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33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119篇
海洋学   60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针对多路径误差的空间分布特征,该文提出采用克里金插值法构建多路径误差的空间插值模型。通过采用ArcGIS中克里金插值工具构建的多路径误差的空间插值模型,较好地展现出多路径误差与测站位置、反射源距离等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对比泛克里金插值法、普通克里金插值法、简单克里金插值法3种方法构建的多路径误差插值模型,普通克里金插值法的效果最好。研究成果直观反映出在林区、多层建筑物等环境下多路径误差影响较大,还预测出未采样区域的多路径误差影响范围,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GPS观测站选址、GPS测量技术设计等领域。该文从空间分布特征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多路径误差特性的思路,实现了对指定测区内的多路径误差的空间分布特征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2.
谷骏 《地质与勘探》2018,54(S1):1307-1317
新疆玛尔坎苏一带锰矿赋存于上石炭统喀拉阿特河组地层中,锰矿层呈层状、似层状产出,顶底板均为泥灰岩、泥晶灰岩。矿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明显受层位控制,延伸较为稳定。锰矿品位比较高,局部富集品位高达50%以上,通过X衍射、电子探针等实验方法对锰矿石矿物成分分析,推测矿床为海相沉积成因,且经后期热液多次改造用作影响。  相似文献   
163.
针对利用传统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商圈选址存在样本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新浪微博签到数据,利用哈夫模型,以商业区的营业面积、顾客到商业区的路网距离与聚类后的顾客签到数据为输入,商业区的营业面积与顾客到商业区的路网距离的敏感参数为输出,得到用户的光临概率,继而用于商业区竞争力大小的计算,得到最佳的商业区选址。以北京五大商业区为例,得到校正后的哈夫模型的均方差小于15%,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4.
江陵凹陷古新统沙市组和始新统新沟嘴组下段沉积为一套巨厚含盐岩系。对始新世早期新沟嘴组下段沉积的无水芒硝中的原生单一液相流体包裹体采用冷冻法进行均一温度测定。原生流体包裹体是在矿物沉积的过程中被捕获的,矿物生长过程中所圈闭的流体(即古盐湖卤水)保存了当时地质环境的各种地质地球信息,可以为研究古温度、古水体成分、古大气成分以及生物的演化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定量数据。测温结果显示,其均一温度范围是17.6~38.5℃,均值为27.2℃。这可能说明,江陵凹陷早始新世新沟嘴组下段的古气温在27.2℃左右,极端情况下,当时的古气温可达38.5℃。通过与前人的研究比对发现江陵凹陷自沙市组上段到新沟嘴组下段有明显降温趋势。由于古新世—始新世的升温事件(PETM)使全球气温普遍升高,可以看出江陵凹陷自新沟嘴底部虽已进入PETM事件后的降温期但气候依然以炎热干旱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5.
利用常规观测、探空、区域气象观测站、ERA5、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 2018 年 8 月 14 日台风 “摩羯”在鲁北平原引发的1 个 EF2 级龙卷的环境背景和雷达回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龙卷发生时台风“摩羯”已减弱为温带气旋并停止编号。(2)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上下重叠度较好的急流轴,低空强的垂直风切变和风暴相对螺旋度等,构成龙卷风暴发生的有利环境条件。(3)龙卷母风暴属于小型超级单体风暴,低层反射率因子具有钩状回波形态;在速度剖面上具有龙卷涡旋轴线和小尺度风场辐合特征,对应谱宽剖面上有谱宽大值区。(4)降低雷达系统中气旋探测算法和龙卷涡旋探测算法部分适配参数阈值后,系统提前60 min 给出中气旋特征,提前7 min 给出龙卷涡旋特征(tornado vortex signature,TVS);中气旋顶高、最大切变高度快速上升和下降的过程对应小尺度涡旋的增强和触地,最大切变值骤降对应龙卷快速释放能量。  相似文献   
166.
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分布式水文模型HMS,结合GIS技术,通过构建数字流域,提取流域特征信息,最终构建了分布式陆面-水文耦合模型(LSX-HMS).采用扰动分析法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利用实测水文资料进行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确定性系数达0.760~0.939,表明该耦合模型在淮河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应用LSX-HMS对淮河蚌埠以上集水区域1980—1987年8a平均降水、蒸散发、日径流量和相对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各水文要素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降水要素的分布呈随纬度递减的趋势;蒸散发和径流量两个变量都是上游小,中下游大;相对土壤含水量在研究区西部及西南部的山区和丘陵区较低,平原区较高.研究成果为淮河流域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调配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7.
控制爆破技术在城市改造、楼房基础以及高大构筑物的拆除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成功地爆破拆除河南省新安电厂80 m高冷却塔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68.
古登堡-李希特提出的震级-累积频度关系,是地震分析统计预报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其合理性被大量实际地震和岩石力学试验所证实。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时,震级-累积频度关系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根本性地震活动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69.
发现并争夺南海的历史建立南海问题的观察框架,要回到"二战"结束后,重新被划分的国际格局。这个时期,相对清晰而明确地描述美国政府亚洲地理与军事政治上战略安排的是前国务卿杜勒斯,1951年,他提出"岛链"——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如此构成一个岛链("第一岛链"),在"冷战"时期封锁红色中国及苏联。在美苏对峙的"冷战"阶段,南海于美国的价值,正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者艾玛纽尔·尤兹科所说:"自由航行权是美国在南海  相似文献   
170.
根据渭河盆地灞河期和游河期的地层沉积特征及分布范围,推断骊山凸起的隆升时期为晚中新世,游河期渭河盆地形成了西安凹陷和固市凹陷两个沉积中心,现今渭河盆地凸起和凹陷的并存的地貌格局很可能自晚中新世就已经形成。渭河盆地周缘在8Ma左右存在一次强烈区域隆升事件,对秦岭的隆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