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92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新疆西天山是"亚洲金腰带"在中国的重要延伸,成矿找矿潜力大。卡特巴阿苏是该区域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金储量87 t,平均金品位3.84 g/t。矿床形成于中天山北缘靠近那拉提北缘断裂的变形带中,金矿体主要受二长花岗岩体内沿密集韧脆性断裂带分布的蚀变带控制,多呈大型透镜体/似板状体,中部为含金硫化物不规则细/网脉强硅化岩,边部对称出现含金硫化物浸染绢云母绿泥石蚀变岩,黄铁矿和黄铜矿是主要载金矿物,金在黄铁矿中为晶格金,在黄铜矿中为裂隙金或粒间金。卡特巴阿苏金成矿地质体主要为二长花岗岩,锆石U-Pb法测得(346.3±3.3)Ma,为早石炭世成岩;矿石中载金黄铁矿Re-Os法测得(310.9±4.2)Ma,为晚石炭世成矿;成矿比成岩大约晚35Ma。金成矿关键控制因素是南天山洋关闭、塔里木板块与中天山陆块碰撞造山过程中的构造-流体作用。金成矿流体中高温(270~390℃)、中低盐度(7%~16%Na Cl eq.)、富CO2,δ18OH2O(V-SMOW)=1.6‰~6.4‰,δDH2O(V-SMOW)=-64‰~-107‰,为深部/变质成因流体;金矿石中黄铁矿(187Os/188Os)i平均为1.449±0.052,REE配分曲线及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18.129~18.773、207Pb/204Pb=15.459~15.554,208Pb/204Pb=37.707~38.123)与中天山地壳不同岩石建造单元具有明显相似或关联性,成矿物质来自中天山地壳;硫化物δ34S值(6.92‰~12.15‰)指示矿石硫源于古生代海相地层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卡特巴阿苏金成矿受晚石炭世塔里木板块与中天山陆块碰撞构造应力驱动,金矿床是中天山地壳岩石经受构造-蚀变的综合产物,属"碰撞造山型"金矿床。研究为在新疆西天山持续实现金矿找矿突破提供了新参考。  相似文献   
172.
地下水水质分析质量控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水质分析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体系中:①有关分析方法的选择及其质量予评估:②标准溶液的溯源比对提出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3.
华北南部、西南部寒武系及上前寒武系的分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河南的罗圈组被认为是冰碛层以来,许多同志对华北南部及西南部寒武纪及晚前寒武纪地层划分、对比等问题比较重视,不少同志发表了文章,提出了一些看法。这对我国南北寒武纪及晚前寒武纪地层对比甚为重要。 1976年8—9月卢衍豪、袁克兴,袁金良在宁夏贺兰山苏峪口及山西南部中条山观察寒武纪底部的地层。同年9—10月张文堂、林焕令、伍鸿基、袁金良在山西芮城中条山水峪  相似文献   
174.
软土地基电渗固结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黎明  吴伟令  吴辉 《岩土力学》2010,31(12):3977-3983
电渗固结是加速软土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有效技术。传统的电渗固结理论假设土体的物理力学、水力学和电学特性均匀稳定,其理论解答与试验结果差别较大。针对电渗固结处理过程,对土体位移场、渗流场和电场的耦合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电荷守恒原理、水流连续原理和Biot固结理论,建立了电渗固结过程的多场耦合控制方程;考虑土体相关特性参数的非线性关系,开发了有限元软件用于分析电渗过程中电场强度、土体位移以及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特征。计算结果与理论数据吻合较好,能够反映土体相关特性参数非线性关系对结果的影响。软件能够为电渗固结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5.
ARP协议设计使之易受到ARP缓存污染的攻击。ARP缓存污染又衍生出中间人攻击等各种网络安全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多种多样但各有优缺点。本文基于ARP缓存污染攻击规律,利用动态IP-MAC绑定算法配合交换机ARP检查功能,设计了1种适用于大型网络的、灵活易部署的ARP缓存污染解决方案。实验证明了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6.
利用大量的古多年冻土遗迹和古冰缘现象,并佐以古冰川、孢粉及动物化石等资料,重建了20ka以来中国多年冻土演化进程.结果表明,在末次冰期最盛期(LGM,或末次多年冻土最大期LPMax),中国多年冻土面积达到了5.3×10^6~5.4×10^6km^2(现今中国多年冻土面积的3倍多),而全新世大暖期(HMP,或末次多年冻土最小期LPMin),中国多年冻土面积曾缩减至0.80×10^6~0.85×10^6km^2(约为现今中国多年冻土面积的50%).按照古冻土遗迹的年代及分布等特征,在确定LGM和HMP两个主要时段的冻土格局基础上,将20ka以来中国多年冻土演化进程划分为7个阶段:晚更新世LGM(20000~10800aBP)多年冻土强烈扩展,达到LPMax;早全新世气候剧变期(10800至8500~7000aBP)多年冻土较稳定但相对缩减阶段;中全新世HMP(8500~7000至4000~3000aBP)多年冻土强烈退化阶段,多年冻土缩减到LPMin;晚全新世新冰期(4000~3000至1000aBP)冻土扩展阶段;晚全新世中世纪暖期(1000~500aBP)多年冻土相对退化阶段;晚全新世小冰期(LIA, 500~100aBP)冻土相对扩展阶段,以及近代升温期(近百年来)多年冻土持续退化阶段.本文重建了各时段内古气候、古地理环境以及多年冻土分布范围和其他特征.  相似文献   
177.
多相管流电磁成像测井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油、气与水的导电特性和介电特性差异,提出一种多相管流成像测井方法,可测量并求出油井内多相流体流动的截面图像.通过分析油井内流体中电磁场的特性,提出新的成像测井方法,并用自行研制的环状阵列式测量探头进行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8.
贵州松桃、铜仁及湖南泸溪一带寒武纪地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引言湘西黔东的寒武系相当发育,是本区主要合矿地层。据田奇(王隽)报告,自1918年起,即有不少地质学家前往调查。对地质、矿产方面都有不少报导。1940年,田奇(王隽)在“论湘西黔东汞矿之生成与产状”一文中,把寒武纪地层自下而上分为六个单位:Cm_1为深灰至灰黑色页岩,风化后外表呈黄色。Cm_2为灰黑色页质石灰岩,常夹黑色页岩,含球状化石。Cm_3为灰黑色或黑色页岩,—部分常含钙质。Cm_4为灰黑至黑色薄层状页质石灰岩,内常夹灰黑色页岩或钙质页岩。Cm_5为淡灰色硅化条带状石灰岩。Cm_6下部为黑或灰黑色页岩与石灰岩互层,上部为黑色薄层状石灰岩与页岩互层。在Cm_6的下部,田奇(王隽)、刘国昌  相似文献   
179.
简述了泰山地区的地质背景概况,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理论及分歧原因,实地考察了泰山地区角峰、刃脊等冰川地貌,并取样品进行热释光年龄分析显示其年代为(30.54±2.59)kaB.P.,相当于末次冰期主冰期中的Paudorf-Stillfried间冰阶时段。并从地貌特征与遥感数字2个方面分析研究,发现了一些冰川遗迹的信息,为泰山地区第四纪冰川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佐证。  相似文献   
180.
李金奎  严如令  夏洪春  李伟  邓超古 《岩土力学》2006,27(Z1):1032-1035
根据峻德地质条件和296工作面回风巷发生冲击地压事故的调查分析,建立了该巷道发生冲击地压的力学模型,分析了产生冲击地压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并根据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实现条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预防冲击地压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