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1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2篇 |
大气科学 | 37篇 |
地球物理 | 254篇 |
地质学 | 297篇 |
海洋学 | 211篇 |
天文学 | 20篇 |
综合类 | 4篇 |
自然地理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9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66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76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154篇 |
2007年 | 78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在综合大洋钻探计划308航次中,使用孔隙压力贯人仪分别在墨西哥湾的深水区和路易斯安娜近海的U1322和U1324站位海底下200m内进行了测量,测量到的超压达到了流体静有效应力(λ*=(u-uk)/(α′th))的60%-70%。强超压出现在低渗透性的泥岩层中,其中有多个非常大的更新世海底滑坡。在U1324站位,海底200m之下的孔隙压力显著下降:在泥岩、粉砂岩和砂岩的交互层中没有海底滑坡。我们认为所观察到的强超压是由来自古密西西比河的低渗透率物质的快速沉积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802.
喜马拉雅造山带包含有几个主要地质构造带,中部的高级地质带为喜马拉雅高原片麻岩带(HHG),其被一套古一中生代的西藏一特提斯沉积层序上覆。目前认为,形成喜马拉雅高原片麻岩的原始沉积物是在ca800Ma~500Ma期间沉积的(DeCelies等,2000,科学,288,497—499)。目前已发表的喜马拉雅高原片麻岩的碎屑锆石年龄和Sm—Nd同位素数据,表明这些原始沉积物主要来源于环南极洲东部造山带(CEAO),包括澳大利亚西部和南极洲东部, 相似文献
803.
沉积有机质是古沉积环境的一种潜在指示.本文研究了位于日本中部的niigata和akita弧后盆地中新世到更新世沉积岩中干酪根(有机不溶物)成分、沉积环境和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关系。文中主要的分析工具是一张包含有以木-煤有机质、含孢粉的草本有机质以及含蜡质的未定型有机质三个为顶点的三角图表,把不同地区、不同沉积环境中的干酪根组分投入到三角图表中,此中的沉积环境包括河流相、河口湾、前三角洲、大陆架、大陆斜坡、盆地的海底扇以及远物源的洋底沉积。结果表明,河流、河口湾沉积高含木-煤有机质和含孢粉的草本有机质,而蜡质未定型有机质较少,那是因为孢粉主要沉积在河口湾;因为三角洲分流提供了大量粗颗粒的陆源有机质,所以前三角洲沉积具有高的木-煤质有机质比例;陆架沉积的干酪根组成与大陆斜坡、海底扇沉积类似。在三角图中,干酪根具有高含木-煤有机质、含孢粉的草本有机质而较少量含蜡质的未定型有机质,那是因为孢粉主要沉积在河口湾。因为三角洲分流提供了大量的粗粒陆源有机质,所以前三角洲沉积具有高含木-煤有机质。陆架沉积的干酪根与大陆斜坡近岸扇的一样,在三角图中,干酪根具有高含木-煤有机质和含蜡质的未定型有机质,而含孢粉的草本有机质较少。这些表明陆源沉积物中存在过浊流作用,远物源的洋盆沉积中含有较高的未定型有机质(AOM)。
三角图中的每一种类型反映了不同的水动力条件、离物源的距离以及陆源有机物的供应状况。三个顶点由WFA、NFA+FA以及藻类体组成的亚三角图进一步表明了AOM的来源。陆架沉积中的NFA与远物源洋盆沉积中的WFA分别代表着陆源高等植物和海相有机质的来源。NFA中干酪根高δ^13C值(-24.6~ -27.3‰)表明了陆源植物来源,而WFA中δ^13C(-20.0~123.6‰)则表明了海相浮游生物来源。这些同位素值与次三角图中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这可以从三角图成分的变化中得出,就像其它已经使用过的图标一样,三角图将为以后干酪根、沉积环境和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804.
805.
尼日尔三角洲中深水褶皱与逆冲断裂带的构造样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水尼日尔三角洲中包含有两个大型的褶皱和逆冲断裂带,它们是由显示有复合类型的逆冲作用的大陆架上的重力拉张作用所引起的压缩作用的产物。这些压缩构造形成于Akata组超压页岩中的多滑脱(水平)面之上。使用生长沉积作用模式、褶皱形态、断面地震反射和一般断弯褶皱及切变断弯褶皱原理等,我们描述并模拟了组成这些(构造)带的断裂相关褶皱和叠瓦状逆冲断裂系统的构造类型和运动学特征。单个断裂相关褶皱,包括前裂逆冲断裂和后裂逆冲断裂都是以倾角小于相关断面斜坡的长平后翼为特征的,其后翼上生长地层倾角向上变小的特征则反映了持续的翼部旋转成分。前翼要短于后翼,但是,生长地层则具有更为一致的倾角,反映了由膝折带的迁移所引起的褶皱作用成分。因此,我们使用了一种结合了一般断弯褶皱原理和切变断弯褶皱原理的方法来描述这些构造,包括超压页岩中的一个弱基底滑脱带的影响。我们详细地论述了这些原理,并进行了叠瓦状逆冲断裂系统的运动学模拟,结果显示了与该三角洲中空间和时间变化有关的逆冲断裂作用的复杂历史。使用褶皱生长地层的区域图形,我们定义了包括单滑脱面和多滑脱面的前裂、后裂和同代逆冲断裂。并定义了两种主要的叠瓦状逆冲断裂系统类型:Ⅰ型系统具有一个底部滑脱面,Ⅱ型叠瓦状逆冲断裂系统则具有多个底部滑脱面,并会造成Akata组明显的构造加厚以及浅层逆冲断片的再褶皱。通过对穿过这些系统的两条区域横剖面进行的层序恢复,我们分辨出了构造类型、逆冲断裂的活动时间及次序、及区域地层缩短量,而这些信息则与深水尼日尔三角洲中的烃类成熟和油气充注等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806.
寻找新的油气资源是俄罗斯油气工业目前面临的紧要任务。在过去20年里,俄罗斯石油工业主要注重于重新开采上世纪60、70年代发现并已开采的储层和圈闭。但是俄罗斯陆架区,尤其是北极海区蕴藏巨大油气潜力。当然,远离陆架的北极区矿产资源即使相当丰富,要开发却相当困难。这样一来,独特的巴伦支海陆架不仅因其富含油气资源而值得注意,还可以作为将来开发的实践区,为将来勘探那些难以涉及的北极远海新勘探区积累经验。从大陆转向近海的勘探和开发工作,需要新一代科学家和工程师掌握新设备和新技术,需要在世界油气工业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培训他们,使他们能在勘探矿产资源的实践中将基础知识、经典理论与创新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807.
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2006年6月22日报道:美国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发现在干旱的市区环境中,人类活动会影响降水量和水循环。 相似文献
808.
809.
已观测到地震能以不同方式影响水文系统——地震时井水水位发生明显变化,溪流水量增大,泉水喷流增加(Rojstaczer and Wolf,1992;Muir-Wood and King,1993;Roeloffs,1996;Matsumoto,1992;Brod- sky et al,2003;Montgomery and Manga,2003;Manga et al,2003)。即使远处的地震也可能增大断层渗透性(Kitagawa et al,2002)。观测到的这些水文变化的大部分都 相似文献
810.
2003-2004年南极夏季,由澳大利亚、德国和俄罗斯的大地测量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组成的综合考察队成功地在南极洲东部进行了考察研究。主要的研究目标是兰伯特地型。这个地壳的沉降地段或沟堑被构造断裂与相邻的地块隔开,令专家们感兴趣的是它保存了上覆澳大利亚和南极洲的岩石圈板块运动的证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