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4篇
地球物理   2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较大地震发生后,余震即开始活动,地震序列显示出不同特征。按照地震能量的释放规律和序列活动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类型,震群型是其中一种类型。本文系从能量、频次、地质条件以研究震群型活动的特点,发现余震活动总体积与序列释放总能量成正比。震前小震群的展布面积与未来续发性强震震级有关。多组构造交接复合的三角地块或菱形断块则是震群型序列活动的有利场所;介质条件不均一的破碎地带则是震群型序列活动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22.
甘肃省位于我国地形起伏较大的青藏高原块体的边缘,历史地震多而强,是我国地震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由统计分析求得;70—85年本区共发生M_s≥2.0的地震2030次,这些地震都属正常时期的弱震活动。 作者根据历史地震活动和近期弱震分布和地质构造背景,将这一地区划分为四个分区,分别给出了各分区的活动频度,b值,蠕变曲线斜率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23.
地震非均匀度在甘肃及邻区中强地震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丽珠  柳永秀 《地震》1998,18(2):189-194
在地城学中长期预报的基础上,近几年地震学攻关掼的应用实践中发现,刻画强震前中小地震活动在时空分布上不均匀性的能量--地震非均匀度(GL值)能较好地反映震前小震活动由稳定向非稳定过渡的中短期震兆特点。结合甘肃及邻区中强以上地震的预报研究,运用GL值进行时空扫描,结果发现除个别省界边缘地区地震外,所有5.4级以上地震前1 ̄2a,在震中300km范围内,2.0级以上小震活动在不同时段均显示出明显的非均匀  相似文献   
24.
肖丽珠  张小美  陈瑶  徐辉 《华南地震》2004,24(3):M011-M017
对1970年以来甘肃地区发生的13次小震群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它们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前兆性震群特征,其中10次震群之后在震中或其附近地区发生了中强以上地震。在深入研究这些震群的时、空、强特征和性质的基础上,对甘肃礼县震群进行了重点研究,该震群的h、k、μ、ρ值均为异常,在震群结束2月后就发生了岷县-临潭-卓尼县5.2级地震。  相似文献   
25.
2001年7月11日肃南5.3级地震前兆异常与地震序列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2001年7月11日甘肃省肃南县祁清乡Ms5.3地震前出现的一些较典型的活动性和前兆异常的形态特征。地震序列类型为主震余层型;序列b值为0.38,H值为0.90;主震释放的能量占整个序列能量的99.1%,序列特生为强度高而频次低,余震分布较集中,呈北东向分布。  相似文献   
26.
我感谢Forsyth等对南纬18°地震活动性质的澄清,同时我认为地震活动与厄尔尼诺之间的关系是不清楚的。我也相信偏离洋脊轴线的地震活动本身未必跟厄尔尼诺有直接关系,并相信由远震记录得到的发生于遥远洋脊系上的许多地震是一种不伴随火山活动、其震中没有热液成分的洋脊外地震。然而,远震记录到的异常地震活动事件在发生时间上似乎与厄尔尼诺有某种同步性。怎么会是这样的?沿着洋脊系异常高的地震活动水平往往伴生异常的  相似文献   
27.
2002年12月14日玉门5.9级地震活动及序列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玉门地区区域构造环境和中强震基本活动特征,分析了2002年12月14日玉门5.9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时空异常特征和地震序列类型,结果表明,地震前存在地震空区、条带、低频度、低b值、缺震、高η值、小震调制比和GL值高值等中短期异常现象;地震序列类型为前震—主震—余震型;其发震构造为一组挤压逆冲推覆断裂。  相似文献   
28.
海原位于南北地震带北段甘肃、宁夏交界的六盘山震区,历史上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共发生26次破坏性地震[1](表1)。其中1920年海原8.5级地震震中与这次地震震中相隔22.2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