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258篇
测绘学   172篇
大气科学   233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470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儒释道”文化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占据着时代的主导地位,其中包括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对中医学的发展影响巨大。其中两汉经学为中医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背景,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魏晋玄学带来了中医学历史上的一次“文艺复兴”,给中医外科学带来了发展空间,并使中医养生学初成体系;隋唐佛学促使中医学从唯物走向唯心;宋明理学则使中医学在封闭环境下出现了大繁荣。  相似文献   
972.
第四纪气候事件的孢粉记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总结我国不同区域现有孢粉资料,发现第四纪孢粉植物群的演化序列中明显地存在与演化趋势和周期不符的孢粉植物群事件。归纳起来有三种类型:延续时间约万年的孢粉植物群突变事件;延续时间数千年的孢粉植物群贫乏事件和延续时间几百年的孢粉植物群颤动事件。突变事件有4起:Betula-Artemisia事件(2.5MaB.P.);Artemisia-Gramineae事件(1.4MaB.P.);Ephedra-  相似文献   
973.
根据对西沙群岛东岛潟湖沉积柱样DD-01粒度特征,210Pb年代学,C、N元素地球化学,有机碳同位素(δ13C)以及生物残留组分的分析,探讨了东岛沉积环境的演变。结果显示,沉积柱剖面自下而上可分成4段:(1)34~40 cm的沉积层受鸟粪影响较大,TN、TOC含量分别介于0.15%~0.27%及1.78%~2.8%,δ13C值介于-24.86‰~-23.84‰,可见大量鸟粪沉积,植物颖果以及淡水相介形类残体;(2)28~34 cm (年代约132 a BP)的沉积层中淡水相的介形类以及植物颖果和鸟粪沉积几乎绝迹,海相有孔虫以及海胆刺残体数量激增,TN含量介于0.05%~0.06%,TOC含量在0.4%~1.17%之间,分别降至相对低值;δ13C值变轻,介于-25.95‰~-25.45‰;平均粒径较粗,稳定在1.3Φ左右;TIC含量较高,介于10.95%~11.26%,接近纯净碳酸盐的含量。C、N元素的含量较上下层位均出现了剧烈的变化,这可能受到了海洋沉积动力事件影响,使得东岛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剧烈的变化;(3)19~28 cm 深度,TN、TOC出现增加的趋势,沉积物中又重现植物颖果及其残体,此段沉积物更多受到牛粪的影响,δ13C值保持在较轻的水平;(4)19 cm(年代约90 a BP)处至表层,TN、TOC含量快速波动增长,受到鸟类种群恢复带来的大量鸟粪输入的影响,δ13C的值也出现了变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74.
以华北陆块盆-山构造与岩石圈岩浆热结构演化研究为基础,以区内不同富集机制的含煤区域为研究对象,对华北典型地区盆-山演化、岩石圈转型及其与煤层气富集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华北典型地区盆-山动力学过程从中生代开始经历了挤压盆-山阶段、挤压盆-山向伸展盆-山转换阶段以及伸展盆-山阶段;华北岩石圈结构演化则经历了岩石圈增厚与稳定过程、岩石圈转型过程、岩石圈快速减薄过程等,且自古生代以来至少经历了两次以上具有时空不均一性的岩石圈转型。沁水盆地和两淮煤田的构造—热动力学环境有利于煤层气富集,且在挤压与伸展作用的转换和叠加过程中形成的构造过渡带是煤层气富集的有利构造单元。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特征是岩浆—热作用有利于煤层气储集,而一定的构造变形有利于煤层气的渗流和开采;两淮煤田的强构造作用和后期叠加的张性应力场有利于煤层气的富集和储层的增渗,可在构造煤发育区寻找煤层气开发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975.
