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测绘学   89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545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发育进程是作物的生理年龄,发育模式是作物生长模型的时间指针。但目前的发育模式只关注某时段(日)气象条件对作物发育的影响,其准确率也难以满足作物生长模拟的需求。根据作物发育速率不仅与气象条件有关、还与其所处发育期有关的理论假设,重构发育进程模式,并利用1980—2019年我国甘蔗发育实测数据进行模式适应性分析,比较传统模式与重构模式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重构模式中,发育单位日序模式和温度日序模式对甘蔗发育进程的适应性均较好,尤其在后期温度不断降低的发育进程以及低温年型的模拟中,其适应能力明显优于传统模式。重构及传统模式模拟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发育单位日序模式、温度日序模式、响应适应模式、发育单位模式、发育单位温度修正模式、热量单位模式,均方根误差计算的模拟能力值依次为4.3,3.9,3.7,3.3,3.0,2.8。  相似文献   
992.
记者从3月2日召开的省地矿局工作会议上获悉,2008年,全局货币工作量达到118042万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171%。会议确定了2009年工作目标,货币工作量为13亿元以上,争取比2008年再增长15%。  相似文献   
993.
巨型计算机又称超高速计算机或超级计算机(Super Computer)。它是当代计算机中规模最大、功能最强、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通道速率最高的计算机。巨型计算机的出现使以前无法完成的复杂计算(如热核聚变反应的模拟,油井最佳位置的确定,天体运动的模拟,人体结构及运动的模拟,气象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天气、海浪预报等)成为可能,促进了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又对巨型计算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了巨型计算机的发展。自巨型计算机问世以来,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里,巨型计算机的机器周期已由40ns降到4ns,处理速度由10~7flops提高到10~(10)flops。性能价格比也有较大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装机数已达400台左右,广泛地应用于科研、教学、防务、空间技术、能源和环境等部门。随着  相似文献   
994.
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北边缘地区的肇庆高要钻孔岩芯长610cm, 其泥炭沉积物记录了全新世的沉积过程、植被演变和人类活动历史。根据木屑及泥炭沉积物的AMS-14C 测年, 钻孔底部年龄按沉积速率外推大约为6100cal.a B.P.。在孔深536~175cm段发现以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为主的原位腐木根茎和泥炭沉积。孢粉研究表明近6000年来钻孔所在区域植被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 经历了常绿阔叶林→水松森林沼泽→常绿阔叶林→草地沼泽→次生林及草地农田5个阶段。当地的水松沼泽群落在4900~2900cal.a B.P. 期间十分繁盛, 该阶段后期随着沼泽湿地面积的缩小呈现缓慢衰退的趋势; 在2900cal.a B.P. 左右水松林面积大幅缩小, 水松森林沼泽快速转变成浅水及旱地莎草科、禾本科为主的草地沼泽; 约1700cal.a B.P. 后研究区域残余的天然水松基本消失。炭屑分析表明, 火灾事件始于距今3500cal.a B.P., 与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相对应, 揭示了该区域早期农业的初始时代。乔木植物的比例在2660cal.a B.P. 骤减, 禾本科、里白/芒箕、松属等先锋属种大量生长, 这个过程伴随着炭屑浓度的大幅增加, 指示人类刀耕火种活动逐渐增强。研究表明, 晚全新世三角洲进积、海岸带推移、潜水位下降和人类活动等综合因素导致了研究区域水松林的消亡, 近2600年三角洲早期农业的发展大大加剧了当地水松群落的衰退速度。  相似文献   
995.
刘新有  黄英  袁树堂 《水文》2013,33(2):59-63
对松花坝站1953~2011年降水特征分析表明,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地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且降水高度集中在主汛期,后汛期降水偏少,不利于水库防洪调度与水库蓄水。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松华坝水源地年降水量、汛期、主汛期和后汛期降水量均存在2a短周期,但长周期各异。年降水量、汛期及主汛期降水量在较大时间尺度上分为1977年之前的偏丰期、1977~1993年的偏枯期、1994~2008年的偏丰期、2009~2011年的偏枯期,而后汛期降水量在较大时间尺度上分为1957年前的偏枯期、1957~1968年的偏丰期、1969~1982年的偏枯期、1983~1997年的偏丰期、1997~2011年的偏枯期。由小波分析和趋势来看,2009年之后的降水偏枯期还将延续11a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996.
