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03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我国深井水位气压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2.
张北—尚义地震的短临预测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1月10日张北-尚义MS6.2地震前,正式提出过较为准确的短临预测意见,但没能实现短临预报。该文回顾了地震预测的过程,总结了时间预测与地点判定的新的科学经验。为了使首都圈地区未来的地震短临预报工作取得成效,提出了调整科学思路,建立预报工作规范化与改进十大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3.
地壳中的CO2及其释放与地震短临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通过对地壳中二氧化碳(CO2)的分布及其与多震层的关系,以及地壳中CO2的释放与地震活动关系的分析,探讨了断层带CO2监测在强震短临预测阶段对时间判定的作用,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对断层带CO2释放的监测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4.
张北—尚义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异常及跟踪预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车用太  王基华 《地震地质》1998,20(2):99-104
张北-尚义地震前华北北部地区存在为期两年以上的地下流体高值中期异常;近一年来该区地下流体异常比起彼浇并与某些中等或中强地震活动遥相呼应;震前两个月距震中100 ̄200km的地区出现典型的地下流体短临异常。两年来跟踪上述异常,不断修正对震情形势的认识,震前半个月做出较为成功的短临预报。  相似文献   
135.
张北-尚义地震前的地下流体异常及其跟踪预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北-尚义地震前华北北部地区存在为期两年以上的地下流体高值中期异常;近一年来该区地下流体异常此起彼落并与某些中等或中强地震活动遥相呼应;震前两个月距震中100~200km的地区出现典型的地下流体短临异常。两年来跟踪上述异常,不断修正对震情形势的认识,震前半个月做出较为成功的短临预报  相似文献   
136.
张北-尚义地震典型地段的地表破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车用太  刘五洲 《地震地质》1998,20(2):84-182
张北-尚义地震引起了局部地表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地裂缝、河岸坍塌、巨石滚落、喷砂冒水、冰面开裂等现象。对典型地段的地表破坏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地裂缝优势走向为NNW与NWW向,可能与发震构造一致  相似文献   
137.
关于天津双桥井“蠕变”水位异常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车用太  鱼金子 《地震》1998,18(3):313-318
通过全面、系统分析双桥井“蠕变”水位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对应关系 ,认为这类异常与地震活动的对应关系并不密切。从不同角度对这类异常可能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这类异常可能与井管的老化、腐蚀、破裂及由此引起的高矿化度的地表盐池水或浅层地下水的渗入有关  相似文献   
138.
辽宁杨木杆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杨木杆硼矿位于辽宁省宽甸县,产出于古元古代南辽河群下部里尔峪岩组中,为一中型硼镁石型硼矿。矿体走向SE,倾向NE,倾角70°~80°,直接赋矿岩石为蛇纹岩、蛇纹石化大理岩,矿体顶板出现有热水沉积的电英岩。硼矿石主要由纤维硼镁石、板状硼镁石及蛇纹石、白云石等组成。常见的变余沉积及变质、交代等组构。硼矿石品位B2O3随MgO含量增长先是稳步增长,然后在B2O3含量大于7%时,MgO含量稳定在45%~48%范围内。矿石中富含Cs、Nd、Ta、Sn、Cd等微量元素及F、CH4等挥发分,稀土总量从5.73×10-6~70.98×10-6,具Eu负异常。δ13C在-2.6‰~-10.4‰,δ11B在9.6‰~11.1‰。杨木杆硼矿为受变质的与深源火山活动有关的热水沉积矿床,同时存在的蒸发气候条件提高了硼富集成矿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9.
1960—2017年艾比湖流域实际蒸散量与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估算蒸散发的方法大都基于局地尺度,而在生态水文发生剧烈变化的资料稀缺流域背景下,充分考虑流域下垫面的空间变异性的陆面过程模型为流域长时序、大尺度及连续模拟实际蒸散量提供了新途径。以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区,应用可变下渗能力模型(VIC)模拟1960—2017年艾比湖流域的水文过程,探讨研究区值实际蒸散发量的年、月、日时空变化规律,并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5个气象要素及研究区实际蒸散发量的模拟值进行多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 VIC在温泉和博乐的径流纳什效率系数(NSE)分别为0.09和0.23,模拟效果较为满意;VIC实际蒸散量的模拟值与理论计算值,R2达0.80,均方根误差(RMSE)为31.76 mm a-1,NSE为0.32,模拟效果相对较好;② 时间尺度上,艾比湖流域58 a来年际实际蒸散量呈上升趋势,年均实际蒸散量以1.03 mm a-1的速率递增;月值和日值蒸散量均呈单峰趋势;且年代际变化中5—7月的实际蒸散量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呈现下降趋势,20世纪70年呈现上升趋势,而其余月份无明显变化;③ 空间分布上,艾比湖流域内实际蒸散发量总体上呈现高海拔及其附近地区蒸散强烈,从春季到夏季,强蒸散区由西北向东南转移,年实际蒸散量空间分布与春夏季分布一致;④ 艾比湖流域实际蒸散发量与各气象要素在时频域中均存在1~4个显著性周期,且在一定尺度的周期上,平均风速、平均温度以及日照时数超前于实际蒸散量变化,而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滞后于实际蒸散量变化,受降水影响实际蒸散发1965年和2003年发生1 a周期的“强—弱”转换,受相对湿度影响实际蒸散量在1965年和2008年发生2~4.5 a周期的“强—弱”转换。  相似文献   
140.
该文通过对翟镇井田上组煤风氧化特征及发育规律的分析,找出了影响煤层风氧化为煤层上覆煤系地层厚度、煤层顶板岩性和煤层顶板岩石的裂隙发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依此为翟镇井田上组煤的风氧化范围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