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4篇
地球物理   2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86年8月26日门源地震序列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6年8月26日青海省门源6.4级地震,是祁连山地震带自1954年山丹7(1/4)级地震之后,迄今所发生的一次最强烈的地震,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着重研究门源地震的序列特征,並对本次地震后的趋势及地震大形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1、前言1990年4月26日在青海省共和县发生了M_s7级地震。甘肃省地震局对这次地震的余震趋势做了正确的估计,并对5月7日和16日两次5.5级地震做了较为准确的预报。在预报过程中,使用的还是一些传统的测震学方法,但在资料选取和如何划分余震活动时间段方面,做了一些技术性改进。本文对预报过程做一简要的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地震非均匀度在甘肃及邻区中强地震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肖丽珠  柳永秀 《地震》1998,18(2):189-194
在地城学中长期预报的基础上,近几年地震学攻关掼的应用实践中发现,刻画强震前中小地震活动在时空分布上不均匀性的能量--地震非均匀度(GL值)能较好地反映震前小震活动由稳定向非稳定过渡的中短期震兆特点。结合甘肃及邻区中强以上地震的预报研究,运用GL值进行时空扫描,结果发现除个别省界边缘地区地震外,所有5.4级以上地震前1 ̄2a,在震中300km范围内,2.0级以上小震活动在不同时段均显示出明显的非均匀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就单台波速比相对于平均波速比偏差的性质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项研究利用分维理论对甘肃河西走廊祁连山和龙首山活断层进行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6.
1.余震序列时间分布特征天祝、景泰6.2级地震后,共发生M_s≥1地震186次。从图1可以看出,震级随时间的衰减是明显的。最大余震是主震后30多分钟发生的M_s5.1地震,4级以上的地震都是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中国西部及西部边缘地区Ms≥7.0级地震在共同应力场源作用下的活动特点和相互关系,指出了两区地震活动具有可类比性。同时,分析了西部区域地震活动,建立了地震活动的动态规律:门限自回归模型,所得结论对评估西部地区的地震形势具有一定价值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较大地震发生后,余震即开始活动,地震序列显示出不同特征。按照地震能量的释放规律和序列活动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类型,震群型是其中一种类型。本文系从能量、频次、地质条件以研究震群型活动的特点,发现余震活动总体积与序列释放总能量成正比。震前小震群的展布面积与未来续发性强震震级有关。多组构造交接复合的三角地块或菱形断块则是震群型序列活动的有利场所;介质条件不均一的破碎地带则是震群型序列活动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位于我国地形起伏较大的青藏高原块体的边缘,历史地震多而强,是我国地震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由统计分析求得;70—85年本区共发生M_s≥2.0的地震2030次,这些地震都属正常时期的弱震活动。 作者根据历史地震活动和近期弱震分布和地质构造背景,将这一地区划分为四个分区,分别给出了各分区的活动频度,b值,蠕变曲线斜率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20.
肖丽珠  张小美  陈瑶  徐辉 《华南地震》2004,24(3):M011-M017
对1970年以来甘肃地区发生的13次小震群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它们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前兆性震群特征,其中10次震群之后在震中或其附近地区发生了中强以上地震。在深入研究这些震群的时、空、强特征和性质的基础上,对甘肃礼县震群进行了重点研究,该震群的h、k、μ、ρ值均为异常,在震群结束2月后就发生了岷县-临潭-卓尼县5.2级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