄地壳和低泊松比值特征可能与华北克拉通拆沉作用相关联。  相似文献   
18.
河北三河台数字电扰动异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13年12月17日开始,三河台数字电扰动观测的NS和EW两测道交替出现了背景值增大的高值异常,现场调查和分析表明,这种高值脉冲异常主要是受仪表厂的供电干扰所致,仪器本身的工作正常;对观测系统数据采集软件的数据存储格式进行研究后发现,如果出现缺数,可能造成两个测道的数据出现互换的现象,应尽快改进数据采集软件,把两个测道采集的数据改为两个数据文件;同时,模拟观测的对比结果表明,同时间段模拟观测未出现异常;通过更换东西向线路和电极,观测数据恢复正常。综合分析认为,三河台数字电扰动出现的高值异常是干扰造成的,并非震兆异常。  相似文献   
19.
运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LURR)对华北地区23个地磁台站2008—2014年的数字化地磁相对记录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华北地区7年内发生了38次共计10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其中7组有震例对应,在选定的24次震例中16次有震前异常。经统计发现各次异常发生时其异常面积与最大异常强度成正比关系,各组异常内累计异常台站数量与组内地震辐射能量有一定相关性。对有震例的7组异常分析后认为多数情况下组内各次异常之间有一定联系,主要表现为位置的连续性及继承性,并且发现震中位置和异常位置分布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河北兴济台地电阻率年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电测深曲线反演结果,利用地电阻率转换函数的递推公式定量模拟分析了地下水位对兴济台地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位下降会造成地电阻率上升,这与兴济台N30°E向的地电阻率观测结果相符;N60°W向的地电阻率的趋势变化与N30°E向的相反,且年变幅较大,这是由于测区供电极和测量极之间存在因取土而积水成坑这个局部异常体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