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4篇 |
免费 | 178篇 |
国内免费 | 14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5篇 |
大气科学 | 167篇 |
地球物理 | 204篇 |
地质学 | 358篇 |
海洋学 | 57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87篇 |
自然地理 | 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藏北双湖-安多地区侏罗纪菊石新资料及地层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采集的菊石鉴定表明藏北安多地区布曲组、“夏里组”和“索瓦组”的时代为中巴通期至中卡洛维期。特别要指出的是 ,从藏北地区沉积演化和古生物地理区系的角度来看 ,该地不具备存在晚侏罗世提塘期“斯匹提页岩动物群”的地质背景 ,所以藏北地区近年来多次报道的晚侏罗世提塘期的“斯匹提页岩菊石动物群”值得怀疑 ,有关化石的鉴定是不可靠的 ;还应该指出的是 ,雁石坪地区侏罗纪岩石单位也不适宜在安多地区运用。双湖地区菊石层序指明该地富含油页岩的缺氧性沉积 ,即“海螂蛤页岩相”的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普林斯巴赫至早图阿尔期 ,它们是早侏罗世晚期全球性缺氧事件在东特提斯北缘的响应。 相似文献
962.
据估算,我国因各种生产建设项目而历史遗留废弃地达2亿亩。一些新建的生产建设项目还在继续毁损土地。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确保18亿亩耕地的主要潜力之一,成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缓解工农矛盾、实现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发展现代农业最重要的保障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63.
本文对拱极星时角法测定天文方位角的几项主要观测误差:地面目标观测误差、天体观测误差、水准器位置和读数误差等等,提出了精度估算的公式,并就个别仪器和个别地区的实测资料,求定各项误差的大小和级别。在这个基础上,又提出了天文方位角测定实际精度(包括内精度和外精度)的计算公式,并列有实例。对于拱极星时角法测定天文方位角的几项主要系统误差:水平度盘直径误差与水平轴轴颈误差进行了探讨。并根据1960年和1961年的实测资料(包括两种类型的仪器)指出,水平度盘直径误差对于每一个测回方位角的影响是系统性的,但是对于方位角总平均值的影响则很小。水平轴轴颈误差对于天文方位角测定成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也不可以从观测纲要和正反方位角测定中加以削弱和消除。当引入轴颈改正以后,不同类型仪器测定的同一方向的天文方位角,互差减小了约近1″,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点。因此,天文方位角测定必须考虑水平轴轴颈误差。此外,根据作者在个别地区的实测资料分析,初步表明,天文方位角测定的外精度,受人差和旁折光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如果把各测回尽可能均匀分布于各时角,并对称于子夜,对于削弱旁折光和人差的影响,是简单易行,而又较为有效的。 相似文献
964.
积雪深度是表征积雪特征的重要参数,也是气候变化区域响应敏感因素。利用1979—2010年逐日雪深被动微波遥感数据以及同期气象资料,对西藏雪深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2 a来,西藏雪深呈显著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26 cm/10 a;1999年以后,雪深则表现为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5 cm/10 a。四季平均雪深中,春季雪深的变化对年平均贡献最大,二者相关系数高达0.88。高原雪深异常偏多年份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但并未发生气候突变。周期分析表明,西藏雪深存在准6~7 a振荡的显著周期。西藏雪深呈四周山地雪深大,中部腹地雪深小的空间格局,且受海拔影响有明显的陡坎效应,绝大部分地区雪深变化趋势倾向率在-0.08~0.08 cm/a,百分比达到74.6%;逐像元回归分析表明,雪深呈增加趋势的像元数占全区像元总数的76.9%,有减少趋势的仅占23.1%。西藏雪深与气温、降水、风速和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统计和空间相关性,整体表现为雪深与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呈负相关,而与降水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春秋季雪深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均达0.6以上,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夏冬季雪深回归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只有0.4~0.5,且未通过0.05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965.
966.
967.
降水过程中的地形影响长期以来已经得到广泛地关注,松嫩流域的地形对降水落区和强度的改变已有一些相应的分析,但多集中在天气分析方面。本文利用黑龙江省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对两次暴雨个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试验采取降低地形高度和去掉地形两种方式。实验结果表明,降低高度后产生的影响不大,而没有地形时的结果与实况和数值模拟的结果有明显的区别;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的影响非常明显,地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和阻挡作用。这个试验对预报主要降水的落区和强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68.
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热岛效应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气象资料和卫星遥感资料,应用WRF模式,从热岛效应及其引发的辐合、辐散和降水变化等方面,对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的热岛效应进行了模拟研究。根据近年杭州湾地区的地面遥感图像确定城市下垫面的范围,再结合相应的GIS数据,确定若干年后可能的城市范围;根据模拟数据计算得到月平均气候资料。结果表明,城市群扩张后,在杭州市附近出现了明显的气温高值区。夜间的城市热岛效应要比昼间明显。在杭州市附近出现不同方向的风矢量聚集,杭州市附近风向和风速改变较大。风场在城市扩张区域有较大的差值。城市热岛效应对降水量变化影响不大,但降水量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69.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