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李强  张景发  罗毅  焦其松 《遥感学报》2019,23(4):785-795
2017年8月8日发生的7.0级九寨沟地震诱发九寨沟熊猫海附近产生大量的滑坡体,造成道路阻塞,严重影响地震应急救援进度。为快速准确地识别滑坡分布范围,本文在深入分析滑坡遥感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引入面向对象分析方法,实现了基于无人机影像的震后滑坡体的自动识别。通过多尺度分割算法获取滑坡多层次影像对象,利用SEaTH算法自动构建每一层次特征规则集,实现基于不同层次分析的滑坡体自动识别。分析滑坡体在地形、活动断层等因子中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地震滑坡预测与危险性评价奠定基础。与人工目视解译结果相比较,基于面向对象的滑坡自动识别方法提取精度可达94.8%,Kappa系数为0.827,在电脑配置相同的情况下,自动识别方法的效率是人工目视解译效率的一倍。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地震滑坡的空间分布与斜坡坡度、地形起伏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地表粗糙度存在负相关关系,研究区滑坡体分布存在明显的断层效应。  相似文献   
32.
阿姆河是中亚最大的一条河流,其径流主要来源于西天山和帕米尔高原的积雪、冰川融水,由于地处高山区,数据获取困难,对其产流的具体组成与季节分布特征认识不足。本文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阿姆河1951-2005年的产流过程,分析雪、冰融水年内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阿姆河产流区融雪集中在3-7月,冰川产流在6-9月,雨、雪、冰产流比例分别为18%、67%和15%,雪、冰融水产流超过80%;2阿姆河总产流集中在4-9月,占年产流量的83%,地表流、基流和侧向流分别占径流量的38%、46%和16%;3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α=0.05)显示,1951-2005年间,阿姆河产流区降水呈显著减少趋势,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雨、雪、冰产流量与总产流量均呈减小趋势,特别是在1995年之后,由于气温的持续上升和降水急剧下降,产流量减少幅度加大,1996-2005年与1951-1995年相比,雨、雪、冰产流分别减少35%、20%和4%,总产流减少了21%。  相似文献   
33.
Lg波的QLg值是描述区域地壳结构及介质衰减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QLg层析成像被广泛应用于地壳衰减结构横向不均匀性的研究中.但是,对QLg在垂直方向上的不均匀性的研究较少.当发现一个地区发生QLg值低时,我们希望进一步了解这种介质衰减深度.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合成地震图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震源深度和介质模型计算QLg,判断Lg波发生主要衰减的深度.研究结果显示:(1)当震源深度浅时,上地壳介质衰减对于Lg波Q值的影响明显比下地壳的影响更大.而震源深度深时,两者贡献基本相当;(2)如果上地壳介质衰减强,则随着震源深度的增加,η值逐渐减小;如果下地壳介质衰减强,η值先增大后减小;但如果下地壳存在低速层,则η值持续增大;(3)如果上地壳介质衰减强,则随着震源深度的增加,Q0逐渐增大;反之如果下地壳介质衰减强,则Q0逐渐减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查某一区域不同深度地震的Lg波衰减规律,来判断这一地区的地壳介质衰减情况.  相似文献   
34.
华北地区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冬小麦各生育期测定了田间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及其相应的气象要素, 拟合了各生育期的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得出它们的几个特征参数:初始量子效率、最大光合速率和凸度.在华北地区冬小麦的整个生育期, 初始量子效率大多在0.050~0.075之间变化, 最大光合速率在5~25 μmol·m-2·s-1之间变化.表明初始量子效率随生育期的变化不大, 最大光合速率在营养生长期较高, 为20~25 μmol·m-2·s-1, 在生殖生长期, 随着叶片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的下降, 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5.
小兴安岭北东段地处环太平洋成矿域与古亚洲成矿域叠合区,经历了中新生代以来的火山-岩浆作用,是火山热液型铀矿床的有利产出部位。通过分析小兴安岭北东段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对比俄罗斯卡缅努什火山机构拉斯托契卡矿床,提出NE、NW向和SN向的贯通性基底断裂,以及晚中生代火山塌陷盆地和潜火山岩浆活动中心为该区铀成矿有利地段。铀矿化受溢流相霏细岩、流纹岩、流纹斑岩,以及喷发相凝灰岩,火山侵入相霏细斑岩、花岗斑岩、闪长斑岩和闪长玢岩控制。本区的南峦、宁远村、汤源和翠峦等火山塌陷盆地是铀成矿最有远景的盆地。  相似文献   
36.
青海玉树地震的InSAR数据同震形变场模拟与参数反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4月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玉树县发生了Ms7.1级地震,这次地震(震中33.2°N 96.6°E,Ms=7.1)是由甘孜-玉树断层的强烈活动引起。甘孜-玉树断裂带大部分分布于青海-西藏高原,北西走向。该断裂带和鲜水河断裂带共同组成了巴颜喀拉地块的南边界,二者在甘孜附近成左阶错列分布。在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和卫...  相似文献   
37.
中国冰川面积随高程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宜清  罗毅  孙林  刘时银 《冰川冻土》2014,36(3):527-536
冰川面积随高程分布规律是冰川系统结构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根据中国第一次冰川编目数据集,将全国冰川划分为27个研究区域,基于SRTM-DEM数据,分别提取了各研究区分段高程所占面积,分析了冰川面积随高程的变化. 结果表明:各研究区冰川面积都随高程呈偏态分布. 依据统计理论,建立了冰川面积随高程分布的二阶高斯分布偏态回归模型,回归模型决定系数均大于0.97,相对误差较小. 根据偏态回归模型,计算出了冰川系统高度特征值,并分析了冰川面积分布的区域性差异. 该模型一方面可以表达冰川面积在中间高程的集中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描述冰川面积在两侧分布的差异性,并可以用来分析未来冰川的变化. 偏态分布模型能很好地描述中国冰川面积随高程分布规律,为冰川系统结构的研究和冰川区域分布差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松辽盆地南部姚家组沉积特征及铀成矿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地区大型的含油气产铀盆地,其盖层中的上白垩统姚家组在盆地南部广泛分布,埋深适中;沉积体系以冲积平原、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等为主,具有稳定的泥-砂-泥地层结构;砂体厚度稳定,分布范围广,有机质和铀含量高;沉积期的温热-半温热古气候有利于富铀建造的形成。姚家组补-径-排水动力体系完善,后生改造条件较佳。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该组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潜力,是松辽盆地南部找铀矿的主攻目的层位。  相似文献   
39.
加拿大阿大提比亚省主要的两种金矿类型;一种是常见的石英脉型,另一种是较稀少的硫化物。变形作用在这两类矿床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与主要的断裂带有关。  相似文献   
40.
全面推进可持续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毅 《今日国土》2008,(7):13-15
当前在中国政府统一部署下,各地、各部门正在采取综合措施推进污染减排。2007年中国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06年下降了3.14%,二氧化硫排放量2468万吨,比2006年下降4.66%。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双下降首次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