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胶西北是我国最大的黄金矿集区,不仅黄金储量巨大,而且成矿时间集中(115±5)Ma。研究认为燕山运动以来,华北东部地区进入了地幔热柱演化阶段;胶西北形成了莱阳地幔亚热柱及其外围郭家店、艾山、盘石店等幔枝构造体系。深源含矿流体通过地幔热柱→地幔亚热柱→幔枝构造→有利构造扩容带,迁移到幔枝构造的脆韧性韧脆性剪切带、侵入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密集的构造裂隙带、各种脉岩与围岩的接触带等有利部位集聚成矿,从而构成以幔枝构造为中心的金成矿密集区。该文以郭家店幔枝构造研究为例,分析了成矿作用,归纳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2.
以吉林省汪清县为研究区,根据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及监测工作通知要求,探讨了遥感技术在汪清县森林资源监测应用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利用吉林省地理国情普查、基础测绘成果数据,结合Landsat、SPOT、ALOS等卫星影像数据,进行汪清县土地覆盖信息提取及动态监测、森林类型提取及动态监测、植被覆盖度提取及动态监测、森林参数模型反演及动态监测、驱动因子选取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说明,同时,针对汪清县森林资源各项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驱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43.
以长春市九台区沐石河镇为研究区,探讨了遥感和GIS技术在长春东部典型黑土区侵蚀沟动态监测应用中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利用吉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和基础测绘成果,结合1965、2005、2013年3期卫星影像对沐石河镇侵蚀沟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并对其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4.
东海黑潮及琉球群岛以东海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海是西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它西部有广阔的大陆架,东面以九州岛、琉球群岛(由奄美诸岛、冲绳诸岛、先岛诸岛组成)和台湾岛连线为界,具有较深的海槽。黑潮是一支高温、高盐、高流速的西边界流,它起源于菲律宾以东海域,流经台湾东岸进入东海,沿东海大陆架外缘向东北向流动,穿越吐噶喇海峡返回太平洋。通常的把自台湾东北端起至吐噶喇海峡一段称为东海黑潮。此外,在琉球群岛以东海域也常年存在一支稳定的西边界流,称为琉球海流。对于东海黑潮和琉球海流的研究,主要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进行中日联合调查研究、中日副热带环流调查研究等,取…  相似文献   
45.
中国各省甲烷排放量初步估算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群  张国君  王铮 《地理研究》2012,31(9):1559-1570
CH4是除CO2以外的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是大气中含量最丰富的有机痕量气体。估算我国甲烷排放量对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有着重要的意义。采用2006年IPCC清单指南推荐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选取适合我国的排放因子,利用官方统计数据对2000~2005年我国各省煤炭开采、废弃物管理、生物质燃烧、水稻种植、牲畜反刍、粪便管理等排放源的排放量分别做了估算,并得到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与1994年相比,我国甲烷排放总量有所增大,1994年排放总量为34287Gg(1Gg=106kg),至2005年增加到41493Gg,主要是煤炭开采甲烷排放量增加趋势最为明显,但是与我国GDP增加速度和能源使用量增加速度相比,我国的甲烷排放还是有所控制的。在空间分布上来看,各省排放量地区差异明显,CH4排放量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北、华北以及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部分直辖市排放量较低,另外各省排放源的配置也各不相同,主要与各区域排放源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6.
Many global emission reduction strategies have been proposed, but few have been assessed quantitatively from the view of equality,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s (IAM)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make climate policy modeling. So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ed the MRICES (Multi-regional integrated model of climate and economy with GDP spillovers) model, which is an IAM but extends to include GDP spillover mechanism, to make assessment on several strategies for global emission reduction, including the egalitarianism strategy, the UNDP strategy and the Copenhagen Accord. Using 1990 as a baseline for historical emission levels, the egalitarian strategy argues that developed countries should implement urgent emission reductions, whereas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allowed relatively higher future emission quotas. The UNDP strategy addresses the issue of substantial changes in global temperature but acknowledges that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not able to afford more costs for mitigation measures, which is inequitab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country’s right to develop. We also simulated the Copenhagen Accord to determine the consequences by the year 2100 if each country continues their current emission mitigation actions, an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crease in global temperature will be 2.8 ℃by 2100; consequently, much stronger emission reduction efforts must be implemented after 2020. Based on analysis on mitigation strategies, it is recognized that the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must be insisted when making global mitigation strategy. To comply with this principle, the emission reduction baseline of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be discriminated, so 1990 and 2005 can be taken as the base year for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47.
本文指出动力学已经发展到dynamics阶段。陆地系统动力学将成为地理学尖端。当前陆地系统研究的重点为流域系统、城市与区域系统和气候-生物圈的相互作用。提出我国当前应抓陆地系统开发的资源环境稳定性,环境需求动力学分析、陆地系统一般动力学及其在全球系统中功能,以及计算地理学。针对陆地系统的巨性,指出对它的研究不仅需要物理主义的科学观,而且需要历史主义的科学观,在系统分析方面,不能囿于系统的物理完整性  相似文献   
48.
SARS流行期的天气学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香港和北京为例,对SARS流行期的天气特征做了事件相关分析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在SARS流行期,SARS疫情高发可能与大约8日前的气温日较差阶段性降低有关系.但是当气温日较差过程发生趋势性变化时,疫情过程的响应时间为5~10天.SARS疫情高发还可能与8日前空气相对湿度偏低有关系,同时也与11~12日前的相对湿度峰值有关.前者较多的表现在香港,后者较多表现在北京.初步认为,略低于相对湿度75%的某个值附近,相对湿度对于疫情发展有促进作用;相对湿度具有二重性.空气污染有助于SARS病毒的扩散传染,它的影响滞后期在8~10天.  相似文献   
49.
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 ,对 194 9~ 1996年期间上海城市中心区工业用地变化的时空进程进行空间分割和历史形态分析。证实上海城市中心区不仅工业用地比例过大 ,而且工业的行业分布不合理 ;揭示城市工业用地随时间、空间变化的规律 ,阐明城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50.
IT产业研发枢纽形成条件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铮  杨念  何琼  姚梓璇 《地理研究》2007,26(4):651-661
研发活动是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对技术创新产生重要影响。研发枢纽是研发组织与活动的聚集区域,其形成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趋势。研发枢纽不仅对位于其中的企业和组织十分重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能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哪些因素对研发枢纽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将影响研发枢纽建设的区域基础条件分为:资本基础和创新环境,进而将资本基础细分为产业基础、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将创新环境细分为:基础设施、服务业发展状况和制度环境。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信息化设施水平、高技术产业区位商、人力和社会资本条件几个方面比较了京、沪研发枢纽建设的基础条件。结论认为,北京适合发展成混合型的研发枢纽,但在商贸人才培养、服务业建设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上海适合发展成为自主创新型的研发枢纽,但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社会资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