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下部发育的深湖相油页岩是东营凹陷最重要的优质烃源岩。该油页岩呈深灰色或棕褐色,页理发育,主要由富含有机质纹层和浅灰色钙质纹层形成的毫米级沉积层偶组成。其中有机质纹层中的有机碳含量在5%以上,富含藻类化石及鱼化石等;钙质纹层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呈灰白色。沉积环境分析表明,该油页岩形成于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半咸水-微咸水的深湖缺氧环境中,沉积速率较慢,湖盆处于欠补偿状态,水体分层结构使沉积有机质得到有效保存。藻类等水生生物勃发吸收了更多的CO2,从而诱发大量内生成因的碳酸盐沉淀,形成碳酸盐纹层,而藻类的死亡则导致湖水有机质输送通量增多,使沉积物中有机质保存量增大,促使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的形成。因此,分层的水体结构和藻类的勃发是油页岩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97.
东营凹陷两套优质烃源岩层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67,自引:4,他引:6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光有  金强 《沉积学报》2003,21(3):506-512
通过对东营凹陷烃源岩及原油的研究,发现东营凹陷主要油田的原油来自沙河街组沙三段下部 (Es3下)和沙四段上部 (Es4上)的烃源岩。作者利用大量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深入分析了这两套优质烃源岩在沉积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其中沙三段下部烃源岩是在咸水—半咸水深湖—半深湖环境下沉积形成的,沙四段上部是在盐水—咸水浅湖—半深湖环境下形成的。同时还讨论了这两套优质烃源岩有机质的富集与保存特征,揭示了两套优质烃源岩的形成条件———高的古生产力和缺氧环境,其中咸水沉积环境是沙四段上部优质烃源岩形成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藻类勃发控制了沙四段上部和沙三段下部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8.
防水煤柱合理留设是巨厚松散层下煤炭开采设计的基本参数。通过对东欢坨矿第四系巨厚松散层地质特征分析,揭示了本区第四系巨厚松散层中的含、隔水层厚度及其结构分布特征和对煤炭开采充水的影响,建立了巨厚松散含水层下防水安全煤柱计算模型和理论,提出了在巨厚松散层下的防水煤柱留设的非线性计算方法,计算东欢坨矿8煤层防水煤岩柱的高度为65.62 m。根据流-固耦合理论,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计算软件,模拟了东欢坨矿 8煤层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变形破坏规律,揭示了煤层顶板岩体冒落带、导水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的分布规律,获得了防水煤柱高度及相关工程技术参数,验证了巨厚松散层下防水煤柱留设的非线性设计方法和计算模型的可靠性,为巨厚松散层下防水煤柱合理留设探索了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99.
复杂系统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研究——以城市水安全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系统指标评价方法与模型的科学性是确保其综合评价科学性的基础.文章分析了复杂系统及其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针对目前指标评价普遍采用的归一化和标准化等直线型评价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切合实际的曲线型指标评价方法,并借鉴\"边际效益递减\"原理,阐述了曲线型指标评价方法的原理与方法,结合城市水安全评价实例进行了运用研究.根据所建立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类型分析及各指标取值与其时应得分的关系,确定了每个指标的评价函数与评价标准,进而确定了每个指标的评价模型,为复杂系统评价指标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更为科学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本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土地利用的的时间动态特征和空间动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具体表现为通过数学建模,以湖北省为例,对湖北省近五年来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程度、耕地状况、森林植被覆盖、城市扩展、水域湖泊状况等时空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同时对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为定性定量研究我国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演变提供了一种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