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240篇
测绘学   74篇
大气科学   266篇
地球物理   256篇
地质学   600篇
海洋学   12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9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81.
开鲁盆地陆东凹陷是辽河油田的外围探区,依据地震反射终止关系,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将陆东凹陷下白垩统的九
佛堂组-沙海组划分成2 个地震层序,即九佛堂层序和沙海层序。利用地震反射内部结构和外部几何形态,结合地震反射
同相轴的振幅和连续性等参数,在九佛堂层序和沙海层序内识别出平行席状、亚平行席状、楔状、前积、杂乱、透镜状共
6 种地震相,并对其特征进行了描述。各种地震相平面分布具有差异性、纵向上具有继承性和演化性。经过综合解释,建
立地震相与单井沉积相之间的响应关系,把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以湖泊沉积理论为指导,建立目的层各层序地震相-沉
积相模式,结果表明,目的层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浊积扇以及湖泊等沉积相。  相似文献   
882.
草本泥炭形成的生物环境机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通过东北和华北湿地三年的野外定位观测,分析了形成泥炭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局地微环境及区域气候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草本泥炭形成的生物-环境机制,确定了泥炭形成的气候模型。  相似文献   
883.
陈锦  白志民 《矿物岩石》2007,27(2):116-120
实验以大洋多金属结核浸出渣(66%,质量分数)为主要原料、高岭土(21%)为粘结剂、蛭石(13%)为膨胀剂,研制出用于动态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浸出渣颗粒。以造粒后的颗粒为吸附剂动态处理含Cu2 的模拟废水,研究发现溶液浓度、流速、pH值对动态吸附效果的影响,选定浸出渣颗粒动态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工艺参数:造粒后浸出渣颗粒的比表面积为18.61 m2/g,当模拟废水中Cu2 溶液的初始浓度为27 mg/L、pH=5.35、出口流速为10 ml/h时,每克浸出渣颗粒可动态处理模拟废水114.3 ml,处理后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0.5 mg/L,实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84.
华南地区栖霞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广西来宾铁桥剖面栖霞组层纹灰岩和江西慈化洪桥剖面栖霞组粒泥灰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广西来宾铁桥剖面栖霞组的灰岩样品40件及该剖面中产出的菊花石样品8件、江西慈化洪桥剖面的粒泥灰岩样品8件、浏阳永和剖面的灰岩样品10件及该区产出的菊花石样品3件进行了黄铁矿矿化程度(DOP值)的测定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地区的DOP值多数大于0.42;结合岩石微量元素比值特征的分析,表明华南地区栖霞组灰岩形成于缺氧的沉积环境.DOP值的变化趋势为:浏阳>来宾>慈化,表明华南地区3个剖面的沉积环境含氧量的关系为:浏阳<来宾<慈化.DOP值在3个剖面上的周期性变化与剖面中的沉积旋回相对应,亦表明沉积环境的含氧量呈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885.
石墨尾矿烧结砖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青岛南墅地区是我国优质石墨的生产基地。石墨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但是,石墨选矿厂排放的大量固体尾矿,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农田,也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石墨选矿厂投产以来排放的尾矿,已占用了数十公顷的土地,其中最大的一个尾矿堆场,面积达10公顷,体积约32万m3。裸露于地表的泥沙状尾矿粉末,随风飘扬,极易形成扬沙天气;在多雨季节,大量降水又形成泥沙流,危及周围农田。为解决尾矿带来的环境问题,石墨矿及当地政府每年都要花费巨资和人力对尾矿进行掩盖,但治理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86.
大庆长垣扶余油层沉积层序构成及充填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长垣是松辽盆地北部最重要的含油气构造,扶余油层是其主要含油层位之一。根据岩心、测井和高分辨率地震等基础地质资料,将扶余油层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7个四级层序。其储层砂体为冲积-河流环境的网状河道和曲流河道沉积,砂体厚度横向变化快,河道砂体不易预测和识别。在沉积演化上,河道发育经历了曲流河道-网状河道-分支河道的变化过程;决口扇在F2.2-F1.3时面积扩张,随着湖侵加剧,决口扇范围缩小至消亡;洪泛平原也随着基准面的上升、湖泊的发展,颜色由红色逐渐过渡到灰绿色和灰白色,分布面积也逐步缩小;湖相由早期的孤立河间湖发展到后期连片分布的稳定湖。层序构成和沉积响应过程受松辽盆地裂后热沉降构造背景控制,同时受气候和物源条件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887.
除温度、浓度、压力等外,氧逸度(fO_2)的大小也是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之一,在矿物、岩石、矿床以及地球化学等领域中,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成为天然岩石及实验岩石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对于fO_2,除了用氧探针等手段进行直接测定外.也可利用含变价元素的造岩矿物,对岩浆结晶时的fO_2.条件,进行间接的估算,如利用钛铁氧化物固溶体(USP-Mt,IIm-Hem)组成,利用橄榄石的Fa量,辉石的Fs量,黑云母的含铁量和价态及它们的结晶温度估算fO_2等.  相似文献   
888.
针对合肥盆地勘探程度低、地热史资料缺乏的现状,提出利用伊利石结晶度与埋藏深度和成岩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来确定古地温梯度,进而利用温度资料求取原始地层厚度和剥蚀量,并利用包裹体测温和镜质体反射率两种方法计算出安参1井白垩系的原始地层厚度和剥蚀量,其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为深化盆地下侏罗统和下白垩统烃源岩的热演化研究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889.
油源对比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油中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可以应用于油源对比,指标可以归纳为3类:①所含元素的聚类分析及其所反映的元素分布总体特征;②不同族、不同类型元素的组成,特别是过渡族金属元素;③稀土元素。但对于哪些微量元素可以应用于油源对比,哪些具有普遍意义,在不同地区是否具有适用性,影响其油源对比应用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主控因素是什么,仍然不甚清楚,由此导致很多方面的认识还不甚成熟,成功应用的实例相对常规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不多。原油中的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于外部成油和运聚环境,在原油生成和运聚过程中,通过烃—水—岩之间的复杂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以金属卟啉螯合物、有机络合物或吸附态的形式聚集于原油中,并且沥青质是原油中微量元素的主要载体,元素组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分异。此外,原油在自身形成与演化过程中也会发生元素组成的分异,影响因素包括油源母质类型、成熟度、次生变化等。在这些过程中,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不同会使原油中的元素组成出现差异,基本不发生/少发生变化的元素即可能是好的油源对比指标,这是应用微量元素进行油源对比的原理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90.
基于GIS RS与AHP耦合技术的矿山水力侵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陕蒙(西)地区的水力侵蚀受控于多种因素。在详尽地分析了影响水力侵蚀的各种因子基础上,确定母质类型、植被覆盖、地貌类型、沟壑密度、地形坡度、土地利用类型、矿山开发面积、降雨强度、水土保持、大风强度作为其主控致灾因子。根据遥感(RS)解译成果,应用GIS分别建立了各主控因子的专题层图,利用先进的层次分析方法(AHP),确定影响水力侵蚀的各致灾因子的权重系数。通过GIS、RS与AHP耦合技术的应用,对各子专题层图进行加权复合叠加,利用频率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确定出水力侵蚀的分区阈值,构建水力侵蚀的危险度评价的多源地学信息复合叠加模型,并对水力侵蚀危险度进行了分区评价。水力侵蚀模型的建立,为水力侵蚀的分区评价与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