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综合考虑海平面上升、陆域和海域地形变化、海塘沉降等因素,本文以上海历史上引发强风暴潮的热带气旋TC5612、TC8114和TC0012为基础,构建了12种复合灾害情景,利用MIKE21 FM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情景下台风风暴潮对上海造成的漫滩淹没影响.结果表明:以2010年为模拟基准年份,由于上海地区有高标准的海塘防护,发生风暴潮漫堤淹没的概率极低;但随着时间情景的改变,各情景要素强度加大,漫滩淹没危险性逐渐增大;在2040年的复合灾害情景中,以正面登陆类热带气旋造成的影响为最大,局部区域淹没深度可达3.0m以上,全市25.23%的海塘和防汛墙存在漫堤危险,漫堤淹没危险区的面积可达到909.53 km2.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应急避难模拟及避难场所优化研究,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城市水源涵养区、开挖城市蓄水空间、提高部分海塘设防水平、加强城市排涝系统建设和优化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等空间应对方案.研究成果给上海新一轮“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基于分形理论与GIS技术的山东省气温趋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伟  石纯  王军  许世远 《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1):1410-1414
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众所周知,气温变化与生物活动息息相关,在目前动植物急剧减少与灭绝的背景下,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双重作用下,未来气温的变化趋势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根据山东省117个气象站1970-2007年的气温资料,首先利用分形理论中R/S分析法,分析山东省气温变化是否存在趋势性成分。其次利用GIS技术研究山东省近40a气温数值及分布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H指数不等于0.5的概率为100%,表明山东省气温存在趋势性成分。其中春季、夏季及冬季气温将继续保持过去上升的趋势,等温线分布逐渐具有无规则的特点且局部小气候分布将增多,由此看见,人为因素对气温影响逐渐增大;秋季未来气温出现反差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43.
基于情景模拟的上海中心城区建筑暴雨内涝暴露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由暴雨或台风引起的内涝已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潜在的内涝风险危及建筑及室内财产安全。文章应用简化内涝模型模拟上海市中心城区不同情境下的积水情况,并根据每幢建筑室内进水深度对其进行暴露性分级。然后分析、评价了上海市中心城区建筑不同情境下的暴雨内涝灾害暴露性。研究结果发现:仓储和旧式住宅是最易暴露在内涝灾害中的建筑类型;总体上,杨浦、普陀和徐汇区是政府最需要采取安全措施的区域,长宁和虹口区处于中等暴露性水平;同时,内涝对黄浦、静安、卢湾和闸北区影响很小。研究结果可为地方政府改善内涝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Estuarine wetlands serve as a natural barrier to remove the land-generated pollut-ants and attenuate the pollutant load from the land to the sea.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stuarine wetlands, the Yangtze estuarine wetlands have attracted particular interests in the biogeochemical studies of nutrient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characterize the season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 fluxes across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to calculate the total DIN fluxes in a year and different seasons; and to evaluate the DIN removing capability of the sediment in the tidal wetlands of the Yangtze Estuar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N fluxes shows complicated seasonal variations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The annual DIN fluxes range from -22.22 mmol N m-2 h-1 to 19.54 mmolN m-2 h-1, with an average of -1.48±1.34 mmol N m-2 h-1. The tidal wetlands in the Yangtze Estuary behave as a source of water DIN in spring when DIN is released from sediment into overlying water, and the released amount of DIN is 1.33×104 tons of nitrogen (T N). In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the sediment absorbs the DIN from the overlying water, and the absorbed amounts of DIN are 4.36×104 T N, 6.81×104 T N and 2.24×104 T N,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amount of DIN in overlying water of the Yangtze Estuary is 52.6×104 T N yr-1, and the perennial average amount of DIN absorbed from the overlying water by the sediment is 12.1×104 T N yr-1. The annual DIN elimination rate of the tidal wetlands was 23.0%.  相似文献   
45.
长江口潮滩环境信息系统功能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在对长江口潮滩环境信息系统研究紧迫性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长江口潮滩环境信息系统实现的总体目标、技术路线,同时阐述基于组件技术实现长江口潮滩环境信息系统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46.
海岸带潮滩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海岸带陆海交互作用(LOICZ)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10~20年之间,潮滩生源要素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基于此,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有关潮滩氮营养盐的来源、潮滩氮素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迁移转化过程及氮素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底栖生物效应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今后潮滩生源要素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47.
解放以来,特别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突飞猛进,给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的冰川、冰绿方面研究工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不仅在理论上有长足的进步,更由于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因此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地区上,北起黑龙  相似文献   
48.
1 IntroductionYangtze River estuary is the biggest one in China, and there are domestic and manufactural rubbish disposal sites for Shanghai city in this tidal-flat. The Shanghai city, the whole Yangtze delta, or even all the Yangtze basin, will be PCBs contaminant sources of Yangtze estuary tidal-flat[1]. According to literatures so far, only two investigations for waters have included PCBs in the Yangtze estuary[2, 3]. No PCBs pollution of the tidal-flat sediments has been reported…  相似文献   
49.
在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日益频发的洪涝灾害业已成为当前中国城市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城市灾害管理和应急响应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旨在构建一套适用于城市尺度的洪涝灾害应急响应能力评估范式,以上海市外环以内中心城区为研究区,采用洪涝数值模拟与GIS网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评估了当前以及未来正常条件和不同重现期洪涝情景下,城市关键公共服务部门(120急救)应急响应的空间可达性。结果显示:洪涝淹没强度(范围和水深)、道路交通状况(车流速度)以及应急服务机构的数量和位置共同决定了城市洪涝灾害医疗急救的服务范围及响应时间;由于上海市中心城区洪涝影响范围主要分布在黄浦江两岸2~3 km以内区域,因此洪涝对整个中心城区应急医疗服务的影响有限,主要是位于滨江地区部分医院的应急响应范围较正常状态下明显减少,120急救车辆无法或延迟达到部分救援点。研究表明基于洪涝情景模拟的城市公共服务应急响应空间可达性定量化评估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为中国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0.
以上海市外环以内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洪涝情景模拟与GIS网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评估了当前以及未来不同重现期河流洪涝情景下城市公共安全(110)应急响应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洪涝情景下,部分城市路网瘫痪、交通中断,应急车辆无法通行,公安应急服务空间可达性范围较正常情况明显变小,应急响应能力降低;由于高脆弱性区域(棚户区)主要位于黄浦江沿岸地区,江水漫溢导致淹没路段较多,因此部分棚户区的救援时间会出现延迟甚至失去应急救援服务。通过对河流洪涝情景下城市公共安全(110)应急响应能力的评估研究,可为城市洪涝灾害应急响应部门制定预防与应对措施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