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48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因类型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沉积物中天然气的4种成因类型,我们把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因类型划分为2类: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在对这两种不同的成因类型进行分析之后发现,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因类型与大地构造位置有关,其中主要为有机成因类型,无机成因类型的天然气水合物较少,主要分布在仍处于拉张状态下的弧后海盆,例如冲绳海槽盆地。  相似文献   
42.
对俯冲带地震的研究将提供什么海底资料?XavierLePichon等本文第一作者1995年1—5月在海洋研究所逗留期间,正值海底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其中包括研究其陆上和海域的区域环境方面的Kaiko—Tokai项目,这些研究内容已写成了数篇论文,第一篇...  相似文献   
43.
北黄海盆地的油源岩及其勘探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朝鲜西朝鲜湾盆地的钻井成果,系统介绍了北黄海盆地完整的地层层序,并提出了可能存在的渐新统和上侏罗统二套生油岩系,以及渐新统、上中生界和古生界三个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44.
盆地热历史模拟是一门新兴的盆地研究技术和当前必不可少的一项盆地研究内容,本文简要介绍了盆地热历史模拟中的正演和反演模型.  相似文献   
45.
基于AMS 14C年龄和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建立的地层年代框架,重点探讨了冲绳海槽中北部CSHC-15孔MIS6期以来(约200 ka)底栖有孔虫δ13C特征及其古海洋指示意义。结果显示,冰期-间冰期表层初级生产力和有机质通量的变化是导致底栖有孔虫δ13C值在MIS4和MIS6期负偏而在MIS1、MIS3和MIS5期正偏的主要原因。MIS2期的底栖有孔虫δ13C正偏,指示了NPIW侵入冲绳海槽,导致通风性加强,底层水呈弱氧化状态。甲烷渗漏引发的甲烷厌氧氧化作用(AOM)是导致CSHC-15孔底栖有孔虫在MIS4期碳同位素大幅负偏的原因。  相似文献   
46.
蔡峰  孙萍 《海洋科学》2006,30(7):69-75
根据近年国内外在黄海海域的钻井和地震勘探,认为黄海海域发育一条“中朝造山带”,是秦岭-大别造山带向海域的自然延伸。“中朝造山带”两侧分别发育北黄海盆地与南黄海盆地,形成了明显不同的区域地质背景和盆地演化特征。盆地内前新生界发育有多套烃源岩,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远景。  相似文献   
47.
为了预测北黄海西部海域的含油气远景,利用沉积物矿物鉴定、红外光谱和有机气相色谱对150个站位542个表层样和柱状样中的沥青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北黄海西部海域存在相当数量的沥青组分,主要分布在粒度较细的研究区西部,主要走向NNE,其次为NW。不同深度沥青颗粒的OEP值显示,北黄海西部海底存在轻微油污染。结合前人对北黄海烃源岩和前中生界基底的研究成果以及沥青高含量分布区的位置,预测沉积物中的沥青组分可能来自另一套烃源岩——下古生界灰岩。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东海外陆架-陆坡-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粒度和黏土矿物组成的分析,探讨了3个不同沉积单元底质沉积物成因及物质来源。结果表明,东海外陆架→陆坡→冲绳海槽,沉积物粒度整体上逐渐变细。东海外陆架沉积物具有明显海滩砂或者破浪带砂的特征,为晚更新世冰消期海侵的产物,属于"残留沉积"。海槽西坡沉积物粒度参数具有重力流沉积特征,反映了沉积物由外陆架向海槽以滑塌或重力流的搬运方式。海槽槽底细颗粒沉积物悬移组分占主导的特点体现了半深海沉积特征,其主要来源于台湾和中国大陆长江、闽江等入海河流。物质来源一方面反映了黑潮对于细颗粒台湾源物质的输运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体现了来源于中国大陆源细颗粒物质存在以近底侧向搬运、"冬贮夏输"悬浮搬运等多种输运机制。  相似文献   
49.
Petroleum geological framework and hydrocarbon potential in the Yellow Se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edimentary basins in the Yellow Sea can be grouped tectonically into the North Yellow Sea Basin (NYSB), the northern basin of the South Yellow Sea (SYSNB) and the southern basin of the South Yellow Sea (SYSSB). The NYSB is connected to Anju Basin to the east. The SYSSB extends to Subei Basin to the west. The acoustic basement of basins in the North Yellow Sea and South Yellow Sea is disparate, having different stratigraphic evolution and oil accumulation features, even though they have been under the same stress regime since the Late Triassic. The acoustic basement of the NYSB features China-Korea Platform crystalline rocks, whereas those in the SYSNB and SYSSB are of the Paleozoic Yangtze Platform sedimentary layers or metamorphic rocks. Since the Late Mesozoic terrestrial strata in the eastern of the NYSB (West Korea Bay Basin) were discovered having industri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he oil potential in the Mesozoic strata in the west depression of the basin could be promising, although the petroleum exploration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has made no break-through yet. New deep reflection data and several drilling wells have indicated the source rock of the Mesozoic in the basins of South Yellow Sea, and the Paleozoic platform marine facies in the SYSSB and Central Rise could be the other hosts of oil or natural gas. The Mesozoic hydrocarbon could be found in the Mesozoic of the foredeep basin in the SYSNB that bears potential hydrocarbon in thick Cretaceous strata, and so does the SYSSB where the same petroleum system exists to that of oil-bearing Subei Basin.  相似文献   
50.
墨西哥湾盆地新生代沉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墨西哥湾盆地新生代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分析认为,由于受古新世和早始新世的拉腊米构造运动的影响,墨西哥湾盆地新生代沉积时大量陆源碎屑不断进入盆地,使其海岸线、陆架和陆架边缘在新生代期间不断向盆地方向迁移,最终在陆棚处沉积巨厚的河流—三角洲沉积物;沉积中心的迁移控制了该区油气田的分布,而三角洲相控制了新生界油气富集,另外深水河道砂体、浊积扇砂体等是油气富集的重要相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