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436篇
测绘学   86篇
大气科学   265篇
地球物理   160篇
地质学   754篇
海洋学   126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太阳活动高峰年山东区域电离层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2年为太阳活动高峰年份,为了研究太阳活动高年区域电离层的变化特征,该文选取了山东区域内的SDCORS站点,构建了山东区域垂直电子含量(VTEC)球谐格网模型,对该年山东区域电离层时空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实验研究表明,在空间变化上山东区域电离层表现出较强的纬度相关性,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同时给出了山东电离层在时间上呈现出的时段变化、日变化、月变化、季节变化,发现VTEC受太阳活动影响较大,除了存在明显的单峰和双峰结构外,该年还发生了半年度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52.
基于组网观测的那曲土壤湿度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博  张淼  唐世浩  董立新 《气象学报》2018,76(6):1040-1052
利用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的土壤湿度观测数据,分析了那曲多空间尺度组网观测的28个站2、5、10、20和30 cm 5个不同深度土壤湿度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并对比讨论了土壤湿度站点间的差异。分析表明,各层土壤湿度均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冬春季节,20 cm以上土壤湿度随深度变浅而减小。夏秋季节土壤湿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并分别在7月上、中旬和9月出现两个峰值。10月以后进入土壤湿度衰减期。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存在协同变化关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土壤发生冻结-融化过程,引起土壤湿度变化。在太阳辐射加热下,土壤表层水分蒸发,进而影响土壤温度。不同观测站间土壤湿度差异较大,夏秋季离散性大于冬春季。不同季节土壤湿度的日变化存在差异。春季10 cm以上土壤湿度日变化明显,08-10时(北京时)达到最低,19-20时达到最高。夏季土壤湿度日变化较为平缓。秋季2 cm深度土壤湿度日变化明显。线性拟合结果表明,1、4、10月土壤湿度和土壤温度为正相关关系。但是在夏季,土壤湿度与土壤温度为负相关。站点间土壤湿度变化的离散性表明,多测站才能全面体现青藏高原某区域的陆面状态。文中结果为青藏高原地区土壤湿度卫星参数验证和数值模式参数化提供了多角度的观测依据。   相似文献   
153.
基于软件接收机的卫星双向时间传递(Two-Way Satellite Time and Frequency Transfer based on Software Defined Receiver, SDR-TWSTFT)链路每秒采集测量数据后通过数学模型将原始数据拟合为300 s一组的观测文件,因此链路的时间传递结果受短期测量噪声和非模型误差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随机噪声的特征.提出了一种频域幅值分析方法,针对性地确定滤波因子,构造符合需求的低通Vondrak滤波器.通过对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 NTSC)和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所(Physikalisch-Technische Bundesanstalt, PTB)之间的SDR-TWSTFT链路测量数据的分析发现,该方法对过滤链路平均时间一天内的高频噪声有效,能够提高链路时间传递结果的可信度,同时滤波后链路的短期频率、时间稳定度也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4.
元古宙具有机壁的微体化石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如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印度及南、北美州、非州、欧州。据JoakiumSamuelsson等报道,在格陵兰—加拿大北缘Thule盆地的元古宙岩石—Thule超群中获得了大量的样品,识别出多种多样保存完好的微体化石。Thule超群由一套未变质、未变形(除极少数外)的沉积岩和岩浆杂岩组成,至少厚6km。自下而上划分为五个组:SmithSound,NaresStrait,BaffinBay,Dundas,Narss^arssuk。在上部三个组六个层(RobertsonF…  相似文献   
155.
江苏省一个中强地震活动地区。省城面积的2/3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近年来中强地震频繁发生,我国,我省的地震灾害情况,当前的地震形势以及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措施等都是社会和公众十分关心的问题,扼要介绍了这些方面的有关情况及一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56.
卢良兆  董永胜 《岩石学报》1999,15(4):493-504
通过脱水反应的平衡热力学计算确定内蒙古兴和卓资太古宙孔兹岩系变泥砂质岩中变质峰期aH2O总体较低,变化于0.12~0.40之间,黑云紫苏片麻岩中aH2O为0.20~0.43,前者的logfo2值最高为-13~-15,但在有些岩石中极低,(αμH2O/αH^BtMg)P,T和(αμo2/αX^BtMg)P,T的系数主要变化于-0.241~-0.383和-1.052~-1.810,(αμH2o/αμo  相似文献   
157.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杂岩的折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个超高压变质带,大别山超高压变质杂岩是扬子板块与中朝板块在三叠纪碰撞造山的产物,表现为扬子板块 呈北北东向斜向俯冲到中朝板块之下。超高压变质杂岩的折返机制是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折返速度也胡时间推移而变慢。早期阶段同碰撞期浮力驱动下高压-超高压变质杂岩在俯部带内沿逆冲-韧性剪切断裂快速到地位位,折返速率高达4mm/年;中期伴随着巨厚造山带根的拆沉。上部发生拉张塌陷,使超高压变质  相似文献   
158.
对水下地形、碍航物的搜寻方式已由过去的单一设备探测向多种设备复合探测转变。介绍了多种复合探测的基本方法和特点。通过沉船、飞机残骸和航道扫测实例,证明复合探测可大幅度增强水下地形测量结论和水下失落物搜寻判别的真实性、可靠性,同时缩短了搜寻时问,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9.
崔扬  杨伯钢  李晓亮  刘鹏  董志海 《北京测绘》2023,(10):1380-1385
机载激光雷达点云(LiDAR)重建大范围建筑物模型一直是实景三维建模的热点问题,由于机载激光点云稀疏、建筑物立面数据缺失,给模型自动化重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论文研究基于图优化理论重建建筑物多细节层次(LOD)模型。首先,对原始点云进行自动化滤波,分离地面点和非地面点,对地面点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对非地面点半自动提取单体化建筑物点云。然后,基于滚球法(Alpha shape)提取建筑物边界,利用通用图优化方法(G2O)对误差线进行全局一致性改正,获得规则化的二维边框。并基于建筑物屋顶三维高程及DEM高程值重建建筑物LOD1模型。其次,根据点云的高程差异生成高程栅格图,从高程栅格图提取建筑物轮廓线,对轮廓线进行简化、规则化、聚类,并将规则后的边界线拉伸获取建筑物立面结构,弥补建筑物立面数据缺失对建模的影响。最后,将屋顶平面相交、建筑物立面裁剪,对候选平面进行二元图割全局优化,选择最能表达建筑物结构的平面,以此重建建筑物LOD2模型。本论文选择北京市2017年机载激光点云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稳健地重建建筑物多细节层次模型,LOD2模型距离偏差为0....  相似文献   
160.
针对多年冻土区青藏铁路列车荷载振动作用下的动稳定性,通过对北麓河和二道沟三个典型铁路路基横断面振动响应的二分量加速度观测,对比分析客运列车和货运列车引起的路基振动特性和衰减规律,研究不同防护形式路基的列车振动响应。结果表明,路基上的振动作用主要集中在40~80Hz频率范围内;防护形式对路基的列车动力响应有明显影响,热棒加碎石路基动力响应最小,其次为碎石防护路基,未采取任何防护的路基铁轨上的动力响应最大,建议对未采取防护的路基进行防护。分析结论为青藏铁路列车作用下的路基动稳定性评估提供实测依据,对多年冻土区的路基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