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04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层状介质高频电磁场计算方法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研究了高密度采样线性滤波算法计算层状介质高频电磁场的电磁响应的基础上,系统比较了Anderson等数值计算方法的速度和精度,给出了不同的地电参数和接收距对该计算方法精度的影响.通过比较表明,高密度采样算法不仅速度快,而且精度高.本文还对水平回线源层状介质当发射线圈位于地面时的表达式的第二项积分进行了公式推导,为电磁场的计算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2.
应用地层对比、砂岩岩相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方法,重建东巧—北拉地区物源转换和班公湖—怒江洋多期次俯冲及微陆块的拼合过程。研究表明:东卡错微陆块南侧的中下侏罗统希湖群下段表现为上三叠统确哈拉群的再旋回沉积,而北侧上段则开始出现来自羌塘地区的物质。这标志着北侧早侏罗世俯冲的东巧分支洋盆消亡,东卡错微陆块在中侏罗世与羌塘地块拼合开始形成初始周缘前陆盆地。接奴群的物源完全来自南羌塘地区,表明周缘前陆盆地在微陆块南侧北拉洋俯冲挤压下持续发育。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47~141 Ma)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东西向全面碰撞,至早白垩世晚期(约120 Ma)南侧的分支洋盆北拉洋消亡代表碰撞结束。南羌塘地区受班公湖—怒江洋俯冲作用控制在早侏罗世发育由弧前—岩浆弧—弧后盆地组成的“一隆两坳”古地貌,并沉积了曲色组页岩和布曲组石灰岩。微陆块碰撞导致南羌塘盆地的隆起和海平面的下降,形成夏里组含膏质泥岩的潮坪相沉积。随着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的全面碰撞,南羌塘盆地从弧相关盆地卷入前陆盆地褶皱冲断带中,发生差异埋藏和隆升剥蚀。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南羌塘盆地曲色组烃源岩和布曲组石灰岩在构造挤压作用下发生快速埋藏,进...  相似文献   
163.
敦煌三危山地区晚泥盆世斜长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赵燕  第五春荣  朱涛  王洪亮  孙勇 《岩石学报》2015,31(7):1855-1869
本文报道在敦煌三危山地区发现的斜长花岗岩。斜长花岗岩呈细小脉状、网脉状产出,主要由斜长石(60%~65%)和石英(28%~32%)组成,电子探针分析数据显示斜长石属于钠长石-更长石(Ab=85~99),主要为更长石。岩石样品具高硅(Si O2=71.00%~72.92%)、极度富钠、贫钾(Na2O/K2O=8.54~11.37)的特征;Mg#较高,介于47~64;稀土元素含量极低,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近乎平坦型分布,轻、重稀土元素均亏损,Eu、Sr正异常。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εHf(t)为正值,主体介于+3.1~+6.4之间,表明该斜长花岗岩为M型花岗岩。野外地质特征、岩相学特征、地球化学组成和锆石Hf同位素分析均表明该区斜长花岗岩是由起源于亏损地幔源区的洋脊拉斑玄武质熔体中的斜长石堆晶形成的大洋斜长花岗岩,属于蛇绿岩的端元组分,该岩石形成以后经历了后期流体交代作用的改造。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样品21SWS和SWS05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63±2Ma和365±3Ma,表明该斜长花岗岩形成于晚泥盆世。综合区域地质特征及已有研究成果,提出敦煌地区经历了晚古生代洋盆扩张-俯冲过程,360~370Ma的洋盆扩张可能代表了古亚洲洋南缘弧后盆地的扩张;伴随着新元古代开始古亚洲洋的扩张-闭合过程,敦煌地块很可能卷入到了一系列与古亚洲洋闭合相关的造山活动,最终构成了中亚造山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4.
歧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重要的生气凹陷,存在石炭-二叠系和古近系沙河街组两套生气层系,凹陷东北环紧邻歧口凹陷主洼,具备形成大型天然气田的物质基础。在古近纪沉积时期受三个方向物源的影响,储盖组合较发育,沙河街组的超压又较好的保存了储层物性。通过对构造特征、沉积体系和油气运移条件分析,认为凹陷东北环深层构造圈闭、沙垒田凸起西翼倾没端地层圈闭和深层岩性圈闭是该区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5.
