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7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275篇
地球物理   267篇
地质学   622篇
海洋学   12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9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21.
吐哈盆地煤层的吸附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对吐哈盆地煤层的吸附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认为该盆地煤层虽然变质程度较低,但对甲烷气仍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煤的变质程度是影响吐哈盆地煤层吸附性的主要因素,煤岩显微组分、煤中水分和含油性也对煤层吸附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2.
利用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1961—2013年5—9月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阿勒泰地区暖季昼夜降水的气候统计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近53 a阿勒泰地区暖季昼夜雨量空间分布基本一致,总体表现为由山麓丘陵向河谷平原减少的特征。各站暖季昼夜雨量差和雨日差值均呈昼雨量多于夜雨量,昼雨日多于夜雨日的分布。2全地区昼、夜降雨日数的月际分布均表现为单峰式分布,峰值为7月。3全地区昼夜降水量均呈增多趋势,日数均呈减少趋势,夜雨量的增加速率大雨昼雨雨量,夜雨日数的减少速率小雨昼雨日数,表明该地区暖季昼夜降水的雨强增大,极端降水事件有所增加,并且这种变化在夜间表现得更为明显。4夜雨量和夜雨日数和昼雨量的年代际变化一致,均在20世纪90年代最多,70年代最少;昼雨日数在80年代最多,21世纪第一个10 a最少。暖季昼夜降水日数均在1972年发生了突变,夜雨量和昼雨量分别在1983年和1991年发生了突变。5暖季昼夜降水的Morlet小波分析表明虽然昼夜雨量和日数各自有其周期变化特征,但也有共性,目前夜雨量、夜雨日数、昼雨日数均处于偏少时期。  相似文献   
923.
本文利用2000年3月-2011年2月西藏地区的MODIS雪盖产品数据、DEM数据以及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西藏地区不同自然区划地带下雪线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表明:西藏及各区域年平均雪线波动变化比较平稳,全区年平均雪线为4848.6m,呈微弱上升趋势,线性倾向率为6.54m/10a;各季节平均雪线中,秋季雪线的变化对年平均贡献最大,二者相关系数达0.796。冬季雪线呈下降趋势(相关系数为-0.625),其余三季则均表现为上升趋势,但均不显著;除东喜马拉雅南翼山地雪线逐月变化波动明显外(标准差为60.3m),其余均表现为平缓波动形势;西藏地区的雪线空间分布基本上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步升高的态势,其中东南部和西北部雪线分布密集且复杂。中部雪线则相对较稀疏,其高、低值区分别与山脉和河谷分布相对应;整体上,西藏雪线与气温正相关,与降水量负相关,但是各区域四季雪线与气温、降水量之间又存在差异。雪线是积雪各要素特征变化最为敏感的指示器,研究西藏高原雪线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了解西藏高原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4.

本文以基于改进BISQ模型的二维双相各向同性介质一阶速度-应力方程为基础,推导出了曲线坐标系下对应的方程,然后采用低频散、低耗散的同位网格MacCormack有限差分法来离散方程,并采用紧致的单边MacCormack差分格式结合牵引力镜像法来施加自由地表边界条件,实现了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法采用贴体网格来描述自由表面,地表的网格线紧贴地形,避免了台阶近似造成的数值散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双相介质起伏自由地表和分界面处,各类波型复杂的反射透射规律可以清晰展现,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法可以精确地解决地震波在含起伏地表的双相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问题.

