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本文简述了测绘生产单位人才流失的现状 ,分析了其原因 ,提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所必须作好的几方面工作 ,供人才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12.
工程建设测量监理工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青宁 《测绘通报》2001,(7):23-24,26
论述了工程建设中测量监理工作的重要性,介绍了为做好监理工作测量监理人员必备的条件,以及测量监理工作步骤。  相似文献   
213.
声学深拖作为一个声学设备搭载平台,主要功能是获取高分辨率的声学数据,精细刻画海底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浅层剖面结构,对于研究海底浅表层流体活动系统的类型、形成机制和演化模式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的合成孔径声学深拖(Synthetic Aperture Sonar Deep-tow)搭载了合成孔径声呐、浅地层剖面仪以及多波束系统等声学设备,相比于传统的侧扫声呐,合成孔径声呐采用小物理孔径基阵通过信号处理虚拟合成大孔径基阵来获得方位向高分辨率,大大提高了测绘速率,同时结合高分辨率的浅地层剖面和多波束背散射数据,可实现海底浅表层特征的三维立体显示.为查明调查区海底浅层流体活动的声学特征,分析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流体渗漏活动性与浅层构造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声学深拖对研究区进行了全覆盖的扫测,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合成孔径声呐图像、浅地层剖面资料以及多波束背散射数据,平面上识别出多个呈条带状的海底丘状体,火焰状的流体渗漏,新月形的麻坑构造等流体活动地质构造;浅层剖面上可见气体聚集的声学空白段落,凸起的活跃喷口,以及反射杂乱的柱状浑浊带.通过识别流体活动的特征,我们总结了浅层流体活动演化模式具有周期性:游离气体通过高渗透运移通道上升至海底,首先扩散聚集造成局部沉积物体积膨胀形成丘状体;然后受其各种外界因素影响丘状体崩塌而引起气体渗漏;最后流体逸散剥蚀海底松散沉积物而形成麻坑构造;随着流体排出,喷口重新闭合,流体在地层中再次聚集,聚集的气体又将沉积地层上拱,在麻坑底部又可能生成含气丘状体.海底浅表层蕴藏着丰富的地质信息,这对于研究海底复杂的流体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14.
基于光谱混合分解的民勤生态治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退化绿洲典型,甘肃民勤生态治理效果的评价对全球干旱区土地退化防治具有重要借鉴作用。使用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基于光谱混合分解模型,采用土地覆被/利用分类后比较和端元丰度值差值的方法,对民勤生态工程第二阶段初期(2010—2015年)的治理效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民勤县土地退化面积为39 712.14hm^2,恢复面积为101 503.44hm^2,恢复面积大于退化面积,呈现出恢复的态势。沙地面积减少,沙地的沙化程度降低;盐碱地面积虽有增加,但盐碱地的盐渍化程度有所下降;林草地相较耕地、夏作耕地相较春作耕地成为当地优势植被地类;水域面积虽有减少,但水域的水含量有所增加。民勤经过近20年的生态修复治理,已经进入良性修复阶段。  相似文献   
215.
采用典型样地方法,2014年7~8月,对青衣江中游4种河滨生境的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和Levins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和Schoener生态位相似性指数,对各生境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共有草本植物91种,隶属于30科73属,以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蓼科(Polygonaceae)和豆科(Leguminosae)植物为主;乔木林地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多样性和优势度指数最大,河漫滩、灌木林地、弃耕地草本植物的各指数依次减小;各物种在不同生境中的生态位宽度存在差异,在乔木林地、灌木林地、河漫滩和弃耕地中,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8的物种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2.12%、54.55%、50%和34.85%,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大于0.5的物种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9.39%、83.33%、68.18%和51.52%。生态位宽度较大的两个物种,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大,其生态位重叠值也越大,但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间也可能存在较大的生态位重叠。由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异质性,4种生境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16.
雷达估测降水集成方法及其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官莉  王振会  裴晓芳 《气象科学》2004,24(1):104-111
本文利用主特征提取法、统计权重法、综合概率法等方法,对Z-R关系法、平均校准法、最优插值法、卡尔曼滤波和最优插值联合校准法、卡尔曼滤波校准法降水定量估测模式输出结果进行集成分析。初步结果表明:统计权重法的集成结果与实况地面雨量计测得雨强值吻合较好.可以在估测区域降水量集成分析中进行业务试用。  相似文献   
217.
中国及邻区Pn波速度结构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汪素云等利用全国地震台网资料所得结果的基础上, 补充了约5万条区域地震台网Pn波到时数据, 再次反演了中国及邻区Pn波速度横向变化和各向异性变化. 对比分析了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分布、大地热流分布、新生代火山岩分布和高温、高压实验研究结果, 并探讨了中国及邻区Pn波速度结构的成因. 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Pn波速度与地壳厚度成正相关变化, 与大地热流成反相关变化. 根据Pn波速度随地壳厚度变化而估计的P波速度vP随压强p的变化率δvP/δp, 与(Matsushima和Akeni)由二辉橄榄岩包体的岩石实验所得结果非常接近. 在扣除了增厚地壳引起的压强增大对Pn波速度的可能影响后, 青藏高原地区的低Pn速度区更加显著. 低Pn速度区与新生代火山岩分布区有较好的一致性. 在几处波速各向异性显著的区域, 快波速方向与地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和现代地壳运动方向一致, 可能与研究区上地幔顶部沿挤压方向的流动变形有关.  相似文献   
218.
Discussion on origin of Pn velocity variationin China and adjacent reg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Inrecentyears,theresultsfromresearchesonwavevelocitystructureofuppermostmantleusingMohorefractionwavesindicatethattheclearlateralvelocityvariationandanisotropyexistintheuppermostmantle(Hearn,1996,1999;Mele,etal,1998;WANG,etal,2002).Astotheoriginofvelocitylateralvariation,thegeneralconsiderationisthatitmayberelatedtothemate-rialcomposition,pressureandtemperatureintheuppermostmantle(Hearn,1984,1999;Beghouletal,1993).Theseismicanisotropyoftheuppermostmantleisnowanestablishedfactan…  相似文献   
219.
地 质构 造 发 育 规律 ,煤 层赋 存 状 况 ,顶 底 板的 发 育 情 况等 地 质 条 件是 影 响 煤 矿生 产 的 主 要 因 素 , 以 四 采 区为 例,综合 分析 了 矿井 地质 条 件,简述 做好 矿 井地 质工 作,为煤 矿 生产 提供 可 靠的 技术 资 料的 重要 性 。  相似文献   
220.
针对相位减伪距法只能探测出大周跳而对小周跳无能为力的问题,提出将相位减伪距法应用于双频载波相位周跳的探测与修复中。对采样率为1s、15s和30s不含周跳的观测值分别加入1周到40周不等大小的周跳,采用相位减伪距法分别对加入周跳的观测值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采样率为15s和30s的观测值仍然保持其优秀的大周跳探测能力,对采样率为1s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则能够探测出小于1周的周跳,且其周跳探测分辨率能达到0.3周的高周跳分辨率。与其他周跳探测方法相比,该方法需要的信息量和计算量更小,效率高,算法易于计算机实现,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