太华变质杂岩出露于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最南缘,整体呈近东西向展布。华山地区的太华变质杂岩区岩性复杂多样,保存了至少三个阶段的变质矿物组合。本文对其中的黑云斜长片麻岩和黑云二长片麻岩中的锆石,进行了详细的LA-ICP-MS U-Pb定年;对斜长角闪片麻岩中的变质角闪石,进行了常规40Ar/39Ar定年。定年结果表明:(1)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的碎屑锆石记录了两期(~2.3Ga和~2.5Ga)明显的岩浆事件,变质锆石记录了一期(1.87~1.85Ga)变质事件;(2)黑云二长片麻岩中的岩浆锆石U-Pb年龄为2.33Ga和2.31Ga,变质锆石记录的变质年龄为1.96Ga;(3)两个斜长角闪片麻岩样品中,变质角闪石的40Ar/39Ar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说明,该地区经历了一期~1.8Ga的变质热事件。这些数据说明,太华变质杂岩也记录了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与西部陆块之间的碰撞造山过程,不过比中部造山带其它变质杂岩区记录的时间更早,变质作用持续的时间也更长。这暗示了该地区在1.96~1.80Ga期间,经历了一次比较漫长而复杂的构造-变质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6.
阿尔金造山带是青藏高原北缘一条受到走滑断裂强烈改造的碰撞造山带,构成了现今青藏高原北部的构造边界。阿尔金造山带的隆升是青藏高原隆起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干柴沟剖面的下干柴沟组(E31)和下油砂山组下段(N12)砂岩的碎屑锆石进行了LA-ICP-MSU-Pb年代学分析,并对这些样品进行了碎屑重矿物分析。本文分析的第三系砂岩样品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中均包括显著的印支期和加里东期的年龄峰期,下干柴沟组和下油砂山组的年龄谱存在明显的差别:下干柴沟组样品的年龄谱中印支期峰值相对显著,而下油砂山组样品的年龄谱中加里东期峰值逐渐变得显著。重矿物组合的稳定系数也从下干柴沟组到下油砂山组迅速降低,说明碎屑由高成熟度转变为低成熟度,物源由远变近。由此证实渐新世早期和上新世早期阿尔金经历了强烈的隆升。尽管阿尔金造山带经历的碰撞造山过程早在早古生代就已结束,但是现今出露的阿尔金山系主要是在新生代经受构造运动而隆起形成的。此工作也证实碎屑锆石年龄谱结合重矿物组合分析是研究地层物源和盆山耦合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7.
刘治平  郭春荣 《西部资源》2013,(2):100-102,105
文章在查阅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能源开发区鄂尔多斯市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实际情况,就鄂尔多斯市土地变更调查发展状况、新时期土地变更调查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做好新时期鄂尔多斯市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8.
基于支撑全国地质灾害研究和服务地质灾害防治的目的,针对全国地质灾害数据库,提出了包括完整性、时效性、准确性、一致性、规范性五个维度为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下涵盖10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各指标评价权重,并以中部某省地质灾害数据库为例完成其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该省地质灾害数据库建设总体情况较好。此次地质灾害数据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融科学性、实用性、探索性为一体,对于提高全国地质灾害数据库质量,开展基于数据挖掘的地质灾害科学研究,提升数据对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支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9.
北秦岭-祁连结合区大草滩群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LA-ICP-MS法对北秦岭-祁连结合区的晚泥盆世大草滩群进行了系统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地层剖面从下至上,大草滩群三个岩组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具有以下特征:①古生代年龄组分(550Ma)所占的比例依次变小(分别为36%,32%,25%),且最年轻的锆石年龄值也是逐渐变小(分别为403±5Ma,385±5Ma,375±6Ma),这一特征反映的是大陆边缘岩浆弧前缘同岩浆活动的隆升-剥蚀和沉积。②750~2600Ma年龄组分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分别为54%,65%,72%),且主要的峰值年龄向老的方向变化,这一特征反映的是往造山带深部基底和大陆内部逐渐延伸的隆升和剥蚀。本研究工作阐明大草滩群的碎屑沉积物来自多种构造环境中的岩石地层单元,主要来自北秦岭-祁连微陆块基底,其次是来自古生代洋壳持续俯冲形成的大陆边缘岩浆弧和加里东期碰撞造山带再旋回物质,还有少量来源于华北克拉通西部地块的物质成分。晚泥盆世大草滩群陆相粗碎屑沉积组合在构造位置上是处于弧(微陆)-大陆碰撞造山带的南缘与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岩浆弧的弧前盆地这一构造叠加复合地区,是弧(微陆)-大陆碰撞造山作用以后,洋壳持续俯冲造山作用阶段同火山-岩浆活动的沉积响应。  相似文献   
170.
介绍盒式自记笔的原理、性能,以及对其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