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韩玉林  谈晓冬 《地球物理学报》2009,52(10):2588-2594
一般认为磁组构能有效地反映岩石所经历的应变特征.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磁组构和不同期次应变之间的关系,对来自华南地块两个地区的早三叠世灰岩样品进行了岩石磁学、磁组构以及应变特征的对比分析.来自湖北通山县的样品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这为解析磁组构和多期次应变提供了理想的机会.岩石磁学结果显示携磁矿物主要为磁铁矿.磁化率各向异性(AMS)和非磁滞剩磁各向异性(AAR)结果显示其最小轴与层面垂直,最大轴和中间轴分布于层面内,反映了沉积和压实作用产生的应变,而后期构造应变在磁组构中没有体现.来自广东连县的样品发育有渗透性压溶缝面理和方解石脉,说明经历了构造应变.AMS结果没有显示占优势的组构方向.AAR结果显示三轴组构,其最大轴分布于最大应力方位,与构造应变特征吻合,最初的压实组构被构造应变组构所代替.上述结果表明:(1)AAR可以很好地反映渗透性应变的特征,而AMS有时会失效;(2)应变的尺度要小于样品的尺度,磁组构才能有效地反映应变.  相似文献   
12.
钻孔岩芯古地磁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一种运用现代地磁场黏滞剩磁以及磁组构测试数据对钻孔岩芯进行古地磁研究的方法,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塔里本盆地北部钻孔岩芯的古地磁研究。作者还就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前人研究表明,粤东海盆、南沙地块东部、加里曼丹西部存在晚三叠—早侏罗世海相地层,并且沉积相和古生物的对比认为它们在晚三叠—早侏罗世可能属同一海盆。文章对广东梅县、惠州和东莞的下侏罗统进行了古地磁研究,试图从古地磁的角度探讨粤东海盆、南沙地块东部、加里曼丹西部是否同属一个海盆。本文退磁结果表明,梅县玄武岩样品分离出低温剩磁和高温特征剩磁;惠州样品只有少数能分离出低温剩磁,难以统计方向;东莞红层样品分离出低温剩磁、中温剩磁和高温特征剩磁。梅县和东莞低温剩磁方向与当地现代地磁场方向一致,为现代地磁场的重磁化结果。所有采点中,只有2个采点分离出了高温特征剩磁,难以用褶皱检验方法检验高温特征剩磁是否原生剩磁。若用华南地块早侏罗世、中—晚侏罗世和白垩纪参考极限定东莞和梅县磁倾角大小,对比东莞中温剩磁、高温特征剩磁和梅县高温特征剩磁褶皱展平0—100%的倾角范围,讨论各剩磁在褶皱展平的形成阶段,结果为东莞中温剩磁在褶皱展平70%—80%时获得;东莞高温特征剩磁可能在褶皱展平后获得;但无法确定梅县高温特征剩磁最可能在哪个褶皱展平阶段获得。磁组构揭示了东莞红层沉积和压实特征,增加了东莞高温特征剩磁为原生剩磁的可能性。等温剩磁曲线、热退磁曲线和交变退磁曲线表明,东莞红层的携磁矿物为赤铁矿;梅县玄武岩部分样品携磁矿物为磁铁矿,部分样品携磁矿物为赤铁矿。文章的古地磁结果虽然未能回答"粤东海盆、南沙地块东部、加里曼丹西部是否同属一个海盆"的科学问题,但为今后进一步的古地磁工作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4.
15.
以古地磁数据可靠性的试用判据为标准,在取得秦岭古地磁结果基础上,选用我国以往的古地磁数据,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海西一印支期,扬子、华北、塔里木三地块既不属劳亚古陆也不属冈瓦纳古陆,而是离散在两大古陆之间的东特提斯海洋中,位于当时低一中纬度带的一些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