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126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工作参照Johansen等人分离Fe,Co的优点,以阴离子交换和反相色层法有效地除去Cr,Fe,Co,Sc放射性核素的干扰、用国际标样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仪器及试剂γ—射线谱仪: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测量系统是由一个70cm~3同轴Ge(Li)探测器,对~(60)Col332KeV峰的分辨率为3.5KeV,峰康比为20:1和一台Laben—4096多道分析器组成,放化中子活化分析,测量  相似文献   
102.
在分析渗流井的结构与水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结合当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构建渗流井取水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用于神木县张家川傍河水源地渗流井取水工程。确定水源地的布井方式与开采方案,计算水源地的平、枯水期允许开采量。结果得出:干水期允许开采量为35500 m3/d,枯水期允许开采量为11800 m3/d。  相似文献   
103.
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东部地区断控成藏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江凹陷东部地区是近年来珠江口盆地(东部)的热点探区,过去四十余年受限于钻井数量、地震资料品质和覆盖范围,缺少对断裂特征及控藏作用的系统解剖.本文在覆盖全区的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基础上,对阳江凹陷东部的断裂系统进行解剖,并探讨断裂对沉积充填、烃源展布、圈闭发育、油气运聚与保存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阳江凹陷东部的断陷格局具...  相似文献   
104.
一年来,本刊编委及有关专家对编辑部来稿进行了严谨、负责的审稿,使本刊的学术质量得以不断提高.在此,谨向下列审者致以衷心地感谢.   (以姓氏笔划为序) 丁志峰 丁国瑜 丁鉴海 刁桂苓 马 瑾 毛桐恩 牛志仁 王 仁 王亚勇 王吉易 王培德 王琳瑛 王文 王 FDA5 王椿镛 王碧泉 车用太 车兆宏 邓起东 冯 锐 冯德益 石耀霖 任振球 关华平 刘百篪 刘启元 刘建华 刘 杰 刘 洋 刘福田 刘蒲雄 刘耀伟 向宏发 孙为国 安镇文 巩守文 朱元清 朱日祥 朱令人 朱传镇 朱岳清 江在森 许力生 许忠淮 许绍燮 李小军 李世愚 李幼铭 李延兴 李均之 李松林 李清河 阮爱国 吴庆鹏 吴建平 宋俊高 张天中 张少泉 张东宁 张国民 张桂清 张 流 张培震 张德齐 杜建国 汪一鹏 陆阳泉 陆远忠 陈英方 陈 勉 陈  陈晓非 陈培善 陈鑫连 杨建思 周公威 周硕愚 林长佑 林传勇 林邦慧 罗奇峰 罗灼礼 罗奇峰 范立础 范国华 郑治真 郑金涵 郑斯华 金 严 金 星 姚 陈 姚振兴 施行觉 柏美祥 洪汉净 洪时中 胡亚元 胡毓良 赵凤新 赵玉林 赵国泽 郗钦文 闻学泽 凌道盛 夏 禾 徐文耀 徐 平 徐道一 徐锡伟 殷有泉 秦嘉政 聂永安 郭大庆 郭自强 郭增建 钱书清 钱家栋 陶夏新 顾国华 顾浩鼎 顾瑾平 曹新来 梅世蓉 黄立人 黄忠贤 黄福明 龚绍京 傅征祥 傅容珊 景利平 焦明若 琴朝智 蒋 淳 谢礼立 谢新生 韩渭宾 赖锡安 詹志佳 鄢家全 蔡永恩 蔡祖煌 滕吉文 臧绍先 黎凯武   魏修成                   《地震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105.
东北黑土区作为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分布着肥沃、珍稀的黑土资源,它的保护和利用历来备受关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健康,对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1970年、1995年、2010年和2020年四期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应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综合动态度、空间变化模型等方法分析东北黑土区近半世纪以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发现:①近半世纪以来东北黑土区建设用地、耕地及草地面积总体增加,湿地、林地及未利用地面积总体降低,地类变化主要集中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西北部及西辽河平原地区;②各地类变化均以交变量占主导优势,存在大量空间位置转移;③土地利用程度呈逐年小幅增长的趋势,但仍低于全国水平,土地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未来,应进一步研究东北黑土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机制及其对生态环境、生态服务功能、碳收支平衡的影响,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实现“把黑土地用好养好”。  相似文献   
106.
