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种瑞元 《岩石学报》1990,6(3):12-23
辽西南部中生代花岗岩类呈北东向带状分布,由多期侵入的岩基、岩株和岩脉组成,具有从中性—中酸性—酸性的分异演化系列。固结指数SI=41.02~1.45,分异指数DI=42.84~95.45。随着岩浆分异程度的增高,酸度和碱度明显增高,碱度率AR=1.69~3.95,并由Na_2O>K_2O变为K_2O>Na_2O。同时,岩体中Sc、V、Cr、Co、Ni、Ba、Sr、Th、U、REE及Au、Cu、Pb、Zn等微量元素和成矿元素丰度逐渐降低,而Mo则主要富集在岩浆演化的晚期阶段。随着岩浆由中性—中酸性向酸性演化,相应地形成了Au、Cu→Pb、Zn→Mo矿床(矿化)类型组合,构成一有成因联系的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32.
华山山前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具有明显的新活动,沿断裂带及其两侧分布有最新断层崖,基岩裂缝、黄土裂缝、山体崩(滑)塌体等众多的地震形变和破坏遗迹,华山山前断裂带应是1556年华县8级地震的发震断层。 从本文提供的一个古地震剖面分析,华山山前断裂带全新世以来可能发生过四次大地震,其重复间隔约2000—2500年  相似文献   
33.
34.
鸡公山花岗岩是桐柏-大别山造山带的一处重要岩基。为探讨鸡公山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和动力学背景,指导区域找矿,对鸡公山岩体开展了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岩体具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副矿物有少量角闪石,为分异I型花岗岩。锆石U-Pb定年测得岩体年龄值为141.8±0.8 Ma(n=26, MSWD=1.15),表明鸡公山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全岩Sr同位素(87Sr/86Sr)i为0.707 75~0.708 18,εNd(t)值为-19.21~ -17.63,两阶段模式年龄为2.49~2.36 Ga。锆石176Hf/177Hf值为0.281 845~0.282 083,εHf(t)为-29.67~-21.31,两阶段模式年龄为3.07~2.54 Ga。Sr-Nd-Hf同位素特征暗示形成鸡公山岩体的岩浆可能是扬子板块中下地壳新太古代大别表壳岩物质重熔形成。岩体具较高的(La/Yb)N、Sr/Y值,铕负异常不明显,与大别山埃达克型花岗岩特征类似,形成于构造伸展机制下,为尚未发生拆沉的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物。鸡公山岩体可能是岩体内伟晶岩脉的母体花岗岩。  相似文献   
35.
断层的分段生长和连接控制着断层圈闭的形成,为了研究断层形成过程对圈闭形成的控制作用,应用位移/离距法和位移梯度比法判别断层相互作用阶段,落实断层圈闭的空间匹配有效性。针对空间匹配的断层圈闭,应用最大断距相减法开展断层圈闭形成时期的研究,在成藏关键时期前形成的断层圈闭是油气有利聚集的部位。本文以歧口凹陷歧南斜坡的南大港同向断层与扣村反向断层为例,开展断层圈闭时空配置有效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油气多分布在同时具备空间和时间匹配有效的断层圈闭内,仅具备空间或时间匹配有效性的断层圈闭中未见油气聚集。因此,通过对未钻探断层圈闭开展时空匹配有效性评价,能够有效地降低勘探开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36.
种瑾  张安良 《内陆地震》1994,8(3):234-240
通过大比例尺活动断裂地质填图,查明了宝鸡高家村──高店断裂的几何展市及内部结构特征。在多处发现断层露头剖面,断层错断了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沉积物,反映出断层具有很新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37.
在“农业学大寨”大好形势推动下,国营橡胶农场1975年超额完成了任务,1976年要实现胶产量翻一翻。如何保证胶水不给雨水冲掉,对我们这个多雨地区来说,割胶天气预报是我们农场气象站的主攻任务之一。目前,我站预报割胶天气有以下几种方法: 1.用20时的饱和差变化曲线预报割胶天气<见图1,适用7、8、9月)。 图1是20时饱和差曲线。12小时雨量是当晚到次日09时雨量,24小时雨量是当日20时至次日20时雨量,08时风向是次日风向。  相似文献   
38.
报道了1982年9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的“大陆地震活动性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的简况。参加此次讨论会的有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代表,提交大会讨论的学术论文共73篇,其中包括中国的28篇。此次讨论会充分地反映了近年来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并取得可喜进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39.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全过程pushover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往采用杆系模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时,杆端塑性铰所采用的力一变形关系模型中特征参数的计算是基于杆件的原始尺寸,且对变形的极限值(如极限曲率)没有加以限制,这种本构模型并不能完整地体现构件的受力全过程。本文首先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保护层混凝土剥落后强度的变化以及箍筋约束作用对其强度和延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一个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进行了全过程pushover分析。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分析方法能够更合理地反映结构从加载到破坏的整个受力过程。  相似文献   
40.
提出一种多尺度帧间边界变化检测方法,将当前图像划分为变化区域和非变化区域,变化区域内采用基于Hausdorff距离跟踪器找到对象在后继帧的最佳匹配位置;然后利用Snake模型拟合该位置上的非刚性形变,得到对象真实边缘;最后采用一种基于距离变换的最短路径法使开环闭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