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69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西南岩溶区岩溶水有效开发利用规划分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由于自然地理、地质构造背景特征,造成了岩溶水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的差异,以及在开发利用岩溶水资源的方式和途径上的不同。本文以岩溶水赋存条件及其地质环境条件为基础,依据岩溶水的富水性、开发意义、开发的紧迫性以及开发方式和社会效益,进行岩溶水有效开发利用规划分区,为该地区的岩溶水有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2.
近年来我国西南岩溶石漠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石漠化是目前岩溶学领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和研究热点。我国近年来不但系统调查研究了西南岩溶石漠化的分布现状和趋势,分析了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对石漠化环境质量从生态、水资源、土壤、土地生产力和灾害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评价,还探索了不同环境下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和方法。今后一段时期内石漠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深化石漠化的形成过程研究,揭示石漠化与水土资源的相关性,探索石漠化区生态恢复技术及水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途径,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93.
覃素华 《地质与勘探》2021,57(1):156-165
Q区块目的层为砂泥岩薄互层,常规方法预测的储层精度不能满足油田时下的需求。通过调研,认为薄互层具有各向异性,“两宽一高”地震数据的出现,为各向异性解释提供了数据基础。通过理论分析,采用分方位马尔科夫链地质统计反演预测储层展布规律。该方法将马尔科夫链转移概率与贝叶斯遗传概率相结合,利用地震波组特征进行约束,同时,方位信息的加入为储层预测精度的提高提供了选项。突破了以往只在碳酸盐岩及基岩各向异性反演的认知限制,使碎屑岩薄储层中的各向异性得以体现。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证实了优势方位的储层预测精度优于其他方位。  相似文献   
194.
1地质概况 六盘山盆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同心、海原、固原等县,构造位置上处于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及北祁连褶皱带的结合部位,是在元古代结晶基底和加里东褶皱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小型盆地,面积约11000km^2,盖层最大厚度8000m可划分为海固坳陷、东部斜坡及火石寨断隆,其中海固坳陷进一步划分为海原凹陷、固原凹陷、兴仁堡凹陷等(图1)。  相似文献   
195.
本文对山西晋中盆地西南汾阳地区北侧裸露岩溶区的岩溶泉和浅井、南侧覆盖岩溶区的深井和第四系孔隙水井及石膏矿水的水化学成分、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北侧裸露岩溶区的岩溶泉水和浅井 δ34S 值的范围为 4.53‰ ~6.42‰, SO42-含量范围为0.12~0.62mmol/L,表明SO42-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受石膏溶解和居民活动影响小; 南侧覆盖岩溶区的深井 δ34S 值的范围为8.73‰ ~19.35‰,SO42-含量范围为0.20~2.35mmol/L, SO42-主要来源于石膏夹层的溶解和FeS2的氧化。第四系孔隙水 δ34S 值的范围为9.46‰ ~11.05‰,SO42-含量范围为0.19~1.96mmol/L,SO42-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 石膏矿水 δ34S 值为19.28‰,SO42-含量为5.62mmol/L,SO42-主要来源于石膏层的溶解。因此,应用SO42-和 δ34S 值可以很好的分析地下水中硫酸盐的来源,这为北方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6.
广西岩溶区地下河分布特征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西岩溶地区已查明地下河445条,其分布受地质、地貌条件控制.地下河出口主要分布于灰岩地层,在白云岩地区分布最低.以峰丛洼地区地下河分布数量最多、规模大,其次为峰林谷地和平原区,岩溶丘陵区地下河数量少、规模小.不同岩溶地貌区的地下河及开发利用带来不同的环境问题,峰丛洼地区以内涝最严重,峰林谷地和平原区的地下河水开发常造成塌陷,岩溶丘陵地区的地下河水污染严重.开发利用方式主要为出口建坝蓄水,天窗提水,地下河堵洞成库,堵截地下河引水发电,建地表、地下联合水库.  相似文献   
197.
某艰险山区铁路隧道是重要的控制工程,区域构造运动活跃、工程地质环境极为复杂,需穿越上三叠统波里拉组灰岩条带,岩溶突涌水问题突出。为了准确评价隧道涌突水的危险性,通过地质调绘、深孔钻探等手段,对隧道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精细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探明隧道岩溶发育特征及范围,将隧址区地下水径流系统分为局部表层、浅层和区域深层径流系统,并遵循多元、多层次的分析评价思路,选取不同评价指标,构建非可溶岩段和可溶岩段隧道涌突水危险性评价体系。评价结果显示,隧道涌突水问题总体以较低危险性为主,高和极高危险段仅约占隧道总长的4%和1%,主要受控于波里拉组灰岩条带和额艾顿断裂带。  相似文献   
198.
本文根据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桂江桂林站的采样分析数据,讨论桂江上游的水化学组成及河水离子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河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HCO3-和Ca2+是主要的阴阳离子,主要来源于流域内碳酸对碳酸盐岩的风化溶解,河水主要离子浓度受流量变化的影响,呈现出冬高夏低的趋势。同时,流域内硫酸也参与了碳酸盐岩的风化。此外,虽然流域内碳酸盐岩仅少量分布,但河水水化学特征仍受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共同控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因子贡献率为38.8%,与K+、Na+、Mg2+、Cl-、SO42-、NO3-相关性较大,在本研究中代表人类活动及大气沉降的影响,其中NO3-主要来源于流域内农业活动的面源污染;第二因子贡献率为28.2%,与HCO3-和Ca2+相关性大,代表碳酸盐岩的溶解;第三因子没有明显具有高载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9.
研究测定了百朗地下河大石围天坑段沉积柱芯中金属元素和沉积有机质(SOM)浓度,结合210Pb定年和历史事件记载,恢复了1932-2007年间百朗地下河流域的污染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河沉积柱中主要有毒重金属Cd、Hg分别超过广西土壤背景值3.4和0.6倍,超过中国土壤背景值11.2和2.7倍;1932年至2007年间;总体上沉积柱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垂直分布趋势相似,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并推演了历史上农民运动、抗日战争、大跃进、改革开放初期和经济快速发展期等事件是造成百朗地下河流域金属元素变化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沉积柱中钙与镁的垂直变化显示了1983年以来流域岩溶石山地区进入一个新的建设高潮。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Cr、Pb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Fe、Cu、Ni、Zn、As、MgO来源为自然和人为混合源;Cd、Hg、Mn、CaO和SOM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源;与多环芳烃相关性分析显示Zn、Cd和As部分来源为人为的燃煤污染。因此沉积柱较好地记录了百朗地下河流域重金属污染历史。  相似文献   
200.
本文简要论述了环渤海地区黑色、有色、贵金属、非金属、固体燃料和油气矿产资源现状和勘查潜力.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环渤海地区仍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找矿领域集中在已知矿床的边部、外围及深部,以及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和新类型矿床的找寻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