太行山-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带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的集中区,它纵跨华北克拉通和兴蒙海西造山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既是我国东部规模最大的北北东向深大断裂带之一,又是我国东部北北东向延伸的地壳厚度陡变带与重力异常高梯度带,因而具有十分重大的地质意义。本文针对研究区在中生代岩浆活动物质来源认识方面的不足,首次对太行山-大兴安岭整个构造岩浆带40余个代表性岩体的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发现不同区段(南、北太行山地区、大兴安岭中-南地区)、不同侵入期次(早、中、晚)岩石具有明显不同的Nd、Sr、Pb同位素特征,可以推断其岩浆源区性质各不相同:南太行山地区基-中性岩浆均来源于富集地幔储库;北太行山地区早期基-中性岩浆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中期中-酸性岩浆来源与下地壳关系密切;晚期富碱质中-酸性岩浆来源可能与下地壳、甚至中地壳物质有关;大兴安岭地区中-酸性岩浆来源与亏损地幔关系密切,可能源自与亏损地幔有联系的年轻的下地壳。由此表明,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地区岩石圈地幔为富集地幔,而兴蒙造山带地区岩石圈地幔则为亏损地幔。此外,根据岩石的Nd模式年龄,初步认为2543~1485Ma可能指示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发生富集作用的时间,而983~540Ma则可能为大兴安岭地区地壳生长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976.
红山嘴断裂位于新疆霍城县,是伊犁盆地北缘前陆褶冲带的前锋断裂。断裂走向NWW,倾向NNW。野外地质调查表明,断裂在地表主要表现为高角度逆冲断层,倾角超过50°。断裂上盘主要由新近系红层组成,下盘为上更新统黄土和全新统。综合野外地层接触关系和区域构造研究表明,红山嘴断裂可能形成于早更新世末,错断地层表明红山嘴断裂在晚第四纪以来发生过强烈的活动,最新活动表现在断错全新统松散砂砾石层。  相似文献   
977.
标准雷电波形的频谱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绍东  王孝波  李斌  杨少杰 《气象》2006,32(10):11-19
标准雷电波频谱分析可以获悉其电压、电流在不同频段的振幅、能量等分布,为防雷器件和电子设备的标准波形7中击试验以及基层雷电防护工作提供技术参考。选取常用的8/20(μs)、10/350(μs)波形、后续雷击0.25/100(μs)波形和国家标准推荐雷电试验波形(10/200、4/300、1.2/50、10/700(μs)),通过连续傅立叶变换计算了不同波形的振幅、能量的频谱变化,并与自然闪电辐射场的频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雷电电流波形的振幅和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部分,振幅频谱主要集中在1MHz以下,能量主要集中在几kHz到几百kHz;半峰值时间t2是雷电波振幅和能量频谱分布的主要因素,t2的大小决定了低频部分的谐波丰富程度。这些结论在雷电防护设计和应用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78.
夏季风活动异常与对流层上层涡度收支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ECMWF200hPa1980-1986年格点资料(u,v),利用距平涡度方程对季风年际异常的形成和维持机制作了涡度收支方面的仍断。结果指出:亚洲季风区上空年际异常流场的涡旋特具有明显的季风振荡变化;不同年份及不同区域,涡度方程各项所揭示的变化特征不尽相同;距平涡度方程中各项的月平均值在旱涝年间的大陆上空其符号或数值大小有明显的差别;气平均季风环流在年际异常扰动的维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梅雨  相似文献   
979.
计算机机房应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要求,设计机房防雷系统.  相似文献   
980.
文章选取金船塘锡铋矿床中的辉铋矿_黄铁矿矿石及长石样品进行了铅同位素分析 ,并对其中两个放射成因铅含量较高的黄铁矿进行了单矿物分步酸淋滤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矿床的Pb_Pb等时线成矿年龄为(16 4± 12 )Ma,该年龄与千里山岩体燕山早期第一期的岩浆侵入年龄在误差范围内相同 ,说明矿化的发生与该期花岗岩的侵入关系非常密切。金船塘矿床铅同位素的构造演化模式研究表明铅来源于上地壳 ,说明千里山花岗岩体是由于上地壳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的S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