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安徽铜陵焦冲金-硫矿床S、Pb同位素组成 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安徽铜陵焦冲金硫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铜陵矿集区内,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中。在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矿石S、Pb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矿石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窄,成矿热液δ34SΣS在4.0‰左右,反映其来源与岩浆硫密切相关。矿石Pb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大,经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特征参数法判断矿石Pb为异常Pb。通过Zartman铅构造坏境演化图解和Δγ-Δβ成因分类图解,确定矿床物质来源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其源于上地壳物质与地幔的混合。通过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期望为铜陵地区寻找与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矿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2.
以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床典型矿区为例,在基础地质图件的基础上,开展大比例尺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填图,把成矿、成岩、各阶段蚀变和各阶段成矿所体现出的构造岩石单元区分开来,从而为恢复各阶段的变形场和应力场,建立该区构造蚀变岩带的构造成矿演化模式,为探讨矿化矿脉分布规律提供科学评价依据,并为分析构造作用下流体的构造物理化学场结构与界面成矿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3.
甘肃北山地区变形岩石X光组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北山地区变形岩石的X光岩组分析,得知该区岩石变形比较强烈。石英变形机制是以中低温底面型或近底面型滑移为主,部分为中高温柱面Ⅰ型和柱面Ⅱ型滑移系。从岩石组构特点结合宏观构造分析,可以推测榴辉岩是在其形成之后经过比较长时间的结晶恢复后才被抬升出露地表的。该区属于中浅-中等层次(10~20km,T=300~450℃,p=0.25~0.50GPa)的韧脆性-韧性变形。变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是伴有右行剪切的压扁变形。最大主压应力(σ1)为南北向,这与该区处于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聚合边界的构造部住和构造变形带的演化历史相吻合。  相似文献   
24.
25.
灌注桩桩基后注浆施工工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灌注桩桩基后注浆技术的特点、工艺原理、操作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阐述了开放式注浆工艺与传统封闭式注浆工艺的区别,总结了近年来桩基后注浆技术应用的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26.
海南抱伦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抑伦金矿产于志留系陀烈组千枚岩中,受豪岗岭北斜转折端NNW向构造破碎带控制,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次为含金蚀变岩型。自然金、黑铋金矿、硫金饿矿为主要含金矿物,矿石矿物中产出较多的含饿硫盐矿物,矿体规模大、品位高,成矿作用经历了变形变质、岩浆侵入、构造逆冲等三个阶段,主成矿时代为205-216Ma,抑伦金矿床属于花岗质岩浆水和变质水混合的中温偏高热液矿床。其深部及外围仍具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7.
高通岭钼矿床位于华南板块南部的华南褶皱系五指山褶皱带内,共查明平行脉状矿体9个、矿化体5个.矿石分石英脉型和钾长花岗岩型2种,矿石中含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及石英、钾长石、黑云母、绢云母、绿泥石等.高通岭花岗岩体的Mo含量比其克拉克值高4倍,沿岩体构造裂隙发育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蚀变和钼矿化.成矿流体成分为K -Na -Cl--F--SO42-型;S、C、H、O同住素组成反映成矿物质以岩浆源为主,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来源.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98.4Ma 2.5Ma.与高通岭花岗岩体侵位的时代一致.该矿床为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石英-硫化物脉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28.
桐柏地区新城-应山韧性剪切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斌  邓军 《现代地质》1998,12(2):194-196
研究了桐柏地区新城—应山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征、动力学成因机制,并根据横切韧性剪切带的3条剖面的变形特征,认为中生代华北、扬子两大板块陆陆碰撞的动力来自扬子板块。  相似文献   
29.
抱伦金矿床的石英和方解石中的包裹体以气液包裹体为主,石英中含大量CO2包裹体.成矿流体属Na(K)-Cl型.气相成分CH4、C2H6、H2S、O2、N2和Ar的含量反映属弱还原环境.液相成分中阴、阳离子分别以Cl-、Na 为主,含少量SO42-、F-、Mg2 和Ca2 .Au在成矿流体中以AuCl2-和Au(HS)2-络合物的形式迁移.均一温度主要为160~350℃,属中温范畴.流体水的δ18O和δD值分别为-3.4‰~ 9.8‰和-61‰~-30‰,其来源主要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石英的δ18O值( 10.4‰~ 15.5‰)与华南陆壳型花岗岩成因的钨、锡、稀有、稀土金属矿床一致.CO2和黄铁矿的C、S同位素反映C和S以花岗岩浆来源为主,少量来自志留系或更老的地层.综合分析认为矿床成因与印支期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30.
舒斌  孟庆芬 《现代地质》1999,13(4):425-431
通过对典型金矿成矿动力学研究 ,探讨了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富集的规律 ,认为 :( 1 )早期的韧性剪切活动使断裂带处于高应力、高能量区 ,原有的物质平衡被破坏 ,成矿物质重新分配 ,Au、 Ag等成矿元素并没有在此发生富集 ,反而发生贫化 ;( 2 )晚期的韧脆性—脆性活动使断裂带处于一个相对低应力、低能量的开放环境 ,Au、Ag等成矿元素随成矿流体从围岩或深部运移到断裂带 ,并在此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