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25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小波理论及其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栋  胡祥云  张素芳 《地震研究》2006,29(1):103-107
对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和小波分析(多分辨分析、小波包分析)方法做了简要的阐述,介绍了国内外当前小波理论在数字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小波技术在未来数字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含噪声数据反演的概率描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贝叶斯理论给出了对含噪声地球物理数据处理的具体流程和方法,主要包括似然函数估计和后验概率计算.我们将数据向量的概念扩展为数据向量的集合,通过引入数据空间内的信赖度,把数据噪声转移到模型空间的概率密度函数上,即获得了反映数据本身的不确定性的似然函数.该方法由于避免了处理阶段数据空间内的人工干预,因而可以保证模型空间中的概率密度单纯反映数据噪声,具有信息保真度高、保留可行解的优点.为了得到加入先验信息的后验分布,本文提出了使用加权矩阵的概率分析法,该方法在模型空间直接引入地质信息,对噪声引起的反演多解性有很强的约束效果.整个处理流程均以大地电磁反演为例进行了展示.  相似文献   
53.
大地电磁二维反演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反演方程出发, 从构造目标函数和方程求解方面, 比较了国际上通用的OCCAM (奥可姆法)、RRI(快速松弛法)和REBOCC(简化基奥可姆法), 并由两个合成模型分析比较了OCCAM、RRI和REBOCC的反演结果。试验表明, REBOCC是继RRI之后又一种较快的反演方法, 可为电法勘探资料处理提供新的途径。而在RRI和REBOCC反演时, 网格的划分对结果很有影响, 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54.
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相比,广域电磁法通过采用全区视电阻率定义,突破了卡尼亚视电阻率所需的远区条件限制,极大拓展了可控源电磁观测区域和探测深度.考虑到电偶源激发场的三维特征以及地下复杂三维结构,为提高广域电磁数据解释精度,本文实现了基于二次耦合势的广域电磁法三维正演计算.该算法利用Helmholtz定理将麦克斯韦方程转化为库伦规范下的磁矢势和电标势耦合方程,有效改善了离散所得大型线性方程组的谱性质,并通过强加散度条件来消除电场伪解的影响.此外,采用散射场方法,其中一次场使用准解析法求解,二次场使用有限体积法求解,克服了局部激发场源奇异性问题.通过与一维层状模型下电偶源产生的电磁场准解析解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本文的正演算法对比分析了广域电磁法与CSAMT对典型三维目标体的探测能力,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广域电磁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地下目标体信息,拥有更优的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55.
56.
华南东部吉安—福州剖面岩石圈电性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华南东部地区岩浆活动的深部构造背景,对吉安一福州宽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处理,并利用非线性共轭梯度法进行二维反演,得到了武夷隆起带及周缘地区的岩石圈电性结构;结合区域重磁资料,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内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特征及地质含义.结果表明:华南东部地区岩石圈电性结构存在明显的分区性,并且壳内普遍发育不同成因的高导层,揭示出华南东部地区不同构造单元内的岩浆活动具有不同的成岩构造背景.其中,东南沿海褶皱带深部热侵蚀活跃,岩石圈物质和结构被强烈改造,电阻率普遍较低,软流圈上涌并伴随玄武岩浆底侵,导致岩石圈、地壳剧烈减薄;而武夷隆起带岩石圈电阻率相对较高,印支-燕山早期陆内挤压变形的构造形迹明显,晚中生代岩石圈拉张伸展作用对该地区岩石圈的物质结构有一定的改造.  相似文献   
57.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航空磁测作为一种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地球物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地质调查、矿产资源探测、工程勘察等领域。首先概括了无人机航磁测量系统近二十年的历史进程,介绍了国内外无人机航磁测量装备的研发进展以及应用情况,比较了三类主要无人机飞行平台的优缺点及其在航空磁测领域的应用场景,对无人机航空磁力仪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其次,详细阐述了航空磁测的干扰问题,对航磁补偿原理进行了数学描述,探讨了多种航空磁测补偿方法的应用实例,总结了无人机电磁干扰的特性和相关的抑制方法,指出了在传统磁补偿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无人机航空磁测精度的相关途径。最后,介绍了无人机航空磁测技术相关的典型应用案例,对无人机航磁测量技术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无人机航空磁测技术的下一步挑战与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8.
陈思静  胡祥云  刘双 《地球科学》2022,47(6):2175-2189
维拉斯托地区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内,区域内构造发育丰富,成矿条件优越,继续找矿的潜力巨大.采取向上延拓、小波分析、边界识别等技术对维拉斯托地区的航磁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已有地质资料,进一步完善了维拉斯托地区的地质构造,梳理出维拉斯托、拜仁达坝矿床的形成过程.通过航磁异常视磁化率成像反演结果提取出维拉斯托北侧地下的隐伏岩体信息.结果表明:(1)维拉斯托地区的北东向左行剪切性质断裂破碎带整体控制了该区的岩浆活动和矿体运移,同时该断裂带也是东南负磁异常与西北正磁异常之间的磁性过渡带,因此已知矿点与研究区构造分布、磁性强弱分布密切相关.磁异常反演结果显示维拉斯托北侧地下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据此,本文划分了3处成矿远景区,可为后续找矿工作提供一定参考.(2)向上延拓与小波分析结果显示白音查干-达青牧场断裂(F1)和助力可河断裂(F2)形成时间早、向地下延伸深,是控制维拉斯托地区岩浆活动和构造发育的主断裂.结合倾斜角法等边界识别结果,对研究区内断裂与磁性岩体分布进行了较为精细的拟定,共识别出14条断裂与11处磁性岩体,根据其形成与分布发现维拉斯托是研究区的成矿中心,来自深部的成矿流体经F1与F2在维拉斯托附近上升富集,再由西向东,沿中部北东向断裂破碎带(F3、F4、F5、F6、F7、F10等)运移至拜仁达坝,最终逐渐形成大兴安岭地区两个典型的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59.
Occam反演是一种正则化的光滑模型反演方法,它在寻找最小拟合差的同时追求最光滑模型.因地下介质的电性通常是连续变化的,Occam反演考虑了地下介质横向和纵向的光滑情况,应用Occam反演避免了模型电性参数被随意间断.通过建立层状和存在两个异常体的模型,利用2.5维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有限元法作正演响应计算,对响应数据基...  相似文献   
60.
各向异性介质中大地电磁正演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球物理资料处理解释中,各向异性现象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各向异性介质中大地电磁(MT)的正演数值模拟计算一直是国内外电磁感应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文中简要介绍了正演数值模拟计算的发展历程和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未来各向异性介质中大地电磁正演研究方向、需要解决的难点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