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12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汶川8.0级地震陕西省数字强震动记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陕西数字强震动台网27个台的地震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包括对加速度波形数据的基线调整、滤波、加速度反应谱计算,以及速度和位移计算。结果表明:除局部场地条件的影响外,大地震的能量辐射方向和传播路径中介质的横向不均匀对PGAH衰减的离散性可能有一些影响; 对于同一烈度值,PGA/PGV较小,PGA在数值上平均只有PGV的5倍左右,反映了地震动的低频成分比较丰富; 绝大部分强震台所处地区的烈度为Ⅴ—Ⅶ度; PGAH与水平单分向加速度峰值PGA(E-W)和PGA(N-S)中较大值之间的相对偏差绝大部分小于10%; 波形的性质为面波,盆地中覆盖土层较厚的场地长周期的面波更为发育,波列持续时间较长; 局部场地的介质特性对地震动特征有相当大的影响,盆地中较厚的覆盖土层对较长周期的地震波有明显的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2.
通过分析西安地震台近几年各个方向记录到的影区地震,详细阐述Lg1、Lg2波的确认方法,运用Matlab对数据进行分析,给出S波与Lg1、Lg2波的走时关系式,提高影区地震的分析速度和准确度,为单台大震速报和日常分析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3.
利用那曲地区的微脉冲激光雷达探测资料,采用梯度法获取了那曲地区白天混合层高度随时间的演变信息及混合层特征参数,结果表明混合层在上午发展缓慢,中午以后发展迅速,14:00(北京时)前后达到稳定;强烈的对流热泡活动导致混合层高度起伏较大,参数化反演得到的卷夹层厚度达到0.4~0.5 km,卷夹比在0.2左右。利用探空资料结合日最大位温资料,采用气块法得到了高原地区7个站点的每日最大混合层高度数据集。通过对由激光雷达和探空资料得到的最大混合层高度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0.85,均值偏差0.11 km,均方根误差0.30 km,并通过0.05显著性水平的t检验)。最大混合层高度在7个站点均有明显的逐日变化特征。从年均值看,最大混合层高度与海拔高度之间没有明显相关关系。从季节均值看,格尔木与都兰站表现出明显的春高冬低的分布特征,而其它五个站点则表现为春高夏低,表明高原地区的盆地地形和山地地形对混合层高度有显著而不同的影响。通过定义热力稳定度和确定特征气压层高度,利用热力稳定度与最大混合层高度之间良好的线性关系,获取了一种简便地获取最大混合层高度的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4.
自动气象站业务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动气象站是由计算机实时监控和自动数据采集处理的地面气象观测系统,需要台站工作人员进行日常数据维护及自动气象站维修,保证其设备运行正常,采集到的气象资料才符合"三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5.
地壳均衡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其理论基础为“轻地壳(密度较小)漂浮在重地幔(较稠密)之上”。均衡理论(如冲压假说、弹性板理论等)和模型(如Airy模型、Pratt模型及弹性板模型等)的产生及发展对研究岩石圈流变学性质、圈层相互作用及造山作用等地球动力学过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相关均衡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并结合其在不同空间尺度构造地貌现象研究中的运用,包括:① 冰川均衡调整研究中不同模型的优化及其对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指示意义、② 阐明海山洋岛发育过程及其制约因素、③ 利用弹性板模型重建山脉隆升和盆地挠曲沉降史并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④ 通过研究变形湖滨线有效地约束地球的相关物理参数、⑤ 建立河流三角洲发育特征模型并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⑥ 揭示水库蓄水导致的地壳挠曲变形与浅部地质灾害发育的关系及 ⑦ 同震滑坡对局部地貌改造的影响,讨论并展望了未来地壳均衡在构造地貌学领域的发展方向,即结合高精度大地测量技术与地质年代学方法,定量地解决构造地貌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更全面、系统地了解地表过程、地球深部过程与动力学和地球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6.
采前煤柱稳定性研究是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估和开采方案设计的关键。以山东某矿深井巨厚砾岩条件工作面开采遗留煤柱为背景,采用案例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等方法,对巨厚岩层-煤柱协同变形机制及其煤柱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巨厚岩层-煤柱协同变形的简化力学模型,探讨了引起煤柱变形的主要应力来源和变形形式,推导了在协同变形条件下煤柱的应力-应变关系。以此为基础,综合煤柱煤体应力、围岩稳定性和变形特征等条件,提出了煤柱整体失稳的力学判据。研究结果表明:巨厚岩层-煤柱失稳诱发冲击与煤柱的位置、尺寸和上覆岩层运动或变形关系密切,上覆岩层运动或变形是诱发煤柱失稳的动力因素;巨厚岩层-煤柱的变形主要包括受集中力F压迫的协同挠曲压缩变形和受集中力G作用的重力沉降变形,二者保持内在协调性;巨厚岩层下煤柱整体失稳的工程判据为煤柱煤体平均支承应力p超过其平均极限支承强度Rc(p≥Rc);评估得到遗留的50 m煤柱具有强冲击危险性,并通过优化开采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研究成果对相似条件煤柱留设及其稳定性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7.
128.
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地区为煤层气资源主要富集带,其六个矿区4350km^2煤层气资源量初步评价为1870亿m^3,通过对各盆地煤层气参数和评价条件研究,共选择出八个目标区,优选其中的鹤岗南—鸟山区、鸡西区邱家—荣华区为首选勘探开发区。针对不同情况,采用地面钻井抽放、生产矿井和废弃矿井抽放相结合的开采方式,循序渐进、滚动发展,不失为一条科学合理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9.
铜山口铜(钼)矿床成矿流体水-岩反应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铜山口铜(钼)矿床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境内,是一典型的矽卡岩-斑岩复合型矿床。通过对其流体包裹体的系统研究,确定了成矿阶段成矿流体的成分及温压条件,并结合矿床学研究,将成矿过程分解为两个平行的成矿阶段,即矽卡岩型矿化阶段和斑岩型矿化阶段。根据Johson和Reed等人建立的水-岩反应模型,对本矿床成矿流体与国岩反应并析出金属沉淀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其结果与实际地质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0.
简要介绍了高精度磁测、210 Po法和EH-4电导率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对已知矿床剖面试验成果分析解释,发现在铀矿体上方地表存在负磁异常和210 Po异常。把福海山地区高精度磁测和210Po法面积测量结果与已知矿床剖面试验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圈出了铀矿化区和断裂构造F1、隐伏断裂F0的分布特征,并采用EH-4电磁测深进行验证。说明利用高精度磁测和210 Po法可以有效地推测出测区构造、断裂带的分布范围,为矿区矿化地段深部找矿工作提供有利的勘查区域范围,为下一步的普查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