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297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563篇
海洋学   130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9篇
  1956年   3篇
  193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中国吉尔吉斯地震科技合作取得新进展按照中国山西省地震局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民族科学院地震研究所合作委员会关于1995—1997年联合科研计划,1995年中吉双方互派专家到对方工作。中方由山西省地震局苏宗正研究员、袁正明编审、程新原工程师组成的科技代表...  相似文献   
93.
94.
95.
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震源机制及发震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Pnl及SH波理论地震图方法求得了大同-阳高地震前、主、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并结合发震区的地质构造,推断了这次地震的发震过程及发震构造。结果表明:前、主、余震发生在同一断层上,前、主震发生在浅层,余震发生在深层;发震断层为一具有右旋走滑分量的正断层,走向201°,倾向NW,浅层倾角75°左右,深层倾角58°左右;前、主震断层运动主要为平移运动,滑动角为—169°,余震断层运动的平移与下滑分量几乎相等,滑动角为—138°。发震区的应力场为北60°东水平向挤压,与华北地区统一应力场一致,深部应力场的P轴俯角较大,体现了发震区局部应力场的特征,并与此区域较大的形变沉降相符合。由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我们还推测这次地震实际上是此区域的应力场沿桑干河断裂带释放能量的结果。此外,文中还讨论了这次地震与一般地堑地震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96.
土壤中微量铜,锌,铁,锰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7.
98.
粤西及海南地区含金剪切带型金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9.
内蒙白云鄂博矿区H9中火山岩岩石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白云鄂博矿区H_9地层岩石被中外学者长期看作是板岩或页岩,经近期研究发现岩性极为复杂。H_9地层岩石是一套呈互层产出的粗面岩、流纹岩、流纹英安岩、变辉绿岩、白云岩、石英岩、黑云母岩、钠闪石-长石岩、钠辉石-长石岩、红柱石-黑云母角岩及碳质绢云板岩等。文中详细论述了这些火山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和岩石化学成分,以及微量元素。对H_9地层中火山岩,尤其是粗面质火山碎屑岩的确定,对了解白云鄂博矿床的成因和白云鄂博群形成的地质背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通过底苏和大梁子铅锌矿床硫铅及氢氧同位素,认为同生沉积成岩成矿阶段矿石硫来源于赋矿围岩或同生沉积成岩成矿阶段矿层,矿石铅主要来源于矿区地层,改造热液中的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成矿热液属大气降水含热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