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03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1.
“百慕大三角”是指百慕大群岛、佛罗里达半岛南端和波多黎各岛这三点连线形成的大西洋三角形地带。多年以来,在这一海域经常发生神秘的舰船和飞机失踪事件,因此,一提起这一三角形海域,一些人就产生恐惧的心理。人们把这一地区称为“百慕大魔鬼三角”,甚至把它看成是恐怖和失踪事件的代名词。那么,这个被世人风传一时的“魔鬼三角”真的存在吗?  相似文献   
112.
笔者近年对东南极内陆格罗夫山(Grove Mountains)开展了上新世以来冰盖表面波动的综合研究,运用冰川地质、地貌、土壤、沉积岩、孢粉组合及宇宙核素等各种方法手段,提出东南极大冰盖形成以后并非稳定演化至今,而在上新世早期时发生过大规模退缩,其前缘至少曾经退缩到格罗夫山地区,距现今冰盖边缘约400 km。之后,冰盖又迅速膨胀,到距今2.3 Ma时,冰面至少超过现今高度约400 m。以后冰面缓慢平稳下降,至1.6 Ma时,东南极冰盖进入第四纪振荡期,但重新上升的冰面再也没有超过现今高度的100 m以上。东南极冰盖大规模消融事件在全球尺度上也有所响应,例如北半球大冰盖形成,青藏高原整体剧烈隆升,塔里木盆地黄土出现等。这类行星尺度的气候变化可能与直布罗陀海峡关闭与地中海盐化事件,巴拿马地峡关闭等大地构造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113.
在地壳中产生各向异性的主要因素是大量充满液体的定向排列的微裂隙,当剪切波穿过这种各向异性介质传播时会分裂为快剪切波和慢剪切波.快剪切波的优势偏振方向与裂隙走向一致,与原地主压应力方向一致;慢剪切波的时间延迟与介质的各向异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4.
A groundwater observational network for monitoring seismic precursors has been established at the reservoirs o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Jinsha River in southwestern China, where a series of hydropower stations are under construction. It is the second network in China that is operated by enterprises with the purpose to observe and study earthquake precursors in reservoir area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layout and technical constitution of the network, features of its observational wells and aquifers and the preliminary result of its experimental operation. Its capability to monitor seismic precursor is evaluated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well-aquifer system as well as the multiple-monthly, monthly, daily and hourly variations of water levels and water temperatures observed by this network.  相似文献   
115.
金沙江水网对日本9.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及其特征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介绍了金沙江水网6口观测井水位与水温动态对日本9.0级地震的同震响应, 分析了同震响应的特征与同震响应的机理。 结果表明, 4口井水位有同震响应, 同震响应形态全是振荡, 对地震波响应的时间、 振荡的幅度、 振荡的持续时间等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井-含水层系统的导水系数。 结果还表明, 3口井水温有同震响应, 响应形态是不对称的V字或U字形; 水温的先期下降是井筒内上(冷)下(热)水混合作用引起的, 后期上升是井水与围岩之间的热传导引起吸热作用的结果, 各井水温升降的幅度、 持续时间等不同, 主要是井水温度梯度与水岩热传导系数不同引起的; 后期升幅总是大于先期降幅, 这可能与地震波作用使井区大地热流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16.
地震宏观异常与临震预测成功的希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宏观异常指人类用感官可直接觉察到的自然界中的不正常现象,其中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的现象称其为地震宏观异常.我国近4000年历史资料中,有十分丰富的有关地震宏观异常的记载,甚至有一些利用宏观异常试图预测地震与防震减灾的记载.我国现代地震监测预报实践也表明,地震前确实存在大量的宏观异常,若能够观察、收集、整理与分析这些异常就有可能实现成功的临震预测,尤其为临震时间预测,可取得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7.
差干井在2004年12月26日印尼MS8.7地震时发生强烈井喷,喷柱高达60m。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井喷是在特定的井区水文地质条件下,富含CO2气体的观测含水层地下水受到地震波的扰动,一方面使大量吸附气被释放,另一方面使游离气泡被打碎,导致地下水被"汽"化,从而使含水层孔隙压力剧增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8.
水温微动态形成的水热动力学与地热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井-含水层热系统分析为基础,结合井水温度(水温)动态观测到的实际结果,提出了水温微动态形成的两类基本机制,即水热动力学机制与地热动力学机制.水热动力学机制指井水温度的动态是由于水流动产生的热对流引起的变化;地热动力学机制指井区岩土中大地热流作用或热传导引起的井水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多数同震响应是水热动力学机制下生成的水温微动态;水温的震后效应或变化则多是热传导或深部热流变化引起的,属于地热动力学机制下生成的水温微动态.少数水温微动态特征较为复杂,多是源于井-含水层系统中包含有多个水文地质特征差异明显的含水层,尚不能简单地用水热或地热动力学机制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119.
大规模宏观异常的双重性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宏观异常的大规模出现是地壳强烈活动的重要标志 ,常与其后的强震活动相关。中国多次强震短临预测的成功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大规模的宏观异常。然而 ,宏观异常也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可作为重要的地震短临前兆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构造活动引起的 ,不具有前兆的性质。因此 ,在地震预报的科学探索中 ,应大力加强宏观异常的观察、观测、分析与研究 ,识别地震前兆与构造活动异常的区别 ,使宏观异常在地震预报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0.
四川紫坪铺水库库区地震剪切波分裂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利用四川紫坪铺水库数字地震台网2004年8月17日~2008年5月11日的地震观测波形资料,使用剪切波分裂SAM系统分析方法,获得了四川紫坪铺水库库区8个数字地震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结果.结果表明,紫坪铺库区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主要为NE或NW方向;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或活动断裂走向一致;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变化可能与汶川大地震前区域应力场的增加和龙门山断裂带微破裂增加有关,慢剪切波时间延迟的变化与四川紫坪铺水库水位升降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