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9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515篇
测绘学   279篇
大气科学   191篇
地球物理   319篇
地质学   999篇
海洋学   198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109篇
自然地理   11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6篇
  1944年   3篇
  193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分析了含泥质砂岩油藏长期水驱后的变化情况,抽象地给出了含泥质砂岩油藏水驱后的模型,并从这一模型和静态时间平均方程出发,推导出了动态的时间平均方程.用这一方程分析了含泥质砂岩油藏水驱后速度的变化情况,得出了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结论,即含泥质砂岩油藏水驱后速度一般呈降低的趋势,这与纯砂岩油藏水驱后的速度变化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942.
火山岩体地震特征识别技术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地震反射特征和反演所得的特征参数等相结合的地震特征识别技术在无井或少井的火山岩地区可以直接识别火山岩体的位置及范围.将此识别技术对某油田的营城组火山岩体进行识别与评价中,圈出4个最佳有利火山岩体,并利用密度技术对新圈出的最佳有利火山岩体进行油气检测,密度小于或等于2.53 g/cm3的火山岩体部位为天然气富集部位或富集空间,钻井后证实有很好的地质效果和较高的勘探开发成功率,为复杂的火山岩体的识别与预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在营城组火山岩体的识别与评价中发现火山岩储层在空间中存在复杂多变性,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和特征差异性,其储层存在分割现象,但是,在好的岩性和构造背景下仍可形成局部天然气的富集.  相似文献   
943.
利用多项式分区拟合与EGM96地球重力场模型相结合的数学方法,使少量的水准点与GPS点重合,对GPS测得的大地高直接转换为具有厘米量级正常高的重力模型区域高程转换方法作了讨论,将该方法得到的正常高与单独利用多项式分区拟合和EGM96地球重力场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其差值的标准差为±2.9 cm。  相似文献   
944.
基于遗传算法的隧道围岩变形稳定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隧道的开挖,隧道围岩的初始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围岩发生卸荷变形,并可能导致隧道的失稳。为了研究隧道开挖后围岩变形的可靠性,建立了隧道围岩变形可靠度指标计算模型,并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应用本文方法对一高速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从结果可以看出,围岩的潜在破坏区域出现在拱顶和两侧拱肩区域,从这些区域的可靠度指标和破坏概率值可以看出,该隧道毛洞的拱顶下沉和拱肩收敛可靠度都满足不了规范的要求,要及时进行支护。  相似文献   
945.
在分析某聚乙烯车间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应用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法对聚乙烯车间进行了危险性评价,对危险指数较大的乙烯塔单元进行了故障树分析,并提出了事故防范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946.
杨浩  许冠宇  白永清  刘琳 《气象》2018,44(11):1454-1463
基于湖北省PM_(2.5)大气成分逐日监测数据和高分辨率气象再分析资料,利用EOF方法对2015—2016年湖北省近两年冬季月份PM_(2.5)的污染分型并分析其天气特征,探讨PM_(2.5)质量浓度与大尺度环流因子相关性,并计算得到海平面气压指数。结果表明:冬季PM_(2.5)质量浓度湖北中部高于东西部,时间序列上存在较大波动,且近两年有明显下降趋势。湖北省冬季PM_(2.5) EOF前4个特征向量时间系数的方差贡献为86. 2%,能够反映PM_(2.5)空间场的主要特征。湖北省PM_(2.5)污染的天气型特征主要有两类:传输型污染和本地累积型,前者造成的PM_(2.5)污染浓度高于后者。传输型分别表现出全区污染、西部污染和中北部污染,全区污染时段湖北近地层以偏北气流为主,有利于将北方地区PM_(2.5)输送到湖北省;西部污染在于偏东气流将东部污染物以及沿海地区水汽输送到湖北省,同时受鄂西山脉的阻挡,污染物在湖北省西部地区聚积;中北部污染表现为东北和西北气流的汇集效应。本地累积型在静稳天气条件和地形共同作用下造成湖北东部污染和中南部污染。三种传输型污染物输送通道分别为北路输送、东路输送和东北路输送。东亚冬季风系统的高层东亚大槽和低层大陆冷高压减弱时,PM_(2.5)质量浓度增加。关键区的海平面气压相关指数与湖北省PM_(2.5)质量浓度和EOF第一模态时间系数相关性较好,对预报预测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47.
