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05篇 |
免费 | 2037篇 |
国内免费 | 224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77篇 |
大气科学 | 1833篇 |
地球物理 | 1849篇 |
地质学 | 5605篇 |
海洋学 | 1250篇 |
天文学 | 120篇 |
综合类 | 628篇 |
自然地理 | 9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7篇 |
2023年 | 304篇 |
2022年 | 340篇 |
2021年 | 361篇 |
2020年 | 305篇 |
2019年 | 397篇 |
2018年 | 414篇 |
2017年 | 260篇 |
2016年 | 324篇 |
2015年 | 349篇 |
2014年 | 558篇 |
2013年 | 444篇 |
2012年 | 462篇 |
2011年 | 419篇 |
2010年 | 437篇 |
2009年 | 424篇 |
2008年 | 428篇 |
2007年 | 411篇 |
2006年 | 436篇 |
2005年 | 398篇 |
2004年 | 369篇 |
2003年 | 325篇 |
2002年 | 333篇 |
2001年 | 303篇 |
2000年 | 310篇 |
1999年 | 279篇 |
1998年 | 313篇 |
1997年 | 381篇 |
1996年 | 360篇 |
1995年 | 300篇 |
1994年 | 299篇 |
1993年 | 252篇 |
1992年 | 264篇 |
1991年 | 247篇 |
1990年 | 233篇 |
1989年 | 202篇 |
1988年 | 114篇 |
1987年 | 113篇 |
1986年 | 102篇 |
1985年 | 102篇 |
1984年 | 102篇 |
1983年 | 74篇 |
1982年 | 77篇 |
1981年 | 55篇 |
1980年 | 38篇 |
1979年 | 25篇 |
1978年 | 12篇 |
1959年 | 13篇 |
1958年 | 30篇 |
1957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梨树断陷断陷期小宽断裂带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宽断裂带构造解析基础之上,根据地质资料以及前人提供的岩石物理学参数建立了梨树断陷区的二维地质和数值模型。进行了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了梨树断陷小宽断裂带断陷期小宽断裂带断陷期在沙河子期(K1sh)、营城期(K1yc)、登楼库期(K1d)的构造应力场特征。模拟结果显示:(1)沙河子期在左旋走滑应力状态下,小宽断裂带处于近NE—SW方向的拉张应力状态,剪应力在沿着断裂带SW—NE走向逐渐减小; (2)营城期在右旋走滑的应力状态下,小宽断裂带处于近NW—SE向的拉张力状态,剪应力最大值位于断裂带的最中间部位;(3)登楼库期在左旋走滑的应力状态下,断裂带处于SWW—NEE向的张拉应力状态,剪应力最大值位于断裂带西南段。 相似文献
102.
基于无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的正模型和伴随数据同化模型,建立了风应力系数反演表达式,将风应力系数的确定变成依赖于区域内观测值的数值迭代过程,实现了风应力系数确定的自动化,并成功进行了概化河口一系列风应力系数反演的伴随同化实验,反演得到的结果精度较高,实验结果表明:1)伴随法反演风应力系数是合理可行的;2)充分的观测数据能够提高反演的精度;3)风速在10 m/s或15 m/s的情况下,对于风应力系数反演的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3.
104.
湖泊是对环境变化响应敏感的地理单元,湖泊消长与响应机制研究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9—2018年Landsat、气象、水文和农业种植面积等多种数据,在ArcGIS平台中利用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及目视修正方法提取了乌兰布和沙漠东南缘湖泊群空间信息,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主要驱动因子与湖泊消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9—2018年乌兰布和沙漠东南缘大湖泊(面积大于100 hm2)在面积上占优势,小湖泊(面积小于100 hm2)在数量占优势。趋势分析表明大湖泊面积和数量呈显著性减少趋势(相关系数分别为R=0.624 > R18,0.01=0.561和R=0.648 > R18,0.01=0.561);小湖泊减少趋势不显著。在空间分布格局上,研究区中部是大湖泊稳定分布区,大湖泊数量11~23个,面积2 208~4 581 hm2。研究区湖泊消长主要受到年实际引黄水量、农田面积和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其中,实际引黄(河)水量影响所有湖泊(P≤0.01),而农田面积和地下水埋深分别对大湖泊(P≤0.01)和小湖泊(P≤0.05)影响显著。用这3个因子分别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显示,在大、小湖泊面积和数量预测方面,精度分别达到75.7%和60.5%以上。 相似文献
105.
陕西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已知铝土矿产地主要分布于陕北的府谷县、渭北的铜川-韩城一带和陕南的西乡、镇巴、南郑地区;已知铝土矿都位于沉积间断面上,受地层层位控制,属滨海-浅海相沉积矿床。陕北和渭北铝土矿主要产于石炭系下统下部本溪组,陕南铝土矿主要产于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底部王坡页岩段。成矿的地质构造条件是隆起区边缘。成矿物质来源既有基底碳酸盐岩的溶蚀分解物,也有陆源铝硅酸盐岩的风化分解物。气候条件是有利于使岩石中铝质析出的温暖潮湿条件。时间上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沉积问断。对成矿有利的地形条件是古地形总体比较平缓,有利于铝硅酸盐风化物在缓慢的搬运过程中充分分解析出Al2O3。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本文提出风暴潮增水系统的记忆期概念,用实测资料和理论模型分析了记忆期的存在,把记忆期的概念应用于风暴增水预报方程中,并且用实测资料作了检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9.
110.
冰川堆积物的粒度组成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其物理力学性质,但常规试验无法得到连续的冰川堆积物的粒度组成数据.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借助图像处理技术,对冰川堆积物剖面的砾石形态进行分析.获取粗粒部分(>2cm)的粒度组成,然后采用室内颗分试验获得细粒(<2cm)部分的粒度组成,将2类粒度数据进行叠合即可获取连续的冰川堆积物的粒度组成.结果表明:研究区冰ill堆积物的粒度组成极不均匀且颗粒分析曲线呈现多峰性,具有良好的级配和工程性质;冰川堆积物的粒度组成、砾石形态和排列特征都有很好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