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97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63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河南一次强降水过程云和降水结构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蕾  朱伟军  毕宝贵  周毓荃 《气象》2007,33(4):15-22
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Sv3.7)模拟了2005年6月25-26日河南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模式计算的整层积分所有水凝物总含水量、模拟的雷达回波特征、24小时雨量分布、强降水阶段雨量时变特征与实况对比均具有比较好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式输出的资料分析了强降水形成的湿热力动力条件、降水区不同位置不稳定指数以及强降水区各种水凝物随时间的变化,并用Reisner霰方案计算出的雪、霰、冰晶、雨水、云水比含量资料,对比分析了降水初生和显著增强两个阶段云中的微物理结构特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2.
1951-2005年燕山麓夏季降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燕山南麓1951-2005年夏季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燕山南麓夏季降水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5 a来,燕山南麓夏季降水线性减少趋势显著,平均每10 a年减少29 mm,夏季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一次气候突变.燕山南麓夏季降水和东亚夏季风变化周期不一致.燕山南麓夏季降水减少主要是由于亚洲中纬度地区和极地地区环流变化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3.
采用浅层地震技术对北京市立水桥附近的黄庄—高丽营隐伏断裂浅部活动特征进行探测, 研究其活动形变特征。结果表明:立水桥附近区域的浅部(150 m以内)地层为3层结构, 黄庄—高丽营断裂是由多条断层组合而成的、至今仍在活动的隐伏断裂;断裂上盘存在沉降中心, 不同时期沉降中心位置不同、沉降幅度不同;受沉降中心的牵引, 沉降带边缘产生了多条小断裂。这些特征为黄庄—高丽营隐伏断裂的整体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也为浅部活动性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14.
2000年春季北京特大沙尘暴物理化学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52,自引:9,他引:43  
2000年春季北京频频发生沙尘天气,严重影响了北京市大气环境状况.对4月6日北京地区发生的特大沙尘暴化学元素成分的分析表明北京春季沙尘污染极为严重.沙尘暴期间,20种元素总质量浓度高达1536μg/m3,是1999年同期的31.4倍.即使沙尘暴过后,污染依然严重,元素总质量浓度仍高达338.7μg/m3,是1999年春季的7倍.研究还发现,沙尘暴期间来自远方的大粒子占了很大的比例,绝大多数的元素浓度在粒径大于16μm处出现一个非常高值,远高于其他谱段的浓度;在沙尘暴后及其他时间,还没有观测到这种谱分布.沙尘暴期间的粗粒子(d>2μm)数浓度是沙尘暴后的20倍以上,细粒子(d<2μm)的数浓度是沙尘暴后的7倍.  相似文献   
115.
贵州兴仁生物成因红铊矿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兴仁滥木厂铊矿床中主要工业矿物红铊矿(lorandite )是在沉积成岩时由生物富集形成的铊矿物,在铊矿石中可见到大量的微古动物化石,其中有孔虫和苔藓虫类占绝大部分。绝大部分微古动物化石都被含铊矿液交代,形成保留生物假像的红铊矿物斜硫砷汞铊矿。生物成因红铊矿的发现为矿床成矿模式和成矿时代的厘定提供新的证据。生物富集成矿和热液改造成矿是该矿床最主要的成矿特征。对生物群时限,硫同位素组成和生物富集成矿现象分析表明,生物富集成矿阶段发生在晚二叠世,即海西晚期,而热液改造成矿阶段则发 生在中三叠世,即印支早期。在热液改造成矿阶段形成的矿石中见不到生物假像铊矿物,其完全被典型热液铊矿物所替代。  相似文献   
116.
张剑  柯宝贵  刘同木  曹炳强 《测绘科学》2021,46(1):99-107,161
针对兰州市中心城区的地面沉降问题,该文采用PS-SBAS和PS-InSAR技术,利用2016-01-20—2019-02-21时间段内的39景Sentinel-1A/B降轨数据,使用缓冲区分析技术对兰州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和铁路线周边100m区域做了沉降影响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基于Sentinel-1A/B数据和时序InSAR技术,可以准确监测城市地表的沉降和轨道交通线的沉降时空规律;沉降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东南部的方家泉村、和平镇和猪咀岭村;软土地基下地铁的施工会导致沉降现象的发生,兰州轨道交通线和铁路线的沉降主要发生在城区东南方向;在监测时段内,使用两种时序InSAR技术监测的同名点在沉降趋势和累计沉降量上保持了良好的一致性和吻合性,但PS-InSAR的时序变化曲线较PS-SBAS更为平缓。  相似文献   
117.
2013年暖季试验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3年,国家气象中心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展暖季试验,探索业务单位与科研单位合作的新途径,以实现对业务相关研究的促进并加速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向业务转化。本文介绍支持暖季试验的仿真业务环境、强天气联合会商及凝练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及新技术应用测试转化结果。通过暖季试验,搭建起能对业务数据和被测试转化成果产品实时保障的仿真业务数据环境、完全仿业务定量降水预报和强对流天气预报的仿真业务分析预报交互平台以及能实时评估业务数值模式和测试模式产品的客观检验系统。定期联合会商为预报员和科学家提供了面对面的交流平台,使得科学家更加了解业务需求并通过分析研究解决部分会商中提出的科学技术问题。新技术应用测试转化试验表明: 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提升强对流和暴雨天气的预报水平有积极意义,雷达风场反演技术、卫星天气应用平台对中尺度天气的快速分析有意义。而预报员与科技成果研发人员能否密切合作是影响科技成果业务转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8.
基于CORS站网基线综合解算,利用移去-恢复法和负荷形变法监测陆地水负荷对地表垂直形变的影响。以台州地区为例,对2017~2019年CORS站网和相关区域负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州地区陆地水负荷对地表垂直形变的影响存在季节性变化,地下水负荷影响较为明显,可达cm级;且该影响在年际尺度上相对稳定。利用CORS站网可以监测陆地水负荷引起的地表垂直形变,为水动力环境监测与地质灾害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9.
远离大陆海岛的高程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舟山庙子湖岛短时验潮站上GPS点的大地高,结合EGM2008重力场模型计算短时验潮站的重力大地水准面高,得到GPS点的海拔高。利用同步水位观测技术得到GPS点多年平均海面的1985国家高程。将GPS海拔高与其1985国家高程比较,发现两者相差不超过10 cm。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前期观测数据的情况下,同步水位观测技...  相似文献   
120.
棠甘山锰矿床属于典型的沉积-岩浆气液叠加型层控锰矿床。根据矿床产状、矿物组合、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质和气液包体特点表明,棠甘山锰矿是受岩浆气液叠加形成的一个新的层控锰矿类型。大部分成矿物质来自矿床本身,而少量成矿物质来自岩浆气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