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海洋气象导航系统中的航次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丽  许小峰  尹尽勇 《气象》1993,19(7):52-56
该文对海洋气象导航业务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航次评价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这一工作的内容、方法和它在海洋气象导航这一新业务系统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2.
主编语     
许小峰 《气象科学进展》2020,(2):M0002-M0002
大气运动具有复杂的非线性混沌性质,对初值的微小误差表现出高度敏感性,导致天气过程的演变呈现出难以准确预测的随机动力特征,从而难以消除单一数值模式的预报结果与真实大气运动状态之间存在的不确定性偏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气象学家提出了"集合预报"的概念,并随之发展了具体技术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3.
主编语     
许小峰 《气象科学进展》2019,(1):M0002-M0002
掌握气象科技前沿动态信息是推动气象发展的重要工作环节,2018年,各相关气象科研、业务单位经认真调研后报送了31篇涉及气象科技发展前沿的研究报告。本期气象科技前沿动态专栏从经专家评审列为优秀的报告中选用了关于气象中心核心预报能力对比和进步(P8)以及城市气象发展(P16)方面的评述类文章。两方面的主题都与气象现代化核心能力建设及领域拓展密切相关。我们还将在本专栏中陆续刊载相关文章,期待读者关注,及时了解世界气象前沿信息。  相似文献   
44.
大气科学优先资助领域的计量学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对国内大气科学相关机构进行广泛调研获取的数据,以及近期国内、国际有关大气科学期刊论文数据,通过计量学方法,按照国内基础、国内热点、国际热点和国内需求四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大气科学优先资助领域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不同政策偏好设置权重对大气科学各领域进行了排序。分析表明,不论是偏重于基础研究还是偏重于应用研究,优先资助人工影响天气和大气物理领域可能会获得更大的回报;若重视科学热点、科技前沿,优先资助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和天气动力学理论与天气预报领域可能会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若重视发展需求与科技前沿相结合,优先资助大气化学和综合探测系统领域投入资金可能会发挥更大的效益。研究结果可以为更好地了解我国大气科学发展现状,制定大气科学中长期发展战略,制定大气科学“十一五”优先资助领域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
主编语     
许小峰 《气象科学进展》2021,(2):M0002-M0002
西南季风、青藏高原、层峦叠嶂、江水交汇等多重地理气候影响造就了重庆特有的区域天气气候特征,全市所辖38个区县,承载着我国第四个直辖市独特的风景.与直辖市行政管理匹配的市气象管理,被扁平化为直辖市与区县气象局的直接联系和对话,构建了我国西南气象环境复杂地区更加有效和独特的气象现代化建设模式.此外,我国目前两个国家级气象公...  相似文献   
46.
中尺度地形对梅雨锋暴雨影响的个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玉春  许小峰  崔春光 《高原气象》2012,31(5):1268-1282
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7年7月9—10日皖南特大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活动特征及其引发暴雨的天气背景和环境场特征,探讨了大别山和皖南山区中尺度地形对MCSs活动和暴雨形成的影响,并通过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地形敏感性试验和对比分析,进一步研究了中尺度地形对MCSs活动及其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过程形成的2个暴雨中心分别位于大别山东北侧和皖南山区北部,期间有4个MCSs活动,皖南特大暴雨是由2个准静止MCSs活动造成的。MCSs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在清晨出现日峰值,梅雨锋中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是MCSs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梅雨锋东移南压的过程中,MCSs相对于中尺度地形的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地形上空盛行气流方向以及地形Fw数也在不断变化,地形通过不同的动力机制影响MCSs。高地形Fw数下,大别山主要通过山脉波影响下游的MCSs;低地形Fw数下,地形绕流和山脉波共同影响下游的MCSs活动。当MCSs移近皖南山区北坡时,地形有利于MCSs的形成和维持,其阻滞效应可减缓MCSs的移动,有利于皖南特大暴雨的形成。大别山和皖南山区中尺度地形对暴雨强度和分布有明显的影响,其构成的中尺度组合地形效应是皖南特大暴雨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7.
The radiative and microphysical effects of ice clouds on a torrential rainfall event over Hunan,China in June 2004 are investigated by analyzing the sensitivity of cloud-resolving model simulations.The model is initialized by zonally-uniform vertical velocity,zonal wind,horizontal temperature and vapor advection from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NCAR) reanalysis data.The exclusion of radiative effects of ice clouds increases model domain mean surface rain rates through the increase in the mean net condens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mean radiative cooling during the onset phase and the increases in the mean net condensation and the mean hydrometeor loss during the mature phase.The decrease in the mean rain rate corresponds to the decreased mean net condensation and associated mean latent heat release as the enhanced mean radiative cooling by the removal of radiative effects of ice clouds cools the mean local atmosphere during the decay phase.The removal of microphysical effects of ice clouds decreases the mean rain rates through the decrease in the mean net condensation during the onset phase,while the evolution of mean net condensation and the mean hydrometeor changes from decrease to increase during the mature phase.The reduction in the mean rain rate is primarily associated with the mean hydrometeor change in the absence of microphysical effects of ice clouds during the decay phase.  相似文献   
48.
49.
50.
不同探测方式的遥感设备针对各类目标物的探测能力有较大区别,靠单一设备难以承担综合信息的获取,较好的设计是通过多种设备协调探测,信息互补,综合分析,融合处理,最终得到可有效用于业务的完整信息。从当前气象预报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对于数百千米以上尺度天气系统的中短期预报,数值模式预报结果基本上已超越了预报员的能力,预报员虽还能做些订正改进,但多数情况下也只能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