2018年5月28日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发生MS 5.7地震,黑龙江省牡丹江和漠河地震台重力仪均记录到此次地震事件,基于所记录面波的初动方向、同震响应延迟时间、最大震幅以及同震持续时间,分析2个监测站重力监测数据同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漠河地震台因震中距较远,同震响应延迟时间较长、最大震幅较小。以牡丹江地震台重力数据为例,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对重力固体潮进行仪器零漂改正和气压改正,结果发现,该台重力固体潮非潮汐大幅变化可能与仪器灵敏度下降有一定关系,其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7.
刘凯  宋运红  杨凤超  戴慧敏  许江  韩晓萌  梁帅 《地质通报》2023,42(12):2121-2131
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化是研究黑土形成演化最关键的问题之一。重建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预测黑土区气候环境的演变已成为黑土地研究的热点。在松嫩平原北部克山县典型黑土剖面中采集到15件孢粉样品进行孢粉学研究,并对部分相同层位土壤样品中总有机碳进行了AMS14C测年。系统分析、鉴定和研究表明,克山县黑土剖面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下部孢粉组合以Planted Poaceae-Echinate Asteraceae-Tamarix-Polypodiaceae为代表,中部孢粉组合以Tamarix-Chenopodium-Polypodiaceae-Echinate Asteraceae为代表,上部孢粉组合以Pinus-Chenopodium为代表。综合第四纪地质地貌、孢粉、AMS14C、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典型黑土主要形成于中全新世7500 a B.P.以来的大暖期,形成于松嫩平原温暖半湿润的气候环境,植被为以草本灌木为主的草原植被。新构造运动是控制典型黑土区自然环境演变的主要内动力,晚更新世黄土状亚粘土为克山县典型黑土的成土母质,黑土发育过程即为成土母质黑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8.
西藏羊卓雍错流域水体水质评价及主要污染因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者萌  张雪芹  孙瑞  汪步惟 《湖泊科学》2016,28(2):287-294
水质是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水质评价则是开展流域水体污染防治等工作的基础.基于2010-2014年羊卓雍错流域湖泊、河流水质及2012-2014年流域居民饮用井水、自来水水质监测资料,结合单因子污染评价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流域水质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2处地表水体中,羊卓雍错和巴纠错受中度污染,其他水体清洁或尚清洁,硒及氟化物为主要污染因子;9处居民饮用水体中,自来水水质明显好于井水,但也仅有3处自来水达清洁标准,硒、铝及硝酸盐为主要超标项.污染因子通过水-土-植被-动物系统破坏流域生态环境、阻碍农业生产发展,并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做好流域环境的综合整治、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完善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继续加强水质监测.  相似文献   
109.
选取1980—2020年重庆地区逐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等观测资料,基于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对重庆各地的气候适宜度进行计算。应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重庆地区气候适宜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重庆地区四季温和型、夏令避暑型、冬令避寒型、日光疗养型四类养生气候进行了适宜度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四季温和型气候适宜度地区主要集中在重庆东北部和重庆东南部。城口县全年体感舒适天数最多,是重庆地区气候最温和的地区。适合夏季避暑的地区主要在重庆东南部,如酉阳、秀山、彭水南部、黔江南部等。除重庆东南部分地区外,其他大部地区均适合冬季避寒。重庆日光疗养型养生气候舒适度水平呈“东高西低”的分布,东部适宜日光疗养的地区偏多,西部较少。  相似文献   
110.
基于1961—2020年阜新市阜蒙县和彰武县两县气象资料,应用Morlet小波系数模和模方、MTT和MannKendall等方法对阜新地区的大风日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阜新市两县大风日数年变化均呈减少趋势;彰武县的大风日数明显多于阜蒙县的大风日数,其中以两县春季和4月最多;两县大风日数的第一主周期为50年左右,第二周期为10年左右;彰武县的大风日数在2014年发生了突变,阜蒙县在1980年和2003年都发生了突变,突变后大风日数都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阜新地区大风主要以偏南风为主,其次是偏北风,东风占比最低;大风日数减少的原因与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得海陆温差变小、西伯利亚高压显著减弱、气温日较差减小、日照时数变少以及人类的工、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改造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