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125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363篇
海洋学   97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采用LC-MS/Ms 法研究三聚氰胺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三聚氰胺以5g/kg浓度添加到饲料中,连续投喂大菱鲆30d,停药后,对大菱鲆肌肉、肝脏、肾脏组织残留的三聚氰胺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三聚氰胺能够在大菱鲆肌肉、肝脏、肾脏各组织中富集并消除,最高血药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相似文献   
132.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区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工作,如开展"宅基地换房"、"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土地换社保"项目等。在这些土地整理实践中,由于多种原因,农民土地权益得  相似文献   
133.
不同氧化度碱性水钠锰矿氧化As(Ⅲ)和Cr(Ⅲ) 的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批量法研究了Mn平均氧化度分别为4.02、3.85和3.70的碱性水钠锰矿对As(Ⅲ)和Cr(Ⅲ)氧化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碱性水钠锰矿氧化As(Ⅲ)和Cr(Ⅲ)先经历准一级动力学反应阶段,随后表观速率常数(kobs)逐渐减小至趋近零,达到反应平衡,kobs逐渐减小除了逆反应影响外,还与产物在矿物表面不断积累,钝化反应位点有关。初始反应阶段kobs随氧化度增加而增大,氧化As(Ⅲ)的kobs分别为: 0.095 1、0.039 6和0.007 1 min-1;氧化Cr(Ⅲ)的kobs分别为0.034 2、0.017 8和0.014 8 min-1。氧化As(Ⅲ)的初始反应阶段生成的Mn(Ⅱ)基本保留在矿物表面,对反应位点钝化大,使kobs减小速度快。而Cr(Ⅲ) 氧化初始阶段,Mn(Ⅱ)释放明显滞后于Cr(Ⅵ)释放,但随反应进行逐渐增加,与Cr(Ⅵ)释放量比值接近于反应计量比。故Cr(Ⅲ) 氧化生成Mn(Ⅱ)对位点的钝化远小于As(Ⅲ)氧化,其初始反应阶段后kobs减小速度较慢,且氧化度越高,保持一级动力学的初始反应阶段越长,kobs减小越慢。因此,水钠锰矿的Mn氧化度越高,氧化As(Ⅲ)和Cr(Ⅲ)的反应速率越快,As(Ⅲ)和Cr(Ⅲ)在碱性水钠锰矿表面氧化产物的释放行为是影响其反应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4.
以西北某区的地下水勘查为例,对音频大地电磁法的野外工作方法技术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音频大地电磁法因其装备相对轻便,勘探深度相对较大,应用效果良好,在地下水勘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5.
湖南白兔潭矿区荷田区段构造特征与找煤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湖南省的主要能源,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暴露区和浅部的煤炭资源已基本采完,因此,在隐伏区寻找新的煤炭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隐伏区找煤主要指“三下”(老地层下、构造下和红层下)找煤,而“老地层下和构造下”找煤主要是指利用推覆构造理论寻找新的煤炭资源。为了深化对区域构造和煤田构造发育规律的认识,为本区煤炭资源勘探和矿井生产地质保障提供新思路、开拓新领域,以当代构造地质理论为指导,结合已有资料,对白兔潭矿区荷田区段的煤田构造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煤田的构造格局,提出了该区可能存在的两种构造模式,对该区找煤前景做出了科学评价,指出了可供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136.
现代遥感技术在秦始皇陵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始皇陵考古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但对是否存在西墓道、阻排水渠位置及阻水效果等问题还不清楚。应用现代遥感技术在秦始皇陵区对文物遗存进行探测,对航空全色遥感图像和航空高光谱遥感图像进行数据处理、解释,提取文物遗存信息,发现了封土堆热异常,证实了阻排水渠的存在及其阻水效果,确认了西墓道的存在。与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完全一致,证实了遥感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7.
陈士林  王德荣  谭可可 《岩土力学》2007,28(6):1103-1107
根据岩石(混凝土)类材料在射弹侵彻时所产生的变形和破坏现象,考虑靶体材料的可压缩性,建立靶体材料变形的数学模型,得出射弹在靶体中侵彻时所受的阻力,再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建立射弹的运动方程,用增量方法求解方程,得到弹体侵彻过程中的参数及侵彻深度。与经验公式相比较,说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8.
胡明鉴  汪稔  谭适龄  石祥峰 《岩土力学》2007,28(10):2215-2218
变形监测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量常温工作环境下的岩土工程监测设备在面对低温环境时,将会遇到较非冻结区更为复杂的问题,其性能也将大打折扣。结合冻土区变形监测的特殊性,吸取数码监测、光纤传输的优点,研制了冻土变形钻孔沉降监测装置,详细介绍了该装置的原理和实施方式,并将其运用到青藏铁路试验路堤的现场监测中。结果显示该设备操作简单方便、监测结果可靠,精度满足科研、工程要求,可在冻土工程中运用。  相似文献   
139.
楚雄前陆盆地系统的构造单元及沉积标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谭富文  尹福光 《沉积学报》2000,18(4):573-579,610
楚雄盆地是一个中生代周缘前陆盆地。地表及深部地质资料显示,盆地内部以渔泡江-沙桥断裂为界可划分为西部推覆带和东部前陆带。本文运用前陆盆地系统新理论,结合沉积、构造和地化标识,认为西部推覆带是典型的楔顶沉积,而不是前人划分的前渊沉积,东部前陆带上经历了递进式前陆盆地系统沉积作用,早期典型的前渊沉积可能消减于西部推覆带之下。  相似文献   
140.
简要介绍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神府—东胜地区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针对这一地区的环境特点,建立了以遥感信息为基础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环境压力负荷、环境问题和环境潜力等3个方面的10个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知识,实现了全部因子的权重排序。以GIS为技术支撑,对各专题进行了时空变化分析,建立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详细客观地评价了该区的环境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