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于2003-2004年在洞庭湖湖区采集沉积物样品700个,测定了沉积物中As、Cd、Cr、Cu、Hg、Ni、Pb、Zn的含量,并用地积累指数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洞庭湖各子湖区沉积物中Cd、Cr、Cu、Pb、zn的平均含量都属于国家土壤二级标准,AB、Hg、Ni属于国家土壤一级至二级土壤标准;在南洞庭湖与东洞庭湖人湖河流的三角洲的前缘是沉积物重金属积累最高的地点,而在西洞庭湖入湖河流三角洲的后缘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比前缘高.采用综合地积累指数法对洞庭湖各子湖区沉积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洞庭湖(重污染)>东洞庭湖(偏重污染)>西洞庭湖(中度污染)>大通湖(中度污染)>城陵矶(轻度污染).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洞庭湖各子湖区沉积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洞庭湖与东洞庭溯第一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55.22%、56.86%,主要支配AS、Cd、Hg、Pb、zn的载荷,而第二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30.04%、33.11%主要支配Cu、Cr、Ni的载荷:西洞庭湖、大通湖和城陵矶因沉积物重金属来源不同,主成分分析结果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222.
江苏南通地区晚第四纪下切河谷沉积与环境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以海平面升降旋回为主线,根据钻井岩芯、古生物、测年和分析化验等资料,探讨了江苏南通地区晚第四纪地层层序、层序界面、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的演变。结果表明,研究区晚第四纪发育三期下切河谷,形成了三套沉积层序,自下而上三个层序的地质时代分别相当于晚第四纪早期、晚第四纪中期和晚第四纪晚期。由于后期河流的强烈下切破坏,早期沉积层序往往被剥蚀殆尽,仅残留下部的河床相粗粒沉积,造成不同期河床相的叠置;相对而言,晚第四纪晚期形成的下切河谷沉积层序以不同的沉积相组合被保存下来,自下而上划分为河床、河漫滩、河口湾、浅海和三角洲5种沉积相类型,表现为一个较完整的沉积层序。晚第四纪晚期下切河谷底界面,是末次冰期海面下降,河流下切形成的侵蚀面,与河间地古土壤层顶面的沉积间断面同属一个地史期的产物,一起构成区域不整合面,界面上下岩性突变,其上的冰后期地层属同一个海平面变化旋回,可互相对比,因而具有年代地层学意义。三期下切河谷层序的套叠结构表明,晚第四纪以来,研究区存在三次"低海面-海侵-高海面-海退"周期性海面变化。  相似文献   
223.
边坡治理群决策的二维足码定位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边坡治理决策过程中,不仅涉及边坡本身的条件和状态等因素,而且涉及经济、技术、环境及专家和决策者的个人素质等因素,因此边坡治理方案选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同时有几个治理方案供选择,必须对它们进行优化评价,从中选出较满意的方案。针对边坡治理方案评价是一个群决策问题,提出了边坡治理群决策的二维足码定位法,利用简单的二维足码坐标图或评价函数,可以确定边坡治理的最优方案。以溪沟口滑坡治理为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24.
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城乡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技术支撑体系,将传统评估数据与城市动态数据相结合,将空间地理数据与社会属性数据相结合,将城市定量工具分析与专家经验分析相结合,最终实现了规划动态评估新模式;主要从城市发展现状动态监测、数据挖掘、动态评估工具及系统构建3个方面阐述城乡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支持技术体系的关键技术及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225.
文章在分析现有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扩展建设的基本思路,论述了配号核心功能优化、业务数据修正功能、省级监管功能的设计与实现.系统扩展建设并应用后,在矿业权管理中起到了良好效果,提高了配号效率,增强了监管能力,提升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26.
王均  王红  何凡能 《测绘科学》2007,32(4):119-120,107
本文讨论了历史政区数据库的性质和特点,以清代陕西历史数据库的建立为例提出了编制底图及数据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建立了以政区境界为主要内容的县级数据库,最后探讨了政区数据库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7.
本文通过对英语进行高考改革的原因及其分析、弱化英语的影响和后果、英语教学取得的成绩、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几方面进行阐述,得出英语高考改革要慎重,避免遭受损失的结论。  相似文献   
228.
通过室内试验模拟自然沉积作用下黄土中水的渗透性,发现黄土垂直节理是地表水入渗过程中形成的。根据室内模型试验,建立一理想颗粒排列模型,利用TEN-15型张力计实测的土-水特征曲线,计算从饱和到非饱和状态的变化过程中土颗粒的相互作用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地表水在下渗过程中,初始沉积的黄土含水量发生变化,基质吸力和表面张力产生的粒间引力也发生变化;粒间引力会随着粒间距的减小而急剧增大,而且其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与粒间距的大小有很大关系;由于初始沉积的黄土粉粒结构疏松,粒间有极弱的支撑,改变含水量状态产生的粒间引力在较小的量级便会使土颗粒相互靠近,而颗粒间距减小,则粒间引力急剧增大,土体整体收缩导致局部拉裂形成垂向裂隙,即垂直节理。  相似文献   
229.
冲积扇沉积体系是我国陆相沉积的重要的沉积类型,目前缺少专门针对冲积扇储层的建模方法.冲积扇储层中的辫流水道具有河道的几何形态,因此,可以用基于目标的层次模拟Fluvsim算法对其进行建模.Fluvsim能够较好地刻画河道的几何形态,但是无法刻画辫流水道翼部单侧沉积的沉积模式.通过对Fluvsim的改进,形成了一种针对这种沉积模式的建模方法,模拟结果较好地刻画了辫流水道翼部单侧沉积的沉积模式,更真实地刻画了河道几何形态,为精细描述河道沙体的空间展布以及地质储量计算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0.
通过对“云海索道”进行全面勘察,主要对索道缆车以及上下站直击雷的防护和索道山下站的电源雷电的防护工程的方案作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