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3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受大深度水体的影响,传统的海面拖曳式多道地震技术在进行深水地层探测时,目标地层深度处的菲涅耳半径非常大,水平分辨率低,难以满足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高精度探测需求。针对海面拖曳式地震探测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设计了一套可以在2000 m水深近海底作业的地震探测系统。应用耐压透声发射阵技术,克服了20 MPa外压环境和瞬时内压冲击对等离子体震源子波幅频特性的不利影响,研制的深拖等离子体震源的声源级达到214 dB,主频低于1000 Hz;水下控制中心采用集成SoC片上系统设计,可以对震源进行定距激发控制,进行近海底多道地震数据的连续采集。系统在2019年深海试验拖曳最大深度达2025 m,测试剖面数据显示最大地层穿透深度达380 m,纵向分辨率<2 m,横向分辨率<10 m,为深水海域沉积地层的深拖高分辨率地震探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2.
目前我国近海工程地震勘探主要使用单道地震拖缆接收,地层分辨率较低,无法进行速度分析、覆盖叠加等精细处理.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近海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拖缆技术,并结合该技术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多道地震勘探系统组成和地震拖缆的结构设计,讨论了拖缆水听器的选择,组内距、道间距的确定,并给出了一个工程应用实例.该系统可以满足今后海洋研究和工程勘探的需要,在试验和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探测效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在深部壳幔结构研究中,采用OBS接收到深部构造的折射、反射信号并通过层析成像反演地下结构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方法.初至识别则是层析成像处理OBS资料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基于OBS的正演模拟对于初至的正确识别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利用二维声波波动方程实现了基于OBS的数值模拟,获得了水平层状、倾斜模型条件下的OBS共接收点道集.通过研究OBS共接收点道集反射波、折射波在不同地质模型下的规律,对OBS初至识别方法进行总结,并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加以应用.结果表明,利用OBS共接收点道集的多图对比可以较简便地实现初至识别,其中水平层状地质模型初至必然呈现对称性,而倾斜模型的初至则需要综合考虑反射波、折射波的规律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24.
雅浦海沟-岛弧构造体系是菲律宾海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卡罗琳板块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构造俯冲带,其南北两段俯冲带在海底地形地貌、地球物理场、应力场特征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北段俯冲方向为近东西向,总体表现为俯冲角度较小、俯冲深度浅、俯冲速度较快、应力场呈俯冲拉张型等特征;南段由东西方向的俯冲过渡至北北西向,总体表现为俯冲角度大、俯冲深度较深、俯冲速度极慢、应力场呈俯冲挤压型等特征。这些差异的形成经历了2个主要的构造演化阶段:菲律宾海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在晚始新世至晚渐新世期间相互作用并形成了古马里亚纳-雅浦海沟;晚渐新世以来菲律宾海板块与卡罗琳板块的相互作用对古海沟构造改造,进而造就了雅浦海沟-岛弧当今复杂的构造形态。  相似文献   
25.
Global Mapper是一个地理信息管理与应用软件,结合其在第28次南极考察中的应用,介绍了软件的基本功能。软件提供的链接可以让用户方便地下载诸如全球地貌网格数据之类的科学数据。软件支持数据格式繁多,并可以对这些文件进行大地坐标投影转换并输出,可以进行点、线、面和等值线图的绘制并兼有简单的空间分析功能。此外,软件还可以连接GPS用以辅助导航定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海底声散射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底是水下声场的重要边界,其声散射特性对水下声场空间结构及分布规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目前国际上海底声散射特性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从海底声散射测量技术、海底声散射特性及机理、海底声散射预测模型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研究重点与难点。该工作对于充分了解和认识海底声散射研究的目前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胶州湾口海区磁力异常特征及构造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胶州湾湾口海区磁力异常进行的定性和定量解释,并结合其它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测区内存在1条NW向断裂、2条WNW向断裂及3条NE向断裂。其中NW向断裂(F3断裂)是1条新发现的断裂,属右旋断裂构造,并被多种中基性岩脉所填充。根据区内断裂构造的组合交切关系推定,F3断裂比沧口断裂活动时代要早,为非全新世活动断层。  相似文献   
28.
目前我国深海地震勘探主要使用气枪震源激发和单道地震拖缆接收,浅部地层分辨率较低,且无法进行速度分析、覆盖叠加等精细处理。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深水浅地层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技术,研究适用于深水的大能量等离子体震源和96道光纤水听器地震拖缆等设备。系统部分联调和测试表明,该技术所研发系统设备地层分辨率可达1.2 m,且具有应用水深范围广、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满足大洋矿产资源调查、远海海洋环境调查的需求。  相似文献   
29.
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及其在近海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多波束测深、侧扫声纳测深、浅地层剖面测量、高分辨率地震测量和海洋磁力测量等五项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简单工作原理,给出了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主要技术产品型号以及主要参数和性能和展示了这些技术近年来在近海工程,例如海缆(海底光缆、电缆和管线等)路由调查、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工程灾害因素分析、海底目标物寻找和水下考古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0.
海洋重磁资料的最小二乘平差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重磁资料的平差处理是海洋重磁资料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从最小二乘算法意义下的平差处理基本理论出发,建立起平羞测线网系统交点误差的方程组,给出了方程组系数矩阵的简单求取方法。理论计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原理简单,计算机实现方便,而且经平差处理后的系统交点误差可以达到最小二乘意义下的极小。最后讨论了实际重磁资料平差处理中任意常数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