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319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可扩展编码从编码入手解决网络带宽自适应问题,同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视频流的抗误码性。在opnet仿真平台上搭建了基于可扩展编码的P2P网络视频仿真系统,对仿真系统中的资源发现型机制和流媒体的传输机制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具体描述了仿真系统的搭建过程,最后给出了仿真分析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2.
甘肃北山野马泉岩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d、Sr、Pb同位素研究结果揭示:甘肃北山野马泉岩体第Ⅰ、Ⅱ侵入阶段花岗岩类具有Ⅰ-型花岗岩的特征,(87Sr/86Sr)i=0.708~0.710,εNd=-2.229~-5.866,在207 Pb/204Pb-206Pb/204Pb构造模式图上其投影点落在造山带演化线附近,在εNd-εSr图解中,其投影点落人Ⅰ-型花岗岩类范围内,其成岩物质为壳幔混合来源。第Ⅲ侵人阶段的岩石成因类型为S-型,其(87Sr/86Sr)i=0.7149~0.7358, εNd=-7.3750~-8.9556。该岩体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环境是北山陆内碰撞造山带。  相似文献   
33.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rolling effects of the (n, n)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SWCNT) with different curvatures on Rh adsorption behaviours by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he outside charge densities of SWCNTs are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those inside, and the differences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ube radius. This electronic property led to the discovery that the outside adsorption energies are higher than the inside ones, and that the differences are redu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ube radius. Partial density of states and charge density difference indicate that these strong interactions induce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Rh atoms and SWCNTs.  相似文献   
34.
利用冀鲁豫测网的流动重力5期观测成果,探讨了重力场变化与封丘地震的关系。研究发现:冀鲁豫交界地区的重力点值在封丘地震前后出现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过程,较好地对应了封丘ML4.8地震孕育 发震 震后调整的过程。该重力变化可能是封丘地震的异常反映。  相似文献   
35.
从“城中村”的概念和形成原因入手,总结了“城中村”的异质性特征。将主城区外围地区划分为4个圈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圈层土地整治的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城中村”的特征分析了主城区规划边界内外采用农民直接搬迁进城模式进行土地整治对避免“城中村”出现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和政策保障措施。为城市拓展过程中避免“城中村”出现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6.
我国典型季风海洋性冰川区雪坑中主要阴、阳离子的来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海盐示踪法、相关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两处典型季风海洋性冰川(海 螺沟1 号冰川和白水1 号冰川) 积累区雪坑主要化学离子来源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两冰川区除Na+ 是海洋源外,其他离子主要是非海洋源;Cl-、NO3 -、SO4 2- 、K+、Ca2+、Mg2+ 非 海洋源所占的比重,在海螺沟1 号冰川依次为52%、99%、100%、98%、99.9%、83%,白水 1 号冰川依次为68%、99%、100%、98%、99%、59%;分析认为,海螺沟1 号冰川离子的非 海洋源主要是大气环流远源物质和高原面物质输入,而白水1 号冰川除上述来源外,冰川区 近源物质输入对离子浓度贡献很大。两冰川区各离子具体来源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并且阴、阳 离子来源的共源性较低,其主要原因是:(1) 冰川区内局地环境的差异,比如岩性、山谷风系 统、地形地貌等;(2) 两冰川区离子淋溶作用强度的差异,分析认为,海螺沟1 号冰川离子淋 溶作用较强;(3) 不同离子的来源方式、沉降方式、自身化学特征以及沉积后过程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37.
38.
硅酸盐岩石的分解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凌进中 《岩矿测试》1988,(4):317-323
硅酸盐样品的分解方法历来是分析工作者十分关注并且不断探索的课题。硅酸盐分析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伴随着新的分解方法的出现,必然会诞生新的分析流程,推动硅酸盐分析向着更加准确、快速和经济的方向前进。本文拟对硅酸盐样品常用的分解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