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4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61.
为了实时监测变形体的三维形变量,将现场监测数据实时传入计算机处理,并根据人工设定变形体形变量和形变速度的阈值,对变形体安全及稳定性做出及时判断和预警.利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开发虚拟仪器以提供强大的界面可视化及连接仪器与计算机的功能,联合TCA2003智能全站仪的ATR功能,开发了一套变形监测自动化及网络化虚拟...  相似文献   
62.
宋顶峰  李红艳  李绪谦  周记玲 《水文》2011,(4):45-49,39
采用施压条件下有机磷溶液渗透通过粘性土层的实验,模拟有机磷越流通过弱透水层的过程,研究粘土层pH值不同时对有机磷渗透迁移的影响规律。分析认为,有机磷渗透通过粘性土层的能力随着土层pH值的升高而降低;pH为7.5时矿化率为98.75%,迁移率为1.25%,土层pH值≥8.5时有机磷未穿透粘土层,阻滞效果明显。矿化形成的PO34-离子占总磷的百分比随着土层pH值的升高而增加,与Ca2+离子结合形成沉淀物的能力增强,粘土pH值的升高对有机磷的降解转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3.
喀斯特城市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桂林喀斯特城市的快速扩展、地表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城市热岛现象越来越明显。以桂林1989-2006年5景TM/ETM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归一化植被指数反演植被覆盖度Pv,利用Qin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ts,分析Pv空间和时间变化对t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间上ts随Pv的提高而降低,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在时间上Pv<0.2面积比例逐年增加,1989年7.8%、1991年15.2%、2000年20.7%、2005年21.1%、2006年22.7%;而Pv≥0.7面积比例逐年减少,1989年49.2%、1991年27.4%、2000年27%、2005年16.5%、2006年11.1%。其导致地表温度高于茂密林地表面温度的比率z>20%的高温像元比例逐年上升;而z≤10%的低温像元比例逐年下降,1989年28.9%、1991年25.4%、2000年23.7%、2005年22.2%、2006年20.4%。植被覆盖的喀斯特山峰呈现显著的凉岛现象,从而调节喀斯特城市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64.
Sishili Bay is the most important aquiculture and tourism area for the city of Yantai, China; however, red tides occurred frequently and have caused huge economic losses in this bay in recent years.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in the bay, we conducted this research between 2003 and 2008 to analyze variations in nutrients and chlorophyll (chl-a) during high frequency red tide period (May to Septemb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l-a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from 2.70 in 2003 to 7.26 mg/m3 in 2008, while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inorganic nitrogen (TIN) and silicate (SiO3-Si) increased lineally from 5.18 and 1.45 μmol/L in 2003 to 18.57 and 9.52 μmol/L in 2008, respectively, and the annual phosphate (PO4-P) varied between 0.15 and 0.46 μmol/L. Special attention was given to a red tide in August 2007 occurred when water temperature was high and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sharply because of a heavy rainfall. Overall, the results show the P limitation in Sishili Bay, and reveal that red tides were caused by eutrophication from terrestrial inputs and local warm weather, particularly during rainy periods. Therefore, to control red tide, greater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reduce sewage discharges into Sishili Bay, particularly during rainfall seasons.  相似文献   
65.
在大尺度陆面水文模型中, 地下径流量通常看作是整个流域潜水面水分储存量的函数, 这样的地下径流机制往往是一种在稳定或“拟稳定”状态下地下径流量与潜水面水分含量的依赖关系, 它没有充分地考虑潜水面处水分通量对地下径流量变化的影响. 文中基于 Boussinesq- Storage方程建立了同时考虑潜水面水分储存和非饱和层水分入渗两方面影响的地下径流机制, 并利用流域水文资料以及地下径流分离算法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比较合理地模拟地下径流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构造环境、地球物理场特征、盆地生储盖层发育等方面对比研究, 讨论南海南北部沉积盆地的油气资源分布特征, 为在南海进行油气勘查指明方向.目前油气勘探实践证明, 南海南部的油气资源比北部丰富, 究其原因, 南海北部为被动大陆边缘, 张性沉积盆地的烃源岩体积较小, 而南部挤压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盆地的烃源岩体积大; 北部的地热流较南部小, 因此地温梯度也较小, 如北部陆架上的珠江口盆地的热流值在5 3~ 87mW /m2之间, 平均6 7mW /m2, 而南海南部大曾母盆地平均热流值达97mW /m2, 最大值达130mW /m2, 故南部边缘烃源岩的成熟度比北部高; 由于南部边缘处于挤压构造环境, 因此在沉积盆地中形成了许多挤压构造, 而北部边缘一直处于张性构造环境, 形成的构造较少且较小; 同时, 南部边缘沉积盆地中, 烃源岩生烃与构造形成在时间上搭配较好.因此, 在南海南部边缘沉积盆地中形成了许多大型油气田, 而南海北部边缘沉积盆地中, 大型油气田较少, 中小型油气田较多.这就是为什么南海南部边缘的油气资源比北部丰富的地质原因.   相似文献   
67.
《世界地理研究》2007,16(2):45-51
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匈牙利,经过数年市场化改革和体制转型,实现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本文基于匈牙利房地产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探讨并分析了匈牙利政府在国内房地产业相关发展政策及管理举措方面可供借鉴的若干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68.
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系统的和谐共生,对地区可持续化发展、国土资源合理配置有重大影响。将经济、社会、生态三系统单独分开进行耦合协调,并加入相对发展度模型,模拟计算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7市在2003~2019年各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值,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时空演变格局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时序上,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波浪式上升,协调类型从拮抗期的中度失调变为协调期的高度协调,实现了“拮抗—磨合—协调”的跨越,2019年所有城市实现零失调,城市间略有差异但差别不大,各系统逐步趋于优化;空间上,耦合协调发展趋势总体呈现“东快西慢”、“东北—西南”两级发展较快,鄱中地区发展增速较为匀速平稳,整体趋势处于协调状态;系统间的相对发展值明显有差异,总体呈“社会滞后—经济社会滞后—生态滞后”的变化趋势。虽然这17年三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值整体提高,但系统间矛盾依然是限制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据此建议加强产业结构改革,注重各系统的生态效益,同时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69.
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合理保护水生态环境,促进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可持续协调发展,是长江流域当前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和重要的问题。为此,本文基于规模—效益—结构体系与PSR模型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和GWR模型,测度分析长江中下游城市群2005-2020年城镇化与水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镇化和水生态环境水平呈上下波动变化态势,二者空间格局相似且整体水平偏低,上海、苏州等地区水平最高;耦合协调度总体变化较小,空间相关性显著,较少城市发生类型跃迁,且存在极化现象,高、低水平分布集聚于研究区东北、西南部;由影响因素区域差异分析可知,各要素回归系数的空间特征差异显著,集聚效应明显,其中以人均绿地面积与工业总产值空间差异较大,分布趋势不一。研究显示,不同城市耦合协调水平差异较大,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且关键影响要素各不相同,故应从城市的自身状况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城镇化与水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0.
拉曼光谱在鉴别翡翠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玉山  李淑玲 《云南地质》1998,17(3):294-296
作为非破坏性的微区分析仪器,拉曼光谱是一种鉴定宝玉石的新技术。它能够通过测定硬玉、白蜡、树胶和有机染料的特征拉曼谱带来鉴别天然翡翠和注胶、染色翡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