台风灾害多元致灾因子联合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红师  练继建  宾零陵  徐奎 《地理科学》2018,38(12):2118-2124
以沿海城市海口为例,运用三维Copula函数构建台风灾害多元致灾因子联合分布模型,开展多元致灾因子相互作用下的台风灾害事件联合重现期和失效概率的分析,提出全面评估台风灾害影响的研究思路。结果表明:三维Gumbel Copula函数能够合理描述台风灾害多元致灾因子之间的联合分布,以单变量作为设计依据会低估具有一定严重程度的台风灾害发生频次,相对于单变量重现期和二维联合重现期,三变量联合重现期的计算结果更加贴近实际情况。防台措施设计标准的制定应全面考虑台风灾害多元致灾因子,且应充分考虑各致灾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设计期内的失效概率。研究成果可为中国沿海省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减灾、防灾政策的制定等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8.
随着东非裂谷西支Albertine盆地的油气重大发现,使该区成为勘探和研究的热点地区。Kivu盆地北邻Albertine盆地,属于火山型伸展盆地,构造演化、沉积充填和烃源岩的形成演化等方面均受火山作用强烈影响。盆地存在两套未证实的烃源岩,断层发育,圈闭和油气运移条件可能较好,东部斜坡带推测是有利勘探区带。烃源是盆地勘探最主要的地质风险,Kivu湖中较高浓度的CO_2和CH_4是重要的安全隐患。盆地的勘探成本很高,也是影响油气勘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9.
在松潘—甘孜造山带的三叠系西康群复理石岩系中,普遍发育着一种特殊的同劈理直立褶皱,作者称为“西康式”褶皱。这类褶皱的特点是:其褶皱枢纽倾状角是变化的;具有圆滑—同心褶皱、尖楞褶皱及过渡型褶皱等多种复合褶皱形式;由不同类型劈理构成复杂的折射劈理图形;在流劈理面上发育有垂直的拉伸线理。根据微构造分析和有限应变测量表明,这类褶皱是由压扁、纯剪切、纯剪切 简单剪切等三种变形机制的产物。其动力学基础是在三个板块和近于垂直的南北及东西方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叠加褶皱,推测形成深度为10~15km“西康式”褶皱的构造特征、形成机制及壮观程度上,完全可与世界著名的“侏罗山”型、“彭尼内”型造山带褶皱相比美,它是造山带中一种新的褶皱类型。  相似文献   
950.
海洋内波由于其对海洋资源、海洋军事和工程的重要性而成为海洋学中的前沿课题。文中基于SAR遥感数据,结合KDV方程和Bragg散射机制反演内波波速、半振幅宽度、深度和振幅等动力学参数。对南海北部的非线性内波进行案例研究,由吕宋海峡传来的内波遇到东沙岛发生破裂,一部分继续向西传播,另一部分向西北沿等深线垂直方向传播。波向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可以有效反映内波传播变化特征,文中以方向谱模型计算同一潮周期内内波传播的方向变化,并验证了180°方向模糊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同时内波传播将次表层海水和叶绿素从下层抬升,叶绿素浓度最高值达到0.35 mg/m~3,随着内波传播在0.08~0.35 mg/m~3范围内波动并逐渐趋于背景浓度值。研究使用海底地形与潮流数值合成的OTIS(Oregon State University Tidal Inversion Software)模型对南海北部大陆架区域的内波进行生成模拟,结果表明:当暖水流经吕宋海峡进入南海北部,body forcing1.5 m~2/s~2的海域能够激发内波的生成,其中兰屿岛和恒春半岛等海底山脊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