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63篇 |
免费 | 520篇 |
国内免费 | 5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43篇 |
大气科学 | 326篇 |
地球物理 | 484篇 |
地质学 | 1594篇 |
海洋学 | 168篇 |
天文学 | 34篇 |
综合类 | 159篇 |
自然地理 | 1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48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106篇 |
2012年 | 116篇 |
2011年 | 104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115篇 |
2008年 | 105篇 |
2007年 | 122篇 |
2006年 | 121篇 |
2005年 | 128篇 |
2004年 | 107篇 |
2003年 | 104篇 |
2002年 | 101篇 |
2001年 | 106篇 |
2000年 | 95篇 |
1999年 | 97篇 |
1998年 | 100篇 |
1997年 | 98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92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68篇 |
1992年 | 68篇 |
1991年 | 61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48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31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9篇 |
1973年 | 7篇 |
1964年 | 7篇 |
1959年 | 11篇 |
1957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分析了关中地区地层沉积相和热储层的含水条件、构造断裂的控制、温泉的分布及特点、地热异常的规律;论证了关中地区地热资源的开发远景。对关中地热资源的开发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2.
松散的细粒沉积物以及古代和现代土壤岩石薄片的制备对于它们的岩石-矿物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这类样品松散、怕水和往往具有致密的结构而不易渗胶,磨制成理想的(0.03毫米厚)薄片比较困难。这类样品薄片的制备方法,国内曾有不少的报 相似文献
73.
天津地质学会首届年会,于1979年12月20日在天津宾馆举行。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大地构造学家黄汲清教授亲自到会指导,并作了题为《关于中国东部一些中生代的构造问题》的学术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大地构造学家李春昱教授概括的论述了《有关板块构造的几个问题和中国板块构造的轮廓》;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教授,从古人类方面,阐述了 相似文献
74.
75.
76.
为降低可达性度量的实现难度,弥补现有GIS软件没有集成可达性分析模型或方法的不足,在详尽分析有关模型或方法与GIS集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改进潜能模型作度量模型,按GIS内部集成方式,使用面向ArcGIS 10的Python脚本编程技术集成开发可达性分析工具的设想,对可达性潜能模型分析原理、工具开发环境配置、使用数据的预处理要求、工具的具体设计流程和实现方法等作了详细叙述。最后以评价某市小学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合理性为例,阐述工具在实际应用中应采取的使用方法和流程,实例评价结果验证工具开发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7.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古元古代花岗岩:地球化学、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沿固阳-武川断裂带南侧发现一条古元古代花岗岩岩带,由石英闪长岩-闪长岩-角闪二长花岗岩组合构成.本文对其中典型代表厂汉脑包石英闪长岩、常福龙闪长岩和口子村角闪二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地球化学上,石英闪长岩具有埃达克质花岗岩的特点,为低硅埃达克质花岗岩;大部分闪长岩具有赞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部分具Closepet花岗岩特征;角闪二长花岗岩则全部具有Closepet花岗岩特征.根据锆石SHRIMP U-Pb定年,它们形成于2416~2435Ma之间,并遭受古元古代晚期构造热事件改造.表明在该区古元古代早期真正意义的板块构造已起作用,从岩浆演化的角度说明前寒武纪构造体制发生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78.
桂西北天峨碳酸盐岩台地形成于早泥盆世晚期,于早三叠世末最终消亡,长期被深水海槽盆地所围限。晚古生代其是右江盆地北缘一个长期持续发育的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地层沉积特征主要受基底沉降、海平面波动和盆地内生碳酸盐沉积速率的控制,可划分为孤立台地和斜坡—盆地两大相区,共识别出局限台地相、半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台地前缘斜坡相和盆地相6种沉积相类型。各时期岩相古地理之间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发展性,并建立相应的沉积地层序列及孤立台地沉积模式。天峨碳酸盐岩台地的发展演化可划分为孤立台地孕育阶段(D31—D2)、孤立台地成型阶段(D3)、孤立台地持续发展阶段(C1—P2)和孤立台地收缩淹没阶段(P3—T1)4大演化阶段,与右江裂谷盆地(D31—D3)—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阶段(C1—T1)的进程相对应,反映了右江盆地晚古生代剧烈扩张、沉降,扬子台地边缘拉伸、破裂,微地块向盆地内部滑移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79.
中生代济源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及其对秦岭、
太行山隆升作用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生代是济源盆地形成并发展的重要时期。秦岭造山带在晚三叠世造山以及太行山在中侏罗世隆升对济源盆地的沉积格局产生了显著影响,这段时间,盆地始终处在一个盆山相互作用的阶段,将盆地与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联系起来,有利于更好的认识这一构造沉积响应过程。本文通过对济源盆地中生代地层、沉积及其充填特征的研究,将盆地中生界划分为4个构造层序:TS1、TS2、TS3、TS4,其中TS1充填了下三叠统刘家沟组、和尚沟组和中三叠统二马营组、油房庄组,它是在扬子、秦岭及华北板块汇聚的背景下形成的内陆克拉通型层序。TS2、TS3分别充填了上三叠统椿树腰组、谭庄组和下侏罗统鞍腰组(义马组)、中侏罗统杨树庄组,它们都具有前陆盆地型充填特征,分别响应的是秦岭造山带造山作用沿洛南—栾川断裂以及三门峡—鲁山—舞阳断裂发生的逆冲推覆作用。TS4充填的是中侏罗统马凹组,受太行山隆升作用的影响,形成了厚层的磨拉石堆积。在此基础上,可将济源盆地盆山系统演化归为3个阶段:早—中三叠世大陆基底隆升与内陆克拉通型盆地,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早期秦岭造山与前陆盆地,中侏罗世晚期太行山隆升与山间盆地。显然,济源盆地响应了秦岭造山及太行山隆升,秦岭造山带晚三叠世造山表现为两次逆冲推覆作用,而太行山主体隆升应在中侏罗世晚期,标志着华北克拉通破坏进入高峰期。 相似文献
80.
地质雷达地瑞金沙州坝岩溶塌陷调查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已知塌陷区的雷达波的异常特征入手,建立了典型异常解释模型,对未知区的雷达异常波进行了辨识,推断了隐伏区的岩溶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地质雷达在岩溶塌陷调查中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