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2011年3月10日盈江5.8级地震Ⅷ度区烈度评定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月10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发生5 8级地震.宏观震中位于盈江县城盈江农场一带,与微观震中基本一致.调查发现,极灾区有房倒屋塌、地表开裂、喷砂冒水、工业构筑物破坏等现象.通过对这些震害现象的调查,根据《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17742-2008)的相关判别指标,将本次地震最高烈度评定为Ⅷ...  相似文献   
12.
曲江断裂及其周边地区现今地壳垂直形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江断裂及其周边地区 195 5~ 1973年的水准测量资料的处理分析结果显示 :1970年 1月 5日通海 7.7级大地震 (震中 :2 4°0 1′N ,10 2°4 3′E)前 ,沿曲江断裂形成半径达 4 5km的大面积下沉区 ,下沉中心的下降速率每年近 2 0mm。与檀原毅 196 6年提出震级与地壳形变半径的经验关系式M =1.96lgr+ 4 .4 5有较好的符合关系 ,表明这种大面积下沉是通海大地震的一种典型的垂直形变异常现象。 1986年以来昆明市的水准观测资料显示 :官渡 呈贡一带存在一个半径约 5km的下沉区 ,近几年来下沉中心下降有加速现象 (下降速率每年达 30mm) ,该下沉区也正好位于黑龙潭 官渡断裂与富民 呈贡断裂隐伏段的交汇部位 ,按震级与地壳形变半径经验关系式推算 ,该下沉区附近未来最大地震震级应为 6级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以2007年6月3日云南省宁洱6.4级地震地表裂缝、喷砂冒水、地震滑坡、地震崩塌等资料为基础,结合震区的地质构造、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等资料,研究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及其强震频繁发生的动力学机制. 地震地表裂缝资料表明,北西向的宁洱断裂班海段具有右旋走滑的特征,北北东向的断层具有左旋走滑的性质. 地震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在330deg;方向上的长13.5 km、宽4 km的范围内. 等震线的长轴方向亦为330deg;,Ⅷ度区长轴长度为17 km. 震源机制解资料显示,宁洱6.4级地震的北西向节面为右旋错动,北东向节面为左旋错动. 大于等于2.0级的余震分布优势方向为330deg;,深度为3——12 km,优势深度为3——10 km,余震分布与地震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带一致. 以上资料说明,宁洱断裂班海段为这次地震的发震断层. 最后以活动地块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宁洱地震的动力来源为印度板块的向北推挤使青藏高原向东滑移,在滇西南地区转化为向南南东方向的挤出,使宁洱附近网络状的北西向断裂发生右旋活动,北东向断裂发生左旋活动. 这种构造格局可能是该区频繁发生6.0——6.9级地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介绍盈江2011年Ms5.8与2008年Ms5.9地震震害调查的房屋破坏比的确定方法,揭示了Ms5.8地震的各种震害特征,并将两次地震的震害差异做了对比.分析造成Ms5.8地震各种破坏重于Ms5.9地震的原因,提出了震区恢复重建与规划发展的建议、建(构)筑物在选址、施工、抗震设防方面的注意事项和各类建(构)筑物加强抗震...  相似文献   
15.
盈江5.8级地震的震害特征及破坏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盈江5.8级地震震区的建(构)筑物、生命线系统和水利设施的概况,阐述了各类建(构)筑物、生命线系统和水利设施的震害特征及破坏机理.最后提出了震区在恢复重建与规划发展时的建议、建(构)筑物在选址、施工、抗震设防方面的经验教训、各类建(构)筑物加强抗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云南地震灾害人员伤亡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992~2010年云南地区的破坏性地震的伤亡人数资料为主,将其分别与地震震级和烈度统计拟合,得到云南地区震级和烈度与死亡人数的关系曲线及表达式。根据云南各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差异,确定了各种条件下的地震灾害人员死亡影响因子加权系数的取值,对两个拟合关系表达式进行校正。采用该方法计算了已发生的12个地震的死亡人数,并与实际的地震灾害死亡人数作了对比及讨论。  相似文献   
17.
鲁甸MS 6.5级地震发生后,余震分布呈现两个优势方向,其发震断层是NE向的昭通-鲁甸断裂,还是NW向的次级断裂,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详细的野外调查发现,从龙头山镇南东方向的谢家营盘-光明村-王家坡一线N22°W~N55°W走向断续展布长约8 km地表破裂带,呈左行右阶排列,伴有30~35 cm左右的走滑分量,局部走滑分量达40~60 cm,表明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北西走向的包谷垴-小河断裂。探槽工程揭露出发震构造光明村-小垭口段4次古地震事件;8个炭屑样品的14C测年分析表明,事件E1可能发生在9190-8870 BC,E2为1000 BC至900 AD,E3为910-1240 AD,最新一次事件E4为2014年鲁甸MS 6.5级地震。该研究表明,云南地区6.5级强震可以产生地表破裂并可能在地质记录中留下遗迹。结合本次地表破裂特征,影像几何不连续以及探槽剖面揭露出古地震断面信息容易隐形等特征表明,包谷垴-小河断裂在历史活动中强度不大,属中强地震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GeoDatabase基本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以个人版GeoDatabase数据模型为基础的云南省地震构造背景场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实现过程.该数据库建立后能够有效管理多源地震专业数据,可满足地震构造背景数据的一体化管理的需要,并为今后地震构造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The seismogenic fault and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Ning’er, Yunnan Province MS6.4 earthquake of June 3, 2007 are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the surface fissures, sand blow and water eruption, land-slide and collapse associated with the earthquake, incorporating with the data of geologic structures,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and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for the earthquake area. The observation of the surface fissures reveals that the Banhai segment of the NW-trending Ning’er fault...  相似文献   
20.
昆明盆地周边地区主要断裂活动时代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昆明盆地周边地区9条主要活动断裂中的7条(F2:白邑—横冲断裂;F3:黑龙潭—官渡断裂;F4:普渡河—西山断裂;F5:罗茨—易门断裂;F6:大春河——朵云断裂;F7:富民—呈贡断裂;F8:草铺—鸣矣河断裂)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考察及年代学样品的采集测试,对其断层活动时代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F2,F3,F4,R5,F6,F6断裂晚更新世中晚期活动仍较明显;F8断裂主要活动时间为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断裂活动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