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GDJ打印经纬仪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项改造提高了脱靶量的测量精度和减小了轴系的系统偏差,从而提高卫星的空间定位精度,为空间目标高精度测轨预报和方法研究了提供了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72.
在高精度的位置计算中需要获取计算时刻所在日期的闰秒,以及UT1-UTC等关键数据,但长期以来这一类数据的维护均是手工进行,出错率高.针对新一代中国太阳射电日像仪观测与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位置计算需要,实现了一个自动提取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参数的数据更新自维护子系统.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运行、自动下载并分拆IERS网站数据,采用正则表达式从文本中自动获取所需要的实测值与预报值,自动在本地构建一个2004年12月31日以来的IERS数据库,并根据每周所获得的数据维护整个IERS的数据,将最新的实测值与预报值存入数据文件,实现了数据的滚动更新.系统彻底解决了手工维护数据的问题,为中国太阳射电日像仪的自动数据处理流水线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本文提出的方法是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以方便地集成应用到国内其它天文位置计算领域.  相似文献   
73.
一辆已行驶16万公里左右的本田飞度轿车,在行驶过程中转向偶尔出现发紧、沉重的现象。此现象出现有3天左右EPS故障灯常亮,电动助力失效。  相似文献   
74.
盛夏的陇原大地,满目苍翠,麦浪翻滚,处处洋溢着一派丰收喜悦的景象。冒着夏日的骄阳,记者穿行在乡村的林荫小道,一幅幅美景映入眼帘,新修的水渠流水潺潺,硬化的柏油路宽敞平坦,新打的机井喷涌清泉,村级文化活动场所热闹非凡……村民们说,这是双联行动带来的新变化。勤劳淳朴的农民,增强了致富的信心;沉寂的乡村,燃起了奔小康的希望。仅仅一年多,陇原大地的农村处处呈现出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南京地震台短水准测量中的基岩标志和土层标石的抗干扰分析,发现:温度、气压的影响可以通过改变观测时间段来尽量减小,使其对两类观测点观测资料没有明显影响;降雨量大小对基岩点的影响很弱,对土石点影响较大,则没办法消除.表明,在选择好的观测场地的同时,也要根据观测资料的需要埋设合理的测点标志类型.  相似文献   
76.
CTP技术在地图制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锋 《江苏测绘》2001,24(4):45-46
数据化制图以及与之配套的DTP极大的促进了地图制印的发展和革新,但传统的制版(晒版)工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和改善。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技术和工艺以及在地图制印中的应用,并就几个重点技术设备和新工艺条件下应注意的问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7.
塔里木北缘晚新生代断裂活动的年代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热释光测试技术,从断层泥中提取时间信息,得到塔里木北缘四条重要断裂晚新生代活动年龄:①辛格尔断裂:(4.06t0.33)万a;②兴地断裂:(4.72t0.37)-(9.61t0.75)万a;③库车断裂(11.89t0.95)万a;④柯坪-沙井子断裂:(19.79t1.52)万a。年龄数据说明,新生代印藏碰撞对塔北地区远距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造成新断裂的产生,而且造成老断层的重新活化。同时,晚新生代断裂活动年龄的获得,对研究天山地区盆山耦合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8.
海拉尔地震台综合防雷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随着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各种高精尖的设备已来到我们的身边,雷电,尤其是感应雷,开始“照顾”这些“娇嫩”的设备。因雷电导致的系统瘫痪以及设备损坏比比皆是,防雷成为我们的重要工作。雷电对地震台站观测系统的危害一般有两个途径:①直接落雷,即雷电直接对观测系统造成系统设备损坏;②感应雷,即雷电通过电力线、信号线、传输线、天线等感应出很高的电压,进入观测系统造成设备损坏(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03)。1雷电对台站观测系统干扰破坏的分析雷电及其他强干扰对地震观测台站的致损及由此引起的后里是严重的。1999年7月间,一场雷暴…  相似文献   
79.
水平井技术,在低渗透油藏、裂缝性油藏、薄油层油藏、断块油藏、稠油油藏、气顶底水油藏以及砾岩油藏中应用,可大大提高采收率及产油量,加上水平井钻井成本是直井的2~4倍,日产油量是直井的4~10倍。  相似文献   
80.
贺兰山隆升时限及其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兰山横亘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其隆升时限与盆地的构造属性和发展演化密切相关.对其隆起的时间前人有晚三叠世、晚侏罗世等多种认识.对贺兰山现存地层的分布和岩浆及热液活动等资料分析,认为晚三叠世-中侏罗世贺兰山并未隆升,其隆起时间应在中侏罗世之后.通过对与贺兰山相邻的银川地堑沉积地层及沉降速率的研究,指出贺兰山大规模隆升时间为始新世,在上新世以来发生了快速隆升.根据对不同时代样品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的分析,精细刻画了贺兰山的隆升-冷却过程,指出其隆升至少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早白垩世中晚期、晚白垩世和始新世以来4个阶段.其中,晚白垩世和始新世以来的隆升最为明显.早白垩世中晚期为区域冷却过程.综合分析和总结各方面研究结果,认为贺兰山隆升的最早时间在晚侏罗世,此时隆升规模较为局限;晚白垩世的隆升与鄂尔多斯盆地整体的抬升相对应;始新世开始发生大规模的隆升,上新世隆升速率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