  相似文献   
925.
探地雷达是探测水合物的一项有效技术手段.通过模拟试验研究实验室水合物电磁特性与水合物饱和度等因素的关系,对陆域冻土区水合物勘探及储量估算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验室制样获得以均匀天然石英砂颗粒为骨架的含四氢呋喃水合物土样并对其介电常数进行研究,发现在1.5G高频雷达测试下,纯冰模型与四氢呋喃水合物具有明显的电磁特性差异;当四氢呋喃水合物模型饱和度大于35%时,水合物模型介电常数随水合物体积增大而增大,雷达波在模型中传播速度逐渐减小;四氢呋喃水合物在10℃室温及常压下可以保持近1h的模型稳定性,当模型孔隙中水合物和液态四氢呋喃共存时,合成试样的四氢呋喃体积分数越大,孔隙中液态四氢呋喃越多,水合物模型的介电常数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926.
非洲磁异常对地磁场结构及其长期变化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非偶极磁场在主磁场结构及其长期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非偶极磁场主要表现为行星尺度磁异常,它们是南大西洋磁异常、非洲磁异常、欧亚大陆磁异常、澳洲磁异常和北美磁异常.在这5块磁异常中,非洲磁异常对磁赤道的形状和位置以及全球长期变化特征有极大的影响.非洲磁异常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3方面:第一,由于异常区位于赤道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它极大地影响磁赤道的形状和位置.相对于偶极场的地磁赤道而言,异常区所在的中北非洲和中大西洋地区的磁赤道向北移动,最大移动量可达约15°.第二,非洲磁异常的快速西漂对全球长期变化的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在该异常区西边的中美洲形成了全球最主要的长期变化区,在1900~2005年期间,最大年变率Zmax超过200 nT/a.第三,非洲负磁异常区与其南面的南大西洋正磁异常区相结合,〖HJ〗它们的变化使西半球地磁场强度大大减弱,也使全球磁场发生显著畸变.这两块磁异常与深部的反极性斑区有着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27.
云南昆洛高速峨山段典型山地雾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红  杨明  郭荣芬  白学文 《气象》2008,34(8):87-9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的逐6小时格点资料,对2005年12月29-31日云南昆洛高速公路峨山段一次典型的强山地雾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探讨了本次山地雾形成和维持的机理.结果表明:雾区上空850~800hPa层间存在逆温层或中性层,逆温层越强,山地雾越浓;近地层小于1m·s-1的微风有利于成雾;分析还指出这次强山地雾发生在久雨转晴和地面强变性冷高压西南侧的天气背景下,地面强辐射冷却效应对山地雾有触发和增强作用,地形背风坡有明显增雾作用.  相似文献   
928.
为了厘清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桌子山矿区的煤层气成藏条件,对区内主力煤层的厚度、埋深、煤岩煤质、含气性、顶底板封盖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区煤层厚度较大、埋深适中、生烃物质基础丰富、含气量高、封盖条件较好,具有较有利的成藏条件。综合分析矿区构造形态、顶底板封盖性及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断层与盖层封堵型、叠瓦扇式逆冲断层与水力封堵型、多煤层自封闭型3种煤层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929.
在青藏高原北部卡巴纽尔多湖-错坎巴昂日东湖一带上三叠统巴颜喀拉山群中首次发现牙形石Epigondolella sp.、Metapolygnathus communisti、Metapolygnathus spp.、Metapolygnathus primitius及有孔虫Gaudryina sp.、Jacullella sp.、Verneulinoides maurtii(Terquem)、Gaudryina triassica Trifonova、Ammodiscus sp.等。其中,Epigondolella与Metapolygnathus均为晚三叠世诺利期典型牙形石和常见类型,有孔虫亦显示为晚三叠世常见分子,从而为厘定该套地层时代提供了重要生物依据,对于该地区巴颜喀拉山群形成于早三叠世和中三叠世早期的观点有待于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930.

近几十年来,持续的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等环境胁迫已经对云南部分中小型湖泊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古湖沼学的研究方法能有效弥补湖泊现代监测数据的不足,且有助于识别湖泊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特征并开展生态响应模式的评价。本研究以滇西北地区的剑湖31cm深度钻孔为例,结合210Pb和137Cs定年,通过沉积物记录的多指标(硅藻、烧失量、粒度、元素与稳定同位素)分析及流域历史资料重建了近200年来剑湖生态环境的演化过程,结果显示剑湖水动力条件持续减弱,营养水平持续上升,硅藻已从45种减少到26种,且底栖类型物种持续减少,表征了剑湖生物多样性出现了持续降低的趋势。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冗余分析(RDA)等方法,识别出驱动硅藻群落长期变化的重要环境变量为水动力条件和营养水平,进一步的方差分解结果表明,近200年来水动力条件和营养水平分别解释了硅藻群落变化的6.3%和1.4%,两者相互作用时解释了13.1%;而1960年以来,水动力条件、营养水平及气温分别独立解释了硅藻群落变化的6.5%、1.4%和0.2%,三者相互作用时解释了10.6%,表明剑湖的水动力条件、营养水平及气候变化是造成剑湖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环境梯度。综合剑湖生态环境长期变化特征分析表明,该湖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持续影响,其生态系统结构已经出现了明显变化。因此,在气候变暖的长期背景下,控制流域污染物输入及合理的水文调控是维持高原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