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102.
103.
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主持、全国216位学科鉴定专家和148位专业人员参加的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子课题——“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工作于2000年顺利完成。该研究成果最新认定了1 571种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黄渤海海洋》学报继1996年之后,在2000年再次被认定为中文核心期刊。   现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第三版])认定的自然科学全部265种中文核心期刊刊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4.
利用热重一质谱联用仪(TG-MS)和多晶XRD对水热法制备的Mg-Al水滑石纳米晶的热分解行为进行表征研究表明:Mg-Al水滑石的热性能与其晶体化学特征有密切的关系.Mg-Al水滑石的热分解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①T≤280℃时,失层问H2O;②T=280℃~380℃时,失层板中[Mg-OH-Al]结构单元OHˉ;③T=380℃~580℃时,失层板中[Mg-OH-Mg]结构单元的OHˉ;④T=395℃~580℃时,层间CO32ˉ选出.后两个阶段有较大重叠性.[Mg-OH-Mg]中OHˉ和CO32ˉ最大选出量对应的温度明显不一致.[Mg-OH-Mg]中OHˉ的选出是导致层状结构破坏的诱因,热分解的阶段性随升温速率提高而表现得明显.Mg-Al水滑石的热分解行为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05.
利用热重-质谱联用仪(TG-MS)和多晶XRD对水热法制备的Mg-Al水滑石纳米晶的热分解行为进行表征研究表明:Mg-Al水滑石的热性能与其晶体化学特征有密切的关系。Mg-Al水滑石的热分解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①T≤280℃时,失层间H2O;②T=280℃~380℃时,失层板中[Mg—OH—Al]结构单元OH-;③T=380℃~580℃时,失层板中[Mg—OH—Mg]结构单元的OH-;④T=395℃~580℃时,层间CO32-逸出。后两个阶段有较大重叠性。[Mg—OH—Mg]中OH-和CO32-最大逸出量对应的温度明显不一致。[Mg—OH—Mg]中OH-的逸出是导致层状结构破坏的诱因,热分解的阶段性随升温速率提高而表现得明显。Mg-Al水滑石的热分解行为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用多晶X-射线衍射法对淄博市中心城区逐月采集的大气降尘矿物组成及其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淄博市大气降尘的矿物组合比较稳定,降尘中以源于自然成因的石英、长石和粘土质矿物为主,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59.1%~95.1%。降尘中的石膏和方解石与大气化学反应有关,其中石膏质量分数为36.3%~1.0%,反映了大气SO2污染具有明显的时间性特征。降尘中的赤铁矿源于高温工业活动,含量变化幅度最小。气象因素可能是导致降尘中石膏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降尘中石膏含量的变化是大气酸污染程度的重要矿物指示剂。  相似文献   
110.
利用南北地震带南段密集流动地震台阵的观测数据,采用波形互相关方法拾取Pn波走时,应用滑动时窗相关法识别sPn震相,通过sPn与Pn震相之间的走时差测定了芦山地震序列中28个ML4.0级以上余震的震源深度.结果表明,震源深度集中在10~20 km范围内,垂直余震带的北西-南东向震源深度剖面揭示,余震分布表现出西深东浅的特点,倾角大约为39°.这些余震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线性分布特征,推测可能发生在与主震有关的破裂面上或邻近位置,由此推测主震的破裂面倾角大约为39°.根据余震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芦山地震的发震断层并非双石-大川断裂,可能是其东侧的一条隐伏断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