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深水管道的启闭作业造成了管道内部温度与压力的往复施加,导致管道产生沿轴向的定向位移("walking"现象),成为油气输送系统安全的重大隐患,准确预测管道的轴向定向位移量是提出防控措施的关键。首先阐明当管道受到来自悬链线立管(SCR)张力、海床倾角以及内部瞬态热梯度作用时产生轴向定向位移的机理;建立单因素与多因素诱发管道轴向定向位移的数值模拟方法,揭示管道轴向定向位移量与不同诱因之间的非线性对应关系;修正单因素诱发管道轴向定向位移量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确定管道轴向定向位移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的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油-水关系复杂,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低,油-水同层比例大.应用近年来精细油藏评价大量钻井、试油、试采和分析化验资料,深入研究油-水同层形成主控;因素,认为葡萄花油层成藏受到构造、砂体规模、异常高压和地层水活动强弱的控制,形成了两种类型的油-水同层,并建立占龙凹陷葡萄花油层西滞留、东分异的差异性成藏模式,总结出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滞留型、分异型油-水同层分布规律,为大面积油-水同层岩性油藏提交探明储量、编制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3.
华北地台东部分布有众多的花岗岩型金矿床 ,按照岩体与矿化的时间关系可分为同侵入岩型及后侵入岩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冀、辽接壤地区 ,成岩与成矿时代相近 ,为中侏罗世 ;后者主要分布在辽宁及山东等地 ,成矿比成岩要晚 2 0~ 12 0Ma以上 ,成岩时代主要为侏罗纪 ,成矿时代为白垩纪。NWW向SEE方向金矿化时代变新 ,可能显示出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使华北地台活化的作用向东迁移并对金矿床形成起了控制作用 ,同时在华北地台北缘从南向北矿化变新也显示出西伯利亚板块在中生代时期对华北地台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四平银(金)矿床石英包裹体 Rb-Sr等时线年龄 187± 4 Ma,表明首期成矿作用发生在燕山早期,矿床 Rb-Sr等时线年龄与蚀变绢云母 K-Ar年龄差异及不同矿段矿化特征差异表明,蚀变绢云母 K-Ar年龄反映后期热液成矿事件时代,四平银(金)矿床至少经历了两期热液成矿事件,首期成矿事件发生在燕山早期,晚期成矿事件发生在燕山中期,成矿热液活动时间跨度约 33 Ma。  相似文献   
75.
笔者详细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野外砂岩墙和岩心砂岩脉的特征,初步阐明了砂岩墙(脉)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早期沉积的未固结细粒砂岩在后期地震诱发下液化,同时砂体内压力迅速增加,在围岩层的裂隙处闪电般贯入,形成砂岩墙(脉)。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砂岩墙具有构造指示意义,同时对油藏的形成和破坏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王宇  张华  张贵  蓝芙宁  王秀艳  万龙  刘宏 《中国岩溶》2021,40(4):644-653
在调查研究典型喀斯特断陷盆地水文地质特征、地表水文过程、“五水”转换及水资源均衡,研发地下水高效开发利用、地表水调蓄、水污染风险评估与水质修复、农田节水灌溉及土壤保墒、水资源优化调控等系列技术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和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喀斯特断陷盆地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模式,包括理论与技术支撑体系和开发利用工程体系两个层次。前者的基本构成及内涵为: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作流程、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是模式的理论与技术内涵;后者为沿着盆地地表、地下水的形成、运动和转换过程,从上游山区到下游河谷区,逐级分区部署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体系,工程布局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大、中、小、微型并举,集中供水与分散供水兼顾,同时系统推进水质修复、水循环利用、节约用水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7.
水分利用效率(WUE)反映了作物耗水量与干物质生产及籽粒产量的关系,提高作物WUE是保障水资源紧缺条件下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根据近30 a郑州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平均气温、土壤湿度和产量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近30 a冬小麦全生育期平均气温与冬小麦WUE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模拟了在不同增温、降水减少的气候变化情景下对冬小麦WUE的影响。结果表明:郑州地区近30 a冬小麦全生育期平均气温递增率约为0.82℃/10a;0—100 cm土壤平均湿度呈下降趋势,土壤有效含水量约以44.9 mm/10a的速率递减;实际耗水量年际间平均以18.2 mm/10a的速率递增;气温升高与小麦WUE变化表现为不显著的负相关。未来各情景下冬小麦WUE均比当前的WUE有所增加,其中增温2.4℃、降水减少10%时WUE比基础情景增加了15.5%,但WUE的数值并不随气温增加和降水减少而无限递增,当气温增加2.4℃、降水减少量超过20%时,WUE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78.
因20世纪末,山石资源无序开采,济南市周边形成了多个破损山体,破坏了原始的地形地貌景观,形成较严重的安全隐患。面对传统的削坡、续坡、覆土绿化等治理手段存在无法实现破损面的全绿化、复绿周期过长、工期较长等诸多不利因素,结合章丘文霄石料厂治理工程特点,详细介绍了团粒喷播技术的技术方法、质量要求、工艺流程、施工材料及养护管理、取得的效果及与传统治理手段的优势等,解决了传统治理手段不能解决的诸多难题,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为同类型开展山体治理提供新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79.
分析研究了RAMAC/GPR探地雷达的数据结构,结合数据处理技术,利用Visual C++编写了雷达数据处理软件,成图效果较好,为该类探地雷达数据的自主处理分析提供了高效率工具。  相似文献   
80.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主要受西北沉积体系控制,沉积期构造背景稳定,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大量的岩心观察表明,煤线、植物叶片、根系、虫孔、沉积构造等浅水环境标志广泛分布,反映了沉积时水体较浅(数米至十余米)。研究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是主要的沉积微相。与典型的河控三角洲不同,其沉积相带分布范围宽广,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在平面上平缓相接,无明显的转折。其中,三角洲前缘可进一步细分为三角洲内前缘和三角洲外前缘。长8油层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延伸较远,规模较大,具有顺河道方向局部厚层砂体呈坨状分布、垂直河道方向坨状砂体围绕湖盆呈环带状展布的特征,这种砂体展布特征主要受湖岸线位置控制,即湖岸线控砂,与拗陷湖盆坡折带控砂特征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