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5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6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0篇 |
大气科学 | 26篇 |
地球物理 | 33篇 |
地质学 | 150篇 |
海洋学 | 56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40篇 |
自然地理 | 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4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1年 | 3篇 |
194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山东黄河三角洲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三角洲,其顶点分别为蒲城、宁海和罗家屋子,形成年代分别为公元前40年至公元1048年、1855~1976年及1976年至今。本文在概要介绍古代和近代三角洲的同时,着重分析了现行黄河口形态演变与现代三角洲发育的动力关系。 相似文献
72.
值得再三思考的唐山地震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就现今构造活动与地区性构造的因果关系提出问题,根据唐山地区的勘探成果结合实地调查和形变测量等资料,着重对该区的主体褶皱构造——不对称的开平向斜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发震断层是向斜倒转翼不断遭受剪、压的顺势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73.
江苏中南部平原淤泥滩岸的地貌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调查资料的分析,在概括揭示江苏中南部淤泥质粉砂海岸发育的动力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其沿岸陆地、潮间浅滩与水下地貌发育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4.
上海夏季近地面臭氧浓度及其相关气象因子的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为了揭示城市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气象因素,尝试进行近地面臭氧浓度预报。通过对2005年夏季(6~9月上旬)上海徐家汇地区近地面臭氧的观测与分析,建立了用于夏季臭氧浓度预报和高浓度臭氧污染事件预警的一种简便、实用的统计回归方法。结果表明:天气条件对臭氧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臭氧浓度晴天最大、多云天次之、阴雨天最小;臭氧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12:00~14:00之间为最大值,凌晨3:00~5:00之间有一很小的次峰,5:00~6:00之间为最小值。产生高浓度臭氧污染是多项因子的综合结果,一般在高压系统的影响下,晴天少云,紫外辐射较强,相对湿度较低,气温较高,地面和高空吹偏北风,且风速较小的情形时容易产生高浓度臭氧污染。引进高浓度臭氧潜势指数和风向影响指数两个指标,并综合考虑多种气象要素,通过逐步回归建立的臭氧浓度预报方程,对逐日最大臭氧浓度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和可预报性。 相似文献
75.
奇异谱分析-最大熵结合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在中国夏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奇异谱分析-最大熵预报方法(SSA-MEM)和最优子集回归方法(OSR),综合考虑降水量序列自身的变化特征和外强迫因子对降水的贡献,把奇异谱分析-最大熵预报方法和最优子集回归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SSA-MEM和OSR集成的新方法。对1961—2000年的夏季降水量进行拟合并试做2001—2004年的夏季降水预测。结果表明,回报拟合值与实况值距平相关系数达到0.85,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预报的平均技巧得分较高,试报准确率达到69%,略高于目前国内对汛期降雨预测的平均准确率。初步的试验表明,本方法对全国范围夏季降水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在东北及西南地区预测结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76.
77.
78.
鞍山小岭子花岗岩地球化学及锆石SHRIMP年代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鞍山小岭子花岗岩岩浆锆石离子探针年龄为130.2±2.7Ma,形成于早白垩世。小岭子花岗岩高SiO2、Na2O K2O、TFeO/MgO,富集轻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Zr、Nb、Y,低CaO、Ba、Sr,地球化学组成与该区大范围分布的千山花岗岩十分相似,具A型花岗岩特征,其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至中国大陆东部之下引起的拉张有关。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