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75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依照“源、场、外”相结合的地震科学研究思路,提出地下水诱发浅层前兆异常机理。认为降水等因素造成的地下水动态变化,可产生一种作用于地壳岩石的附加流体力;地震前,通过多种流体力作用,引起已经积累较高应力的地壳应力--应变场调整变化,并使岩石强度改变,从而促进与诱发浅层地壳的构造变动;其结果是派生或伴生出地形变、地应力、水化学及地电阻率等多种浅层前兆异常。在降水、地下水的多种周期变化成分中,只有那些能与地壳应力-应变过程产生力学耦合的周期变化,才能调制与诱发出异常,这一部分变化可做为广义的地震前兆。孔隙压力、动水压力以及化学腐蚀等原理,是该异常机理的理论基础。列举出六方面的事实做为该机理直接的或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52.
山西朔州井水位的前驱波记录及其讨论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山西省朔州井水位动态观测的原始记录图中,发现很多远强震前的水位慢波动现象,称其为井水位的前驱波记录.本文介绍了典型的前驱波记录图象,初步分析了该井水位对前驱波的记录特征,发现38%的远大强震前有这种记录,波动周期为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多在震前两天内出现;讨论了前驱波的成因与传播及其井水位的响应条件,研究了井水位前驱波的科学意义及在地震预测探索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应用水文地球化学分析预报方法指南,对定襄七岩泉1986~1991年的水氡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该泉在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有明显的短临前兆异常,同时给出相应的差别指标。  相似文献   
54.
水氡滑动变化率法对发震时间的预测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九五”研究成果对山西省及邻省地区水氡的多年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根据应力应变的变化,推算出水氡滑动变化率的计算公式,同时计算了各测点的基值变化率和滑动变化率,根据变化率的大小,结合震例,给出了水氡滑动变化率值预测发震时间的步骤、判断指标和方法。根据震例的对应情况,对该方法的预测效能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55.
使用《地震分析预报方法指南--水文地球化学方法》软件系统,对山西省多年来的水化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给出各台站水氡的正常年动态变化;对现金次大同地震前CO2及He的前兆异常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判断异常前兆的标志。  相似文献   
56.
2013年4月山西东郭断层气氢浓度出现2次大幅度变化,按照异常核实工作方案,针对观测技术系统、集气系统、仪器标定、对比观测、周边环境开采情况等因素,逐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氢浓度大幅度变化为非前兆异常,其主要原因是由周边新井钻孔施工,打井造成强烈振动干扰引起。  相似文献   
57.
目前地震短临预测还是世界性难题,没有特别有效的观测手段和观测仪器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寻找预报地震的灵敏手段并对其开展有效观测是地震预报的一项重要和持久的任务.  相似文献   
58.
数字化气汞观测脉冲高值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6月3日夏县断层气汞出现脉冲高值突跳变化,对此从观测环境、仪器运行状况、人为因素等多方面查找原因,通过对比试验、标定仪器等数据,认为此异常是由于气汞仪供电的稳压电源故障所致,非构造运动。此项工作对今后异常的判断、识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9.
华北地区水位与水氡中期、中短期前兆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华北地区地下流体观测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采用定量方法判定异常,对该区强震前的前兆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地下流体存在着趋势上升型的中期异常和转折型的中短期异常,且不同地震的前兆异常图像具有相似性;依据大量异常资料,给出了华北地区中长期和中短期前兆异常的统计特征,以期能为华北地区年度会商的地震预测提供较为确切的依据。  相似文献   
60.
引用地下流体异常的判定方法,即月均值滑动平均法和从属函数法,处理了北京丰台、山西定襄、河北昌黎3个地震台的降水资料。结果表明,在降水的原始曲线上,降水量异常显示比较模糊;而经过定量处理后,降水存在着明显的中期和中短期异常变化。降水异常与1976年唐山7.8级、1981年丰镇5.6级、1989年大同5.9级、1998年张北6.2级及2006年文安5.1级等多次地震的对应关系良好;与水位、水氡、地形变异常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呼应关系。降水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可用"水诱发机理"来解释;降水异常属于外因性前兆,为非必震信号。降水异常与发震时间的关系密切,可用于地震的中短期预测,其预测